電子科技大學 - 話題

電子科大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簡介
查看(684) 回復(0)
sszqm1314
  • 積分:17534
  • 注冊于:
發(fā)表于
樓主
電子科技大學(原成都電訊工程學院)成立于1956年,是在周恩來總理的親切關懷下,由當時的交通大學、南京工學院(現(xiàn)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xiàn)華南理工大學)三所院校的電子類專業(yè)合并創(chuàng)建。1960年被確立為全國重點大學,1997年成為首批由中央經費支持建設的“211工程”重點高校,2001年進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的大學行列,曾被江澤民同志譽為“我國電子類院校的排頭兵”。經過五十余年的不懈努力,電子科技大學已發(fā)展為以電子信息科學技術為核心,以工為主,理工滲透,理、工、管、文、生(命)協(xié)調發(fā)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的前身是電子科技大學建校初期的無線電零件系(稱為第三系),后更名為無線電材料與器件系,19892月,原三系劃分為兩個單位: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專業(yè)建成“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系”(仍稱三系);電子材料與器件、磁性物理與器件、應用化學3個專業(yè)建成“材料工程與科學系”(十五系),19927月在原十五系基礎上成立信息材料工程學院,下設電子材料工程系(十五系)、磁性工程系(十七系)、應用化學工程系(十八系)。200111月由電子科學與工程系與信息材料工程學院合并成立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院,下設為“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系”、“電子科學與技術系”、“應用化學系”。
目前,學院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電子薄膜與集成器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中心)1個;國家級研究基地2個(國家集成電路設計成都產業(yè)化基地、國家IC人才培養(yǎng)基地);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及工程中心4個(教育部隱身材料工程技術中心、信息產業(yè)部電子信息材料重點實驗室、信息產業(yè)部功率器件與智能功率集成電路重點實驗室、信息產業(yè)部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設計重點實驗室);3個“211工程”建設的研究機構(電子信息材料及應用基地、新型電力電子器件應用實驗室、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設計中心);此外,學院還擁有從事教學、研究、開發(fā)、設計的電子科大集成電路中心、材料微觀分析中心、納米技術中心等多個專業(yè)教學實驗室和研究實驗室。以上研究機構的研究領域覆蓋了當前微電子與固體電子學的主流方向。
學院擁有六個博士學位授權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子信息材料與元器件),其中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及“長江學者計劃”特聘教授設崗學科,材料科學與工程為一級學科。七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材料學、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子信息材料與元器件、應用化學)及五個本科專業(yè)(電子科學與技術、微電子科學與工程、大規(guī)模集成電路、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tǒng)、應用化學)。以上學科均具有扎實的基礎和較強的實力,在本學科所涉及的主流方向上具有綜合優(yōu)勢,并被國內外同行所認可。
學院擁有一支以中國科學院院士陳星弼教授領銜的雄厚科研、教學師資力量,其中院士2人,千人計劃教授4,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1人,國家杰青3人,教授56人(博士生導師39人)、副教授和高級工程師65人,90%中青年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學院已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量的高級專門技術人才,目前,各類畢業(yè)生供不應求。
“追求卓越,勇創(chuàng)先鋒”,新一代微固人將以學生為本,以培養(yǎng)知識結構合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具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優(yōu)秀人才為育人目標,不斷創(chuàng)新,銳意進取,為將微固學院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研究型學院而不斷努力。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中國哪個名族人口最多?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fā)布個人聯(lián)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lián)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允許不得發(fā)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fā)布了涉及以上內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廣告業(yè)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聯(lián)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