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會計考研之二
查看(1192) 回復(0) |
|
huitailang
|
發(fā)表于 2010-12-19 23:39
樓主
復試結束了,雖然領到了調(diào)函,但心情并不輕松。結果不如人意,心里很埋怨學校突然改變政策卻不事先通知,但平靜之后,感覺主要原因還是在于自己,當初沒有好好安排時間,沒有對復試足夠重視。希望09考研的同學要以此為戒,無論以前的政策是怎樣的,在初試和復試時都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否則一念之差,機會就那么輕易的擦肩而過。
從開始決定考東財時起,我就一直泡在這個論壇上,幾乎所有的資料和信息都是從這里獲得的?梢哉f,我從徘徊不定到堅持選擇東財,這里給我的溫暖和幫助起了很大的作用?佳衅陂g,這里是值得我依賴的地方,考研之后,這里更是值得我回報的地方。不多說了,現(xiàn)在就把我的心得奉獻給大家,我沒有取得優(yōu)秀的成績,希望能以反面的教材給大家啟示。 數(shù)學: 數(shù)學是我唯一覺著復習的比較好的一科,最后答了123分,還算可以吧。我從5月份開始上春季輔導班,課后做老師講的習題和輔導班配套教材。課程結束后,我就開始系統(tǒng)的做李永樂的復習全書和李永樂真題,做完高數(shù)部分的復習全書,就做高數(shù)部分的真題,以此類推。但其中的線性代數(shù)部分,我選擇的是李永樂單獨出的那本輔導書,就沒看復習全書的部分。二者可以選一個,不必都做的,個人認為單獨出的線性代數(shù)輔導比較系統(tǒng),知識全,看起來比較舒服。做的過程當中,要把難題錯題整理歸納,到最后沖刺時就可以只看錯題集了,節(jié)省了時間。復習全書我看了兩遍,每題都做。真題做了三遍吧,要是加上沒事瞅瞅錯題集的話,就不知道多少遍了,呵呵。這部分我進行到11月份了,比其他人慢一些。接下來,我又做了一遍數(shù)學大綱解析,主要是為了把握考試難度和重點。那里的題都是真題,但是做的時候還是會遇到不會的,這就是為什么大家都要反復做真題的原因了。然后是李永樂135分和400題。135分是最后出的,個人認為非常好。那本書按知識點把考試重點內(nèi)容歸納到一起,雖然有好多題都于復習全書重復,但是到最后查漏補缺的時候看那本書,會幫你把腦子里塞的滿滿的東西都整理好,進行系統(tǒng)的歸納。400題是套題,難度要比正?荚嚧。我只完整的做了一套,還沒及格呢,受到了打擊之后我就轉身做07年的真題(因為用的都是舊教材,故沒做過07年真題),答了110多分吧,自信心就又回來了。所以當同學們進行到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千萬不要被自己嚇到,要鎮(zhèn)定,要找原因,不斷突破難關才是。其實李永樂的660題也很不錯,那個適合做復習全書時一起做。那本書里都是填空和選擇,正好符合我喜歡分環(huán)節(jié)練習的習慣。我認為數(shù)學最最重要的是前面小題的分數(shù)一定要拿住,小題做好了,很難不過線,小題做不好,肯定拿不了高分。所以有時間的話應該把660題納入到復習范圍內(nèi)。 另外,我還有幾點要說明。 1、數(shù)學是從頭到尾,每一天都不能簡短復習的一科。 2、應該選擇一套書來復習,不能這個看李永樂的,那個看陳文燈的,每個人解題思路,甚至表達符號都是不一樣的。 3、要養(yǎng)成定點做題的習慣,特別是集中做小題的時候,按正常題量為一部分,爭取1小時之內(nèi)做完,要做到又快又準。 英語: 我答的很爛,62分。估計是因為作文寫跑題了吧, 這部分我就是反面教材了,時間沒有安排好,以致于真題一遍也沒看完,從未做過套題,單詞背的不多,幾乎是帶著高中底子上的考場,導致考試時竟然忘記后面還有5到翻譯題,等發(fā)現(xiàn)時時間也剩不多了,之后的緊張狀態(tài)可想而知了。62分,老天已經(jīng)很眷顧我了。但有一點可以推薦一下,在復習初期,我系統(tǒng)的學習了一遍新概念4.那本書的題材和難度和考研英語很相近,當作閱讀和翻譯來練都不錯的,順便記下單詞。對了,說到單詞,我認為李勇全那個小本就足夠用了,我的四六級就靠它過的,那里的分類方式正好適用于考試目的,簡明而要,字字有用啊,呵呵。如果把那本單詞和真題單詞全都掌握了,就足夠了。(我連這點東西都沒完成啊~~ ) 政治: 我大學期間和政治有關的科目,一向考的不好,所以很懼,但無奈時間緊迫,我沒有太多時間看政治。我上的是秋季串講和沖刺班,只是在課堂上聽了,課后還是主要做別的科目的。等到11月末了,我才做陳先奎的2000題,只做選擇的。后來又做了任汝芬序列兒,也只做選擇?记叭,集中背20天20題和輔導班的沖刺教材,最后考了81分。我認為是比較僥幸,只不過是押題比較準,并不是自身水平的問題。像我這么復習是很累很緊張的,大家不要學我。 專業(yè)課: 我是跨專業(yè)考會計,只是在以前學過基礎會計,都忘光了,幾乎是零基礎吧。我的專業(yè)課復習晚了,只復習了三個月,以至于影響到其他科的復習,代價很慘重。所以,大家不要看論壇上有人說專業(yè)課考的很基礎,不必太緊張,也許說話的人是個會計牛人,對他來講簡單,對跨專業(yè)的人就不容易了。剛開始進入專業(yè)課復習的時候,是很痛苦的。會計有好多東西不是死記硬背就可以的,不理解的話根本就沒法做題,所以跨專業(yè)的同學看頭一遍的時候會很吃力,但不要泄氣,實在不會的地方就先標個記號,然后繼續(xù)往下看,也許等你看第二遍,第三遍的時候,就豁然開朗了。專業(yè)課至少要看三遍教材,輔之練習冊。建議跨專業(yè)的同學從暑假開始進入專業(yè)課復習比較妥當。 因為是新教材,參照以前的帖子可能找不到重點 現(xiàn)在把我當時復習專業(yè)課的重點給大家列出來,這些大多是參考前輩們的經(jīng)驗的,我列出的是我認為相對最重要的,最常考的,但沒列出的不代表不重要,不能掉以輕心,08年的中級財會很偏,大家要以此為戒! : 中級財會: 每章都會有考點.重點章節(jié)有:一—2、3;三—3(第三章第三節(jié),下同);四—3、4;五—4;六—2、3 ;九—4、5; 十—3;十二—2、3、4;十三—3、4、6。 成本會計: 重點比較突出,考試也比較穩(wěn)定。至少到08年的題都比較常規(guī)的。重點章節(jié)有:一—2;五—1、2、5;六—1;七—2;八—2;九—1、2;十章——十四章的方法概念,適用范圍,成本計算對象和計算期容易出題,還要當計算題來看;十五—3;十八—4、5 審計: 很可能看完一遍,覺著什么也沒記住。我認為要是能把知識點竄連起來,看到每章之間的聯(lián)系,就好記了。重要的有: 四章;五—1、2;六—1;七—3、4;八—2、3、4;九—1、2、3、4、5、6;十一章—3、4;十三章—十七章都易出業(yè)務題。十二章、十八章、十九章、二十章、二十一章、二十二章幾乎不出題,出也是一分兩分的,我當時就沒看。另外,審計教材編的和注會系統(tǒng)很相似,練習冊里的案例題幾乎都是注會輕松過關里的題,08年的業(yè)務題兩道都是那里的,所以,大家復習時可以看看注會的練習。 最后再跟大家說兩句話: 1、從復習開始的那一天,就要制定總體計劃和具體計劃,這個很重要。(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做好這一點!) 2、即使到考試前一天,你還沒有復習好,也千萬不要放棄,因為,“考前一個月,一天頂三天!”(我最大的慶幸就是做到了這一點。 啰嗦了這么多,終于說完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zz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