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西傳統(tǒng)文化的差異看哲學的方法論作用
查看(810) 回復(0)
smallbs
  • 積分:157
  • 注冊于:2010-08-11
發(fā)表于 2010-09-22 00:04
樓主
在高校,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是必修的馬列主義基礎理論課之一,許多同學包括我們的一部分非社會科學類的教師,都片面地認為馬克思主義哲學僅僅是一門說教,講的都是空洞的大道理,而對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沒有多大用處。因此,他們總是被動的對待哲學、學習哲學,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們只看到了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學問,而不重視或根本不了解哲學還是一種方法論,即人們觀察、分析、處理各種問題的根本方法,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高度統(tǒng)一。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以往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下面我們就從中西傳統(tǒng)文化的一些差異,及其差異產(chǎn)生的哲學根源來說明哲學的這種方法論作用。
    我們知道,在明朝中葉以前,中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最發(fā)達的國家之一,而后則逐漸衰落,甚至衰落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地步。反觀西方,當我們的文明令世人五體投地的時候,他們還在中世紀的黑夜里生活?墒菦]過多久,他們便趕了上來,并很快的超過了我們,發(fā)達了起來,而且發(fā)達得使我們的一些人認為,他們的月亮都比我們的圓了。追根溯源,中國古代哲學與西方古代哲學特別是古希臘哲學的差異所起的作用,是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因。
    中國文化,歷時五千年,淵源一貫,自堯、舜、禹至孔子始成道統(tǒng),經(jīng)久不衰,世所罕見,漢唐以后,雖受外來文化影響,其核心卻始終未有所動,究其原因,中國古代哲學特別是儒家學說,功不可沒。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哲學流派眾多,哲學人才輩出,可是再仔細瞧瞧,我們便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除了《墨經(jīng)》中有一些對光學、力學等科學知識的論述外,幾乎其他哲學都與 自然科學絕了緣,這就在中國文化史上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哲學與自然科學嚴重分離,使哲學家不懂 自然科學,科學家不關心哲學。而按照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哲學恰恰要以自然科學為基礎,自然科學應以哲學為指導。我國古代哲學家不甚關心世界的本原問題,對 自然知識知之亦少,在他們那里,人倫道德是哲學的永恒主題,這對哲學自身和自然科學兩個方面的發(fā)展都帶來長期的負面影響。哲學沒有了自然科學就像無本之木,再也不能成長,最后,哲學陷于僵化:思想單調(diào)貧乏,沒有生氣,哲學界儒學一“花”獨放。以致儒家思想影響中國歷史幾千年,最終成了阻礙中國社會發(fā)展的嚴重桎梏?茖W沒有了哲學就像輪船離開了航標,迷失了前進的方向,只能在原地徘徊 ,以致中國古代科學長期基本上都是直觀性的、實用性的,不能形成完整嚴密的理論體系,從而不能發(fā)展成近代 自然科學。因此近代中國陷入落后、挨打的境地,是歷史的必然。
    反觀西方文化,比起古埃及、中國、印度、兩河流域起步雖晚,但發(fā)展卻最快,以致后來居上,一度成了世界的霸主,這里西方古代哲學,特別是古希臘哲學起了極大的作用。與中國文化相反,古希臘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是它的自然科學知識與哲學思想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了在古代文化史上有重要地位的古希臘自然哲學。恩格斯說過:“最早的希臘哲學家同時也是自然科學家。確實如此,從古希臘最早的哲學家泰勒斯到畢達哥拉斯再到亞里士多德,哪一個人的思想不是既閃爍著科學的光芒又充滿著哲學的智慧,這一傳統(tǒng)給予西方文化以巨大的影響。從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達·芬奇、布魯諾,到后來英國資產(chǎn)階級革命爆發(fā)前后的弗·培根、羅素,到法國的笛卡爾,到德國的萊布尼茨、康德,到奧地利的馬赫,再到荷蘭的摩萊肖特等莫不如此。以致今天,現(xiàn)在西方的許多學者,他們在科學與哲學兩方面仍能提出自己獨到而深刻的見解。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中國有多少個民族?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fā)布個人聯(lián)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lián)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jīng)允許不得發(fā)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fā)布了涉及以上內(nèi)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wǎng)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wǎng)站介紹 | 關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廣告業(yè)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wǎng)-聯(lián)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