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新聞傳播學考研測試題及答案
查看(1086) 回復(0) |
|
jevin
|
發(fā)表于 2010-12-07 21:15
樓主
一、 名詞解釋
1、新聞來源 2、新聞真實性 3、新聞自由 4、新聞政策 5、新聞法 二、簡答: 1、 如何理解“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這一科學命題? 2、舉例分析四種大眾傳播媒介(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各有什么特性。 3. 怎樣理解新聞媒介的雙重屬性? 三、論述: 試述新聞價值理論對新聞實踐有何指導意義? 新聞傳播學測試題(十一)——新聞理論測試題 參考答案 萬學海文專業(yè)課教研中心 一、 名詞解釋 1、新聞來源 搜集,獲取新聞的途徑和渠道。新聞事實和新聞事件發(fā)生的現場是直接新聞來源,新聞提供者是間接新聞來源。馬克思主義新聞學認為交代新聞來源并不等于新聞真實,記者必須深入采訪,認真核對事實。 2、新聞真實性 即新聞報道要忠于客觀實際,新聞真實包括“具體真實”和“總體真實”兩重涵義!熬唧w真實”是指相關新聞事件的新聞要素,細節(jié)以及資料來源都必須真實可靠,準確無誤。“總體真實”是指新聞事實的描述在運動過程,整體把握,相互聯(lián)系及發(fā)展趨勢上必須符合客觀實際。 3、新聞自由 通過報刊,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等大眾傳播媒介傳播新聞和表達意見的自由。馬克思主義新聞自由觀認為新聞自由是具體的,相對的,有階級性的。是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新聞自由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但歸根到底是手段。 4、新聞政策 國家,政黨或地方行政機關根據一定時期的路線對新聞事業(yè)規(guī)定宣傳方針的行為準則。是政黨或政府對新聞事業(yè)進行掌握和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狹義的新聞政策即新聞報道的政策:堅持黨性原則,實事求是,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 5、新聞法 國家根據憲法和國情制定和頒布的管理新聞事業(yè),保障新聞自由,維護新聞活動軼序的法律規(guī)范,和保障新聞傳播活動中公民和法人的權益,規(guī)范新聞傳播過程中各項活動的一系列法律法規(guī)的總稱。包括新聞出版法,新聞記者法,新聞自由法, 二、簡答: 1、 如何理解“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這一科學命題? 真實是新聞存在的基本條件,也是新聞特有優(yōu)勢之所在。(1)基本條件:新聞是新近發(fā)生的事實的報道。在事實和新聞之間,先有事實,后有新聞,事實是第一性的,新聞是第二性的,事實是新聞的本源,是決定新聞存在的基礎,新聞是事實的報道,是對客觀事物的描述和寫真。如果一篇報道不以客觀存在的事實為基礎,如果不忠實于客觀事實,那它就不能稱為新聞報道。(2)特有優(yōu)勢:新聞能贏得廣大讀者、聽眾和觀眾的喜愛,起到說服和教育群眾、影響和引導輿論、指導和推動工作、服務于各項社會事業(yè)和人民生活的重要作用,產生巨大的社會影響力。新聞的這種優(yōu)勢正立足于它在群眾心目中是真實的。 2、舉例分析四種大眾傳播媒介(報紙、廣播、電視、網絡)各有什么特性。 (1)報紙: 一,是視覺媒介(閱讀媒介);二,保存性強;三,(受眾的)選擇權強;四,報紙適合傳達深度信息;五,時效性差。 (2)廣播: 一,是聽覺媒介;二,時效性強;三,影響面廣;四,保存性弱,選擇性弱。 (3)電視: 一,是視聽合一的媒介;二,適合再現形象、現場、過程;三,時效性強;四,保存性弱,選擇性弱。 (4)網絡: 一,是多媒體的媒介;二,時效性、保存性、選擇性都非常強;三,可控性較差。 3. 怎樣理解新聞媒介的雙重屬性? 新聞媒介的雙重屬性即新聞事業(yè)具有行而上的上層建筑屬性和行而下的信息產業(yè)屬性!笆聵I(yè)性質,企業(yè)管理”是上述雙重屬性在當前我國新聞事業(yè)中的外在表現形式。這意味著,新聞事業(yè)的性質決定它不能像一般企業(yè)那樣可以自由進入市場,可以作為“無主管企業(yè)”,可以自定方針,而必須服從黨和政府的領導。但在管理上采取企業(yè)方法。新聞媒介是獨立法人,在經濟上必須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依法納稅;蛘哒f,新聞媒介在政治上必須恪守黨性原則,經濟上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規(guī)則運行。 確立新聞媒介的雙重屬性,“事業(yè)性質,企業(yè)管理”,極大地解放了新聞媒介的生產力,給新聞媒介帶來許多積極的變化:新聞媒介形成了積極競爭的態(tài)勢;新聞媒介更加注重人才的培養(yǎng)和設備更新;新聞媒介更加注重受眾的反饋;新聞媒介更加重視自身管理,重視投入產出的效益,開源節(jié)流,發(fā)展壯大。凡事都是有利必有弊的,競爭的副產品也使一些新聞媒介的精神產品品位格調有所下降。 三、論述: 試述新聞價值理論對新聞實踐有何指導意義? 按照新聞價值理論,在選擇和確定報道對象時要注意: 第一,分析新聞事實的時間特征。一般來說,發(fā)生在今天的事實最有可能成為新聞,發(fā)生在明天或昨天的次之。在選擇新聞事實時,時間因素往往是第一需要考慮的。很多時候事實的時間特征決定事實能否進入新聞事實范疇。 第二,分析新聞事實的空間特征。新聞事實的空間特征首先體現為“本地化”傾向,即發(fā)生在本國本地的事往往比發(fā)生在其他國家其他地區(qū)的事更易進入新聞事實的范疇。此外,首都首府發(fā)生的事件要比不起眼的小鎮(zhèn)發(fā)生的事件更有可能進入新聞報道的范圍;因具有某種特點而引起人們特別關注的地區(qū)如發(fā)生嚴重自然災害的地區(qū)會在一段時間內會特別引起媒體的關注;由于政策宣傳需要,一些地區(qū)會獲得比其它地區(qū)更多的媒體曝光率,比如黨中央號召搞西部大開發(fā),發(fā)生在西部的事件就更容易為全國各大媒體所關注。 第三,分析新聞事實的主體特征。事件的主體可能是人,也可能是動物,還可能是某團體或組織,甚至是某種自然現象或社會現象。一般來說,事實主體為明星和名流往往較易成為新聞。一些特殊的人群也常比普通人更易進入新聞報道的范圍,比如警察、罪犯、戰(zhàn)爭中對立的雙方、患有某種特殊疾病的人、容貌異常漂亮的婦女、個性和舉止怪異的人(裸體生活者),等等。 第四,分析新聞事實的意義特征。從現實中的大量新聞報道來看,新聞事實的意義主要有三種表現:(1)表現為利害關系,涉及到人的利益、政治態(tài)度和國家制度等問題;(2)具有某種特性,比如重要、反常;(3)從某個特別的角度闡明了某種道理。 |
回復話題 |
||
上傳/修改頭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