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英語寫作基本理論及得高分基本方法研究
查看(1425) 回復(0)
小白楊
  • 積分:482
  • 注冊于:
發(fā)表于
樓主
一、主考官的盲點、興奮點和殘留點

  (一)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的弱點

  通過問卷調(diào)查和社會分析,許多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致命弱點,因此我們可以欣喜地下一個結(jié)論:作為普通人的考研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也同樣有“致命弱點”。


  1.厭倦(?Bored?):就實際而言,大部分考生寫作能力都不太高,而對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而言,在較短時間內(nèi)批閱大量的短文往往會產(chǎn)生厭倦感。據(jù)科學測試,人在單一環(huán)境中干同一工作往往有一個承受限度,即心理負荷度,一旦超出該限度就會產(chǎn)生諸多不適。這就是?Bored?!試想: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終日埋頭于批閱短文,產(chǎn)生?Bored?的心理感受是理所當然的。

  2.疲勞(?Tired?):這是?Bored?的延伸,且與工作數(shù)量、工作時間成正比。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的工作數(shù)量不可能不大,工作時間不可能不長,所以他必然會?Tired?。疲勞感在所難免。

  3.氣惱(?Fretful?):如果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能把某篇文章掂量再三,這篇文章必定有不同之處?砷喚砣嗽?Bored?和?Tired?的雙重攻擊之下,難免會產(chǎn)生一種?Fretful?,這正是?Bored?和?Tired?的“升華”!

  其實,無論是誰,找個空閑時間,拿出考研試卷15份優(yōu)秀范文,猛讀一氣,基本是到了第4、5篇時就開始走神。據(jù)測試統(tǒng)計,讀完12篇后才走神的人極少?上胂肟矗x的這些全是優(yōu)秀作文呀!,思路清晰,事例恰當,行文流暢,但還是會很快就受不了了,直打哈欠——沒辦法。

  以上就是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的弱點,但這些弱點并非是?total disaster?。它們也只是在一定限度之內(nèi)表現(xiàn)出來,因為在這些閱卷專家的腦子里牢牢地嵌著一些框架,他們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nèi)將你的文章往框架里套,再根據(jù)套入框中的采分點的個數(shù)下意識地給出一個分數(shù)。

  所以考生要使行文如“箭”,準確射中對方這一“要害”。

  (二)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的興奮點

  這些興奮點其實是評卷人大腦中的框架——考研作文評分標準。

  按順序從高到低排列,評卷人的興奮點分別是:

  (1)脈絡(luò)(?Organization?);

  (2)細節(jié)及論據(jù)(?Details and Examples?);

  (3)行文(?Facility in the Use of Language and Appropriate Word Choice?)。

  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的興奮點=考研作文評分標準。

  (三)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的盲區(qū)

  這些盲區(qū)在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大腦中興奮度很低,除非有大的沖擊力,否則較難被激活。按其興奮度從低至高排列,分別是:

  (1)選擇什么樣的論點;

  (2)在文章中犯的少量拼寫、標點錯誤;

  (3)論據(jù)是否天衣無縫。

  (四)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的殘留點

  所謂殘留點是指短文寫作部分評卷人在兩眼發(fā)直、身心疲憊、大腦混沌狀態(tài)下飛速地瀏覽完文章后在他的腦子里殘留著的印象。這絕非聳人聽聞,評卷人在閱卷時絕對是邊看邊忘。雖然絕大部分記不住,可還是有少數(shù)內(nèi)容進入了他的潛意識,他就是靠這點殘留的潛意識給文章評分?忌赡軙耄疫@不太冤枉了嗎,費好大勁寫的作文他僅憑一點殘留印象給分?!更要注意的是,進入他潛意識中的那點東西同他的興奮點幾乎完全是等同的映射關(guān)系。其殘留點就是興奮點的興奮殘留物。激活他興奮點的越多,程度越大,殘留的東西也越多,面積也越大,得分也就越高。這些殘留點實際上就是對本篇寫作的濃縮評語。

  二、東西方思維模式差異的影響

  由于存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文化背景,東西方思維模式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種不同的思維模式又對寫作的布局謀篇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一)英語語篇線性修辭模式

  英語語篇思維有三種模式:

  (1)一般特殊型(?Generalization?Particular Pattern?);

  (2)問題解決型(?Problem?Solution Pattern?);

  (3)匹配比較型(?Matching Pattern?)。

  根據(jù)對歷年來研究生入學考試短文寫作部分的分析,考研作文構(gòu)架基本都能在這三種模式中得到各自的定位。其中,一般特殊型使用尤為廣泛,并常與比較型甚至問題解決型結(jié)合起來組成復雜的思維模式。

  1.一般特殊型

  一般特殊型又稱“直線型”(?Linearity?),其寫作特點是,開門見山第一句往往是概括主題思想,然后再引出具體事例或細節(jié)對其進行發(fā)展。

  一般特殊型思維模式在英語語篇中占主導地位。這種思維模式不但廣泛用于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論說文中,而且也常用于記敘和描寫文體里。這種模式實際上體現(xiàn)了英語族人的線性思維模式,所以,無論是“匹配比較型”文章,還是“問題解決型”文章,“一般特殊型”的主題句語段結(jié)構(gòu)模式可以說是無處不有。段落如此,語篇也不例外。

  2.問題解決型

  問題解決型修辭模式的特征是首先說明情況,然后提出問題,接著做出反應,解決問題(問題也可能沒有解決或沒有完全解決),最后給予適當?shù)脑u價。

  1992~1996年研究生作文題目雖均為論說文體,但題目提綱所要求的寫作模式卻全屬問題解決型,即使1997~2002年的圖表作文,總體布局上也萬變不離其宗。

  3.匹配比較型

  匹配比較型思維模式用于對比語段,常與一般特殊型一起組成復雜的思維模式。對比包括兩種類型:立足于兩種事物之間的相似之處對其進行比較;立足兩者之間的不同之處對其進行對照,從而突出中心。

  1991年作文試題“?Where to Live—in the City or the Country?”?就從?Live in the city?和?Live in the country?兩個方面比較。

  (二)漢語螺旋型語篇修辭模式

  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屬典型的東方“螺旋型”(?Spirality?)。中國學生在英語寫作時,往往按漢語的修辭模式組織英語語段,很少能寫出在英語語篇修辭模式中占主導地位的“一般特殊型”語段,如主題句段落等。在開始說明情況時,思維深處已經(jīng)隱伏著問題,但又不明確議論主題,而只是先用思維內(nèi)容推理暗示,然后由暗到明逐步提示問題的存在,最后針對問題點明主題。

  《科技英語學習》主編、上海交通大學毛榮貴教授與美國天普大學?Dorine S.Houston?教授合作,曾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對中國大學生英語作文進行評改。其中30%的習作,?Dorine S.Houston?教授是就主題句的準確設(shè)定及其位置問題提出了異議和修改意見?梢妼懞弥黝}句語段是擺在中國學生面前的一項值得注意的任務。
(zz)

回復話題
上傳/修改頭像

50減去30等于多少?

考研論壇提示:
1、請勿發(fā)布個人聯(lián)系方式或詢問他人聯(lián)系方式,包括QQ和手機等。
2、未經(jīng)允許不得發(fā)布任何資料出售、招生中介等廣告信息。
3、如果發(fā)布了涉及以上內(nèi)容的話題或跟帖,您在考研網(wǎng)的注冊賬戶可能被禁用。

網(wǎng)站介紹 | 關(guān)于我們 | 聯(lián)系方式 | 廣告業(yè)務 | 幫助信息
©1998-2015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國考研網(wǎng)-聯(lián)系地址:上海市郵政信箱088-014號 郵編:200092 Tel & Fax:021 - 5589 1949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