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4-15 相關院校:成都理工大學
姓名:董樹義 性別:男 出生年月:1973年8月
職稱:副教授 學院:地球科學學院
董樹義:男,博士,副教授。1973年8月生,內蒙古寧城縣人,中共黨員。1996年畢業(yè)于成都理工學院資源與經濟系地質礦產勘查專業(yè);2004年畢業(yè)于成都理工大學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獲理學碩士學位;2008年畢業(yè)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專業(yè),獲理學博士學位;2008年入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博士后流動站。主要從事礦床學、固體礦產資源調查與評價、礦床地球化學等的教學與科研。曾為本科生開設“國土資源法律常識”、“地質應用軟件基礎”等課程,現主講“礦床學”、“區(qū)域地質及礦產資源調查”等課程并承擔各類教學實習。合作指導的本科生在“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中獲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本人獲第一屆全國大學生地質技能競賽“優(yōu)秀教練”稱號。
作為主研人員或子課題負責人參與了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土資源大調查項目“西南三江北段找礦重大疑難問題研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沉積噴流成礦過程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學示蹤”、“盆地含油氣成礦流體演化與金成礦和油氣成藏作用—以黔西南地區(qū)為例”;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沉積盆地中金屬成礦與油氣成藏關系研究—以右江、蘭坪盆地為例”;中國地質調查局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項目管理辦公室項目“山東沂南縣沂南金礦礦產預測”、“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夕卡巖型礦床成礦規(guī)律總結及成礦機制研究”及橫向委托項目等10余項,在礦床地質、成礦規(guī)律與成礦預測、礦床地球化學研究等方面較有特色。在《地質學報》、《地學前緣》、《地球與環(huán)境》、《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礦床地質》、《中國地質》、《礦物學報》、《礦物巖石地球化學通報》、《現代地質》、《Acta Geologica Sinica》等刊物及(國際)會議論文集上(合作)發(fā)表論文40余篇。
近期發(fā)表的主要論著:
1-董樹義,顧雪祥,楊永強,翟裕生,等. 地物化綜合方法在危機礦山成礦預測中的應用——以山東沂南金礦為例. 地學前緣,2010,17(2):198-208.
2-董樹義,顧雪祥,李科,等. 山東沂南金礦床成礦物質來源探討. 地球與環(huán)境,2010,38,(3):295-303.
3-董樹義,鐘康惠,唐菊興,等. 西藏高原東部江達構造帶陸內裂谷演化與成礦作用. 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7(4):475-480.
4-董樹義,顧雪祥,Oskar Schulz,等. 湖南沃溪W-Sb-Au礦床成因的流體包裹體證據. 地質學報,2008,82(5):641-647.
5-董樹義,鐘康惠,唐菊興,高德柱,賀宏云,賈文. 內蒙小伊諾蓋溝金礦:后韌性剪切型金礦. 礦物巖石,2004,24(2):46-52.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