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6-05-26 相關院校:北京電影學院
侯克明,博士,男,54歲
職務職稱:
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電影學院中國電影文化研究院副院長,兒童電影研究所所長
社會職務:
教育部、廣電總局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協調工作委員會秘書長(2005至今)
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審查委員會委員(2004年至今)
中國兒童電影學會會長(2008年至今)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主席(2009年至今)
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副會長(2004年至今)
中國電影家協會理事(2008年第八屆、2013年第九屆)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會員(1992年)
中國電影表演學會會員(1983年)
第9屆(2003)、第11屆(2005)、第12屆(2007)、第13屆(2009)、第15屆(2013)中國電影“華表獎”評委
第26屆(2007)、第27屆(2009)、28屆(2011)中國電影“金雞獎”評委
第27屆(2009)中國電視劇“飛天獎”評委
第11屆(2003)、第12屆(2004)中國電影“童牛獎”評委
第16屆(1998年)、第18屆(2000年)中國電視“金鷹獎”評委
第19屆(2005)、第20屆(2007)中國電視節(jié)目“星光獎”評委
第11屆(2011)電影頻道數字電影“百合獎”評委
2007年、2008年、2009年“BIRTV獎”評委
國際組織(機構)任職: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兒童電影中心(CIFEJ)理事(2012年至今)
歐洲兒童電影協會(ECFA)會員(2011年至今)
亞太電影學院(APSA)委員(2012年至今)
第19屆開羅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評委(2009年3月)
第20屆日本東京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評委(2012年8月)
2012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CINEKID)評委(2012年10月)
第6屆亞太電影獎(APSA)評委(澳大利亞,2012年12月)
第18屆印度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ICFFI)評委(2013年11月)
工作經歷:
1976年至1986年,北京電影制片廠演員、副導演
1986年至今,北京電影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
其中:
1996年至2006年,北京電影學院副院長
1997年至2003年,青年電影制片廠廠長、北京電影學院電視劇制作中心主任
2000年至2002年,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院長
2005年至2008年,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副會長
2008年至今,中國兒童電影學會會長
2009年至今,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主席
教育背景:
1979年1月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76班
1986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84干部專修班
1992年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培訓部進修英語
2004年在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進修高等教育管理
2004年通過博士生入學考試,被正式錄取為鄭洞天教授博士生
2008年博士論文通過答辯,獲得博士學位
藝術創(chuàng)作:
主要導演作品:
《我和神馬查干》(兒童片,導演,2012年,2013年獲得金雞獎“最佳兒童片提名”,入圍2013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入圍2014年美國西雅圖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
《一路向北》(電視電影,導演,2011年)
《尋找阿依闊勒》(電視電影,導演,2009年,電影頻道)
《孽火》(36集電視連續(xù)劇,導演,2005年,上海電視臺)
《官場現行記》(20集電視劇,導演,1996年,上海電視臺)
《夏天,我九歲》(電視劇,導演,1991年,天津臺與電影學院合拍。92年獲中國電視家協會“飛天獎”。)
《奇婚怪事》(電影故事片,聯合導演,1990年,青年廠)
《毛澤東與盧德銘》(電視劇,導演,1989年,中央電視臺)
主要表演作品:
《結婚》(1982年,青影廠出品)飾主角亮子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1981年,北影廠出品)飾小齊
《神女峰的迷霧》(1980年,廣西廠出品)飾吳新竹
出任監(jiān)制、策劃、出品人的主要作品:
電影:
《我的影子在奔跑》(兒童片,監(jiān)制,2013年,獲2013年金雞獎“最佳兒童片”獎,第十二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jié)中國兒童片獎,第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yōu)秀兒童片獎”)
《沖天飛豹》(故事片,出品人,1999年,青年廠,獲華表獎,五個一工程獎)
《臺灣往事》(故事片,出品人,2003年,青年廠,獲華表獎)
《開往春天的地鐵》、《諾瑪的十七歲》、《大塊頭有大智慧》、《河東獅吼》、《蜀山傳》、《愛情命運號》、《夏日情動》、《男人河》、《追夢人》《情路悠長》、《真味小廚王》、《少年往事》、《井蓋兒》、《停不了的愛》(合拍片)、《天荒情未老》、《中國功夫少女組》、《哥們兒》、《阿龍的故事》
電視。
《福祿雙全》(30集)、《情牽日月星》(20集)、《拯救艾瑪》(4集)、《悲歡人生》(30集)、《幸福家庭》(20集)、《心網》(20集)、《鄭成功》(22集)、《一家之主》(20集)、《永不回頭》(24集)、《關懷》(27集)、《廣州夢》(20集)、《刺虎》(36集)、《武裝特警》(21集)《玫瑰綻放的年代》(30集)
主要學術研究成果:
*論文《從小角色起步》(《電影藝術》94年第4期)
*論文《斯坦尼不是唯一的表演之橋》(《電影藝術》95年第5期)
*論文《“官場現形記”導演闡述》(《上海電視》96年第4期)
*論文《關于深化電影體制改革的幾點思考》(廣電總局《決策參考》98年第11期)
*論文《在戰(zhàn)爭殘酷與英雄主義之間抉擇》(《中外軍事影視》99年第1期)
*論文《迎接高新技術的挑戰(zhàn):中國電影業(yè)的對策與出路》(《影視技術》2001年第8期,獲中國影視技術協會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譯著《電影學關鍵詞》(《電影藝術》03年至04年部分連載)
*論文《作為他者的歐洲電影》(《北京電影學院學報》04年第2期)
*主編《歐洲電影導演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
*論文《無盡的追求:中國電影導演藝術百年回顧》(《電影藝術》05年第6期)
*主編《中國動畫產業(yè)年報2005》(海洋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論文《中外高等教育比較研究:電影學院的發(fā)展目標與方向》(《北京電影學院學報》06年第2期)
*主編《中國兒童電影的現狀與發(fā)展》(廣播電視出版社2006年出版)
*聯合主編《傳承與梳理——高等電影教育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06年12月出版)
*論文《王炎:青春戰(zhàn)火煉就的藝術家》(《電影藝術》07年第2期)
*論文《中國電影產業(yè)化之路》(香港《東方財經》07年第3/4期合刊)
*主編《當代日本電影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
*論文《“集結號”與戰(zhàn)爭片敘事重構》(《電影藝術》08年第1期)
*論文《歷史性的轉折——07年電影導演創(chuàng)作回顧》(《北京電影學院學報08年第2期》
*論文《符號化的視聽語言——“工農兵電影”敘事研究(1949-1966)》(《北京電影學院學報》08年第5期)
*論文《女性主義背景的英雄主義敘事——“金陵十三釵”從小說到電影的文本轉移》(《電影藝術》2012年第1期)
*主編論文集<二十一世紀兒童電影發(fā)展研究>(中國電影出版社,2013年9月出版)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