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wǎng) 2016-09-03 相關院校:武漢大學
陳水云,1964年8月生,湖北省武穴市人。1987年畢業(yè)于湖北大學中文系,先后師從郁沅教授和王達津教授,學習中國文學批評史,獲湖北大學碩士學位(1993)和南開大學博士學位(1996);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為美國新澤西州Rutgers大學訪問學者,2013年8月至2014年元月任臺灣中山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F(xiàn)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珞珈學者特聘教授。中國詞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理事,湖北省古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研究方向:詞學、明清文學、中國文學批評史,側重點在明清詩詞及詩詞理論,近年來致力于近現(xiàn)代詩學和詞學的研究。出版學術專著10余部,發(fā)表學術論文140余篇。
專著
1.中國古典詩學的還原與闡釋,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版
2.唐宋詞在明末清初的傳播與接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版。
3.二十世紀清詞研究,臺灣麗文文化事業(yè)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版。
4.明清詞研究史(武漢大學學術叢書),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清代詞學發(fā)展史論,學苑出版社2005年版。
6.清代詩學(合著),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7.清代前中期詞學思想研究,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
編著、點校、整理
1.《新譯清詞三百首》,臺北三民書局2015年版。
2.《趙尊岳集》(整理),鳳凰出版社2015年版。
3.《中國文學批評史學術檔案》(主編),武漢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4.《2012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編),馬來亞大學,2012年版。
5.《梁章鉅科舉文獻二種校注》(合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
6.《中國山水文化》(編著),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承擔的課題
1.八股文批評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0
2.中國詞學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轉(zhuǎn)型,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2009
3.八股文批評史,武漢大學自主科研項目,2010
4.中國現(xiàn)代詞學經(jīng)典研究,武漢大學211三期項目,2009
5.北美地區(qū)中國文學的性別研究,武漢大學社科基金項目,2010
6.近代詞人群體研究,武漢大學社科基金項目,2006
7.唐宋詞在明末清初的傳播與接受,武漢大學211二期項目,2003
8.北美地區(qū)中國詞學最新研究動態(tài)述評,武漢大學社科基金項目,2012
9.歐美地區(qū)中國文學史書寫方法及啟示,武漢大學社科基金項目,2015
獲獎:
2001,中南地區(qū)人民出版社第二十三屆優(yōu)秀社科圖書獎
2004,湖北省第四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
2007,武漢大學第十一屆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
2008,中南地區(qū)大學出版社2005-2006年度優(yōu)秀學術專著二等獎
2011,湖北省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
2011,中國韻文學會第五屆夏承燾詞學獎二等獎
2012,武漢大學第十二屆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
主要論文
1.清初關于詞與政治關系體認之進程,北京大學學報2015/02
2.現(xiàn)代詞學之研究價值、路徑及方法反思,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5/02
3.詞人趙尊岳和他的詞學研究,古典文學知識2015/02
4.一本以編年為體例的八股文史,武陵學刊2015/01.
5.趙萬里詞學研究業(yè)績之平議,國學學刊2014/04(2014/12)
6.清初遺民詩歌的民族立場,明清文學與文獻第三輯(社科文獻出版社2014/12)
7.東南大學與現(xiàn)代詞學,《文學評論叢刊》第15卷第2期(2014/06)。
8.清初宜興派的八股文批評,香港《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9期(2014/06)
9.晚清詞學“溫柔敦厚”說之檢討,《臺大中文學報》第45期(2014/06)
10.論詞教:晚清詞學的尊體與教化,《文藝理論研究》2014年第5期
11.《明詞綜》編纂考,《文獻》2014年第5期
12.汪森的詞學及其家族傳承,《求是學刊》2014年第6期
13.詞調(diào)三分與詞學轉(zhuǎn)型,《蘇州大學學報》2013年第5期
14.現(xiàn)代詞學的傳統(tǒng)資源,《安徽師范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15.唐宋詞の「境界テクスト」とその伝播について,載日本宋詞研究會編《風絮》第九期(2013/09)
16.唐宋詞統(tǒng)在清初的恢復與重建,《安徽大學學報》2013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2014/01.
17.孫人和先生詞學研究業(yè)績之平議,《詞學》第30輯(2013/12)
18.怪誕:生成心理與審美品格,《徐州工程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19.清初散佚詞選六種考論,《書目季刊》第45卷第4期(臺灣學生書局2012年版)
20.全球性、現(xiàn)代化、跨文化,《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21.朱祖謀與現(xiàn)代詞學,《文學與文化》2012年第1期.
22.八旗詞壇與清代詞論,《民族文學研究》2012年第1期.
23.現(xiàn)代“詞學”考論,《蘭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人大復印資料2012年第7期.
24.廣東新會梁氏與中國現(xiàn)代詞學,《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25.清華大學與中國現(xiàn)代詞學,《漢學研究通訊》2012年第3期.
26.《人間詞話》與現(xiàn)代詞學,《廈門大學學報》2012年第2期.
27.浙江江山劉氏與清末民初詞學,《浙江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人大復印資料2012/11。
28.王步青八股文批評述略,《中國文學研究》第19輯(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
29.論明末清初的詞壇新貌,《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11年第4期
30.王蘊章詞學的傳統(tǒng)性與現(xiàn)代性,《人文論叢》2010年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
31.讓歷史人物在場、讓學術思想閃光,《詞學》第25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11年版).
32.無錫國專與現(xiàn)代詞學,《江南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33.涵詠性靈:袁黃八股文批評之主體論,《井岡山大學學報》2011年第6期
34.陳名夏的八股文批評述略,《武漢大學學報》2010年第1期。
35.清初關于詞史的盛衰之辨,《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
36.論詞絕句的歷史發(fā)展,《國文天地》306期(2010年11月)
37.唐宋詞在明末清初的探訪與收藏,《武陵學刊》2010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2011/02
38.清初的唐宋詞接受與詞學論爭,《黑龍江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39.唐宋詞集“副文本”及其傳播指向,《江西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4期。
40.論詞絕句的歷史發(fā)展,(臺北)《國文天地》第306期(2010年11月)
41.清初關于詞史的盛衰之辨,《中國文化研究》2010年第1期(春之卷)。
42.明詞文獻整理傳播史述略,《長江學術》2010年第3期。
43.終結與開篇:清末民初中國詞學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中國韻文學刊》2010年第1期。
44.近現(xiàn)代詞學史上的文體批評,《詞學》第23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45.論晚明山陰祁氏女性文學群體,《2006明代文學論集》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
46.趙尊岳《明詞匯刊》的學術價值,《明代文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7.乾嘉學派與清代詞學,《文藝研究》2007年第5期/人大復印資料2007年第9期。
48.納蘭性德文學接受述論,《民族文學研究》2007年第2期。
49.咸、同時期淮海詞人群體綜論,《武漢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50.唐宋詞籍在明末清初傳播述略,《湖南文理學院學報》2007年第5期。
51.云間派接受唐宋詞之“進路”——以陳子龍、蔣平階、宋征輿為例,《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論叢二編》中華書局2007年版。
52.論晚明小品的世俗性,《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53.胡適與20世紀的中國詞學,《武漢大學學報》2005年第1期/《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2005年第2期全文轉(zhuǎn)載。
54.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詞學傳型——俞平伯家族的詞學史,《社會科學輯刊》2005年第2期。
55.論晚清常州詞派尚“澀”,《東方叢刊》2005年第4期(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6.南社論詞之兩派及其詞學史意義,《文與哲》(臺灣中山大學中文系)第七期(2005/12)。
57.嘉、道以來“聲律詞派”的發(fā)展及其詞學成就,《中華文史論叢》第78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第三屆國際暨第八屆清代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高雄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2004年7月版)。
58.合理有序地利用文化遺產(chǎn),《光明日報》(理論周刊)2005年10月13日。
59.清代的詞籍出版與詞學中興,(臺中)《中國文化月刊》第278期(2004/02)/《文學傳播與接受研究論叢》中華書局2006年版。
60.清代詞學文獻的搜集與整理,《光明日報•文學遺產(chǎn)》2004年4月7日。
61.葉燮論杜詩,《杜甫研究學刊》2004年第4期。
22.葉恭綽論詞及其對現(xiàn)代詞學的貢獻,《北方交通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
63.劉永濟《詞論》與《文心雕龍》之相關性考辨,《中國韻文學刊》2004年第1期。
64.先秦時期的“說”詩方式,(臺北)《孔孟月刊》42卷第6期(2004/03)。
65.古代文學批評史上的“小道”,(香港)《學術前沿》2004年第9期。
66.王漁洋的神韻說與王維的山水詩畫,《王維研究》第四輯(遼海出版社2003年版)。
67.唐五代詞與清代的詞學論爭,《唐代文學研究》第十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68.杜甫與“詞中少陵”,《杜甫研究學刊》2003年第3期。
69.清初詞學的話語建設,《齊魯學刊》2003年第3期。
70.陳廷焯的師友交往與詞學立場的轉(zhuǎn)變,《荊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年第6期。
71.道光年間詞學思想發(fā)展的內(nèi)在理路,《中國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春之卷)。
72.常州派與近代詞學中的解釋學思想,《求是學刊》2002年第5期。
73.《云韶集》與陳廷焯初期的詞學思想,《湖北大學學報》2002年第6期。
74.20世紀清代詞學文獻整理述略,《古典文學知識》2002年第5期。
75.清初詞壇的“尊柳”與“抑柳”,《武漢大學學報》2002年第4期/《詞學》第十五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年版)
76.劉永濟與傳統(tǒng)詞學的現(xiàn)代化,《長江學術》第3輯(長江文藝出版社2002/11)。
77.漢語與山水詩的造境,(臺北)《國文天地》第210期(2002年11月)。
78.杜濬與清初遺民詩學,《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20輯(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2)。
79.“士”與戰(zhàn)國時期的傳播藝術,《中南民族學院學報》2001年第1期。
80.清代詞學與杜甫的詩歌思想,《杜甫研究學刊》2001年第2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心《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1年第10期。
81.網(wǎng)絡文學的審美品位,《光明日報》(網(wǎng)絡周刊)2000年5月10日。
82.謝章鋌與浙派,《人文論叢》2001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10)。
83.陳廷焯“沉郁”說與古代的詩學傳統(tǒng),《中國韻文學刊》2001年第2期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六輯(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12月版)。
84.清代的“詞史”意識,《武漢大學學報》2001年第4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2年第2期。
85.張惠言的詞學與易學,《周易研究》2000年第1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0年第6期。
86.論同光之際江浙詞壇的詞學思想,《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87.浙西詞派與宋詞在清代的傳播,《文學評論》青年學者專號(2000/06)。
88.道光年間詞學思想的發(fā)展,(臺灣)《中山人文學報》第11期(2000/10)。
99.臨桂派詞學思想的發(fā)展,《湖北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90.浙派詞學與中國傳統(tǒng)美學精神,《江漢論壇》1999年第4期。
91.嘉慶年間詞學思想的新變,《武漢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
92.康熙年間詞學的辨體與尊體,《華中師范大學學報》1999年第6期。
93.先秦時期詩歌的傳播,《社會科學輯刊》1999年第1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9年第6期。
94.評康熙時期的選詞標準,《武漢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8年第6期。
95.論康熙年間詞學的南北宋之爭,《中國韻文學刊》1998年第2期。
96.崇禎末年至康熙初年的詞學思潮,《湖北大學學報》1996年第2期。
96.清人對清真詞的解讀,《湖北民族學院學報》1995年第4期。
98.春秋雅俗樂之爭與當代文藝學發(fā)展方向的思考,《通俗文學評論》1994年第4期。
99.審美感應與山水文化,《湖北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100.隱逸•山水•士人審美心態(tài),《湖北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
101.古典意境的符號學詮釋,《東方叢刊》1993年第4期(廣西師大出版社1993年版)。
學術綜述:
1.二十世紀大陸地區(qū)清代詞學文獻整理述略,《書目季刊》36卷第2期(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9月版)。
2.1919—1929年的清詞研究,《清代學術研究通訊》(高雄中山大學清代學術研究中心主辦)第7輯(2004/03)。
3.劉永濟與詞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綜述,《文學遺產(chǎn)》2003第第6期。
4.1930-1949年清詞的總體研究,(臺北)《漢學研究通訊》2003年第3期。
5.近五十年來港臺地區(qū)納蘭性德詞研究述評,《民族文學研究》2004年第3期。
6.近二十年來大陸地區(qū)清詞研究述評,《人文論叢》2004年卷(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10)。
7.最近二十年來港臺地區(qū)清詞研究述評,(臺北)《書目季刊》2004年第3期。
8.近二十五年來納蘭詞研究的回顧與前瞻,人大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4期/原載《承德民族師專學報》2004年第4期。
9.二十世紀的清代女性詞研究,《婦女研究論叢》2004年第1期。
10.二十世紀的明詞研究,《中州學刊》2003年第6期。
11.明詞研究二十年,《明代研究通訊》第六輯(臺北樂學書局2003/12)
12.蔣春霖研究史述略,《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年第2期。
13.顧春研究的世紀回顧,《滿族研究》2005年第2期。
14.近現(xiàn)代詞學史上的納蘭詞研究,《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第4期。
15.北美地區(qū)中國詞學研究述評,《漢學研究通訊》2014年第4期(2014/11)
16.北美地區(qū)中國文學性別研究述評,《海外人文社會科學發(fā)展年度報告2012》
17.近五十年來港臺地區(qū)八股文研究之述評,臺灣研究所集刊2015(待刊)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wǎng)打盡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