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 2019-10-29 相關院校: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研究生導師張愛紅介紹如下:
個人資料
姓 名:張愛紅 年齡:46
性 別:女 教 研 室:奧林匹克教研室
技術職稱級別:副高(高校副教授或同等級別) 所在專業(yè):體育人文社會學
所在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所在部門:奧林匹克教研室
技術職稱:副教授 電子郵件:waitforu_2014@126.com
最后學歷:研究生
最后學歷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最后學歷專業(yè):體育人文社會學
最后學位:博士學位
最后學位單位:北京體育大學
最后學位專業(yè):體育人文社會學
最后學位類型:教育學博士
學校工作簡歷
1993-1997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
1997-2000 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碩士學位
2009-2012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院獲教育學博士學位
2000-2013 北京體育大學附屬競技體育學校工作,任英語教師
2014-至今 北京體育大學管理學院奧林匹克教研室,主要從事體育人文社會學的研究工作和體育史、體育概論的教學工作
科研成果
一、核心論文
1.歐洲古代體育向現代體育轉型的歷史審視,《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4),第一作者。
2.約翰·洛克體育思想的歷史價值研究,《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3(7),獨立作者。
3.對我國建國初期群眾體育參與主體身份的歷史審視,《體育文化導刊》2012(1),獨立作者。
4.世紀之交西方史學的轉折點,山東社會科學2005(7),譯文。
5.陰陽共生,和諧之美——競技體育美學形態(tài)與美學本質研究,《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13(6),第二作者。
6.身體、社會與體育——西方學者視野下的體育,《體育科學》2011(6),第二作者。
7.美國大學生運動員招生選拔的發(fā)展經驗及啟示,《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8),第三作者。
8.世博會對現代奧運會復興的影響,《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3(3),第二作者。
9.構建我國體育保險體系的路徑研究——基于美國體育保險發(fā)展特征的啟示,《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5),第二作者.
10.我國職業(yè)體育勞資糾紛的博弈分析,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4(7),第二作者。
11.新中國成立初期武術學術討論的歷史審視,《體育文化
研究方向 體育歷史與文化、體育史、體育思想史、體育文化史、體育文化比較、體育哲學
對學生要求:對體育歷史與文化有濃厚興趣,英語基礎好,積極上進、腳踏實地、性格開朗、勤于思考、富有團隊合作精神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