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 2015-04-28 相關院校:中國人民大學
一、個人簡介
朱大旗,南寧鄉(xiāng)人,法學博土,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經濟法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法學家》(全國中文核心期刊)雜志副主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法律研究中心執(zhí)行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財稅法研究所副所長兼執(zhí)行所長。
兼任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期刊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經濟法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銀行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保險法學研究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理事、北京市經濟法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金融與財稅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北京市法學會金融服務法學研究會副會長。
《北京社會科學年鑒(經濟法學)》特聘撰稿人,北京市人大常委會立法咨詢專家、北京市法制辦法制工作顧問、北京市發(fā)改委首批法律咨詢專家、北京市稅收法制建設研究會專家顧問、北京市高級法學法律人才專家?guī)鞂<、國家開發(fā)銀行咨詢專家等。
中國法學會·清華大學“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論壇”經濟社會國際法專評會委員,北京大學《中外法學》外審編輯,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特約研究員,廈門大學國際稅法研究所、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財稅法研究中心、蘭州大學、重慶大學經濟法研究中心研究員等。
1983年-1987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學習,獲得法學學士學位;1987-1989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民法研究生班學習,1991年獲法學碩士學位;1992-199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職攻讀法制史專業(yè)臺灣法方向博士,獲法學博士學位。2010年8月,日本一橋大學“東亞的法繼受與創(chuàng)造——面向東亞共通法的基礎形成”亞洲研究基地項目高級訪問學者。
1989年1月民法研究生班畢業(yè)后留校任教至今,先后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自2001年起擔任碩士生導師;自2007年至今,擔任中國人民大學經濟法學博士生導師。2011年起擔任經濟法教研室主任。
二、教授課程
碩士課程:經濟法總論、財稅法原理、稅法原理、金融法原理、消費者權益法等
博士課程:經濟法前沿問題、財稅法專題研究、金融法專題研究
三、主要研究方向
財稅法原理與制度、金融法原理與制度、稅法原理與制度
四、主持和參與的主要科研項目與課題
1.全口徑預算決算管理改革及其法治化進程研究(2013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3AFX005)
2.《稅收征管法》修訂問題研究(2013年3月司法部立項重點項目12SFB1005)
3.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需要的公共財政法律制度(2011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委托研究項目)
4.預算法的修改與完善研究(2007國家社科基金項目07BFX041)。
5.《金融法》(2005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材項目)。
6.出口退稅現(xiàn)狀評析與法律對策研究(2003年中國人民大學青年項目)。
7.應然現(xiàn)代財政法學原理(2005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項目)。
8.參加國家社科基金重大課題“促進收入公平分配的財稅法制創(chuàng)新研究”(13&ZD028)、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社會轉型與法律變革》(07JZD0013)并作為子課題負責人,以及國家社科基金、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中國法學會、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銀監(jiān)會、世界銀行等部門項目近20項。
五、主要科研成果及獎勵
發(fā)表論文100多篇,獨著《金融法》、《稅法》等4部,合著《合同違約賠償》、《消費者權益保護與賠償》、《公司法釋義》等6部,主編、參編《經濟法》、《稅法》、《金融法》等國家級、省部級教材近20部,總計500多萬字。
1.1999年9月被北京市法學會授予“優(yōu)秀中青年法學家”稱號。
2.獨著《稅法》榮獲2006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7年3月)。
3.參編《經濟法概論》榮獲2006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007年3月)。
4.獨著《從國家預算的特質論我國預算法的修訂目的和原則》榮獲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優(yōu)秀作品獎(司法部2006年10月)。
5.參編《稅法學》榮獲第二屆全國法學教材與科研成果獎二等獎(司法部2006年10月)。
6.獨著《關于修訂<預算法>若干問題的法律思考》榮獲中國法學會2004年度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7.獨著《關于完善個人所得稅若干重大問題的法律思考》榮獲司法部2002年度“法學教材和法學科研成果獎”優(yōu)秀獎。
8.參編《中國經濟法教程》(修訂本)榮獲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1996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教材類)一等獎。
9.2004年被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作為候選人推薦參加第四屆“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評選。
10.獨著《從財政法(學)的演進論其獨立性》榮獲中國財稅法學教育研究會2006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11.獨著《財政法學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應有理念——兼論財政法何以成為獨立的法律部門、財政法學何以成為獨立的法律學科》榮獲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5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12.第一作者《資產證券化涉稅問題的法律分析》獲中國財稅法學教育研究會2005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13.獨著《關于修訂<預算法>若干問題的法律思考》榮獲中國法學會財稅法學研究會2004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14.獨著《我對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的幾點看法》榮獲北京市法學會金融與財稅法學研究會2004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
15.第一作者《預算法律責任探析》榮獲北京市法學會2008年度優(yōu)秀成果獎。
16.獨著《論稅法的基本原則》榮獲中國稅法學研究會1999年年會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
17.第一作者《論利率市場化的法律意蘊》榮獲中國法學會經濟法學研究會2003年年會暨第十一屆全國經濟法理論研討會“經濟法學中青年優(yōu)秀論文”三等獎。
18.獨著《試論我國中央銀行獨立性的法律確認與實現(xiàn)》榮獲第七屆中國人民大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獎(2000年)。
19.獨著《臺灣公司法的演變及特點》榮獲中國人民大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論文獎(1997年)。
20.獨自申報《建設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需要的金融法學課程》榮獲2004中國人民大學優(yōu)秀教學成果二等獎。
21.榮獲“2006年度中國人民大學教學優(yōu)秀獎”。
主要代表性著作:
(一)獨著
1.《稅法》(第二版),21世紀遠程教育精品教材·法學系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3月版。
2.《金融法》(第二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5月版。
3.《稅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版,北京市2006年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4.《金融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版。
(二)合著
1.合著:《領導干部稅收法律知識讀本》,中國稅務出版社2008年3月。
2.第二作者:《中國稅收執(zhí)法基本問題》,中國稅務出版社2006年12月。
3.第一作者:《合同違約賠償》,賠償實務叢書副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年1月。
4.第二作者:《消費者權益保護賠償》,賠償實務叢書副主編,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年1月。
5.第一作者:《企業(yè)財務會計行為規(guī)范》,中國計量出版社1995年9月。
6.第二作者:《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釋義》,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4年2月。
(三)主編、副主編
1.主編:《大陸企業(yè)所得稅法釋論》,[臺灣]元照出版公司2009年4月第1版。
2.副主編:《中國金融法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8月。
3.執(zhí)行主編:《防范銀行業(yè)違法違規(guī)行為問答》,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5月。
4.執(zhí)行主編:《中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律全書》,人民日報出版社1995年1月。
(四)參編教材
1.參編:《財稅法》,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
2.參編:《稅法》(第二版),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3月。
3.參編:《經濟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4.參編:《稅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10月。
5.參編:《法理基礎(第2版)》,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兩課”推薦教材,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3月。
6.參編:《金融法教程》(第二版),司法部21世紀法學規(guī)劃教材,法律出版社2005年1月。
7.參編《經濟法概論》,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成人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8月。
8.參編:《經濟法》(修訂本),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編,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規(guī)劃教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7月。
9.參編:《法律基礎》,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兩課”推薦教材,教育部社會科學研究與思想政治工作司組審,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10.參編:《實用經濟法教程》,教育部高職高專規(guī)劃教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7月。
11.參編:《經濟法》,財政部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招標教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3月。
12.參編:《金融法》,中國人民銀行高級從業(yè)人員任職資格培訓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
13.參編:《經濟法》,財政部注冊會計師協(xié)會招標教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0年3月。
14.參編:《稅法》,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法學系列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15.參編:《經濟法》,教育部成人高等教育規(guī)劃教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年7月。
16.參編:《中國經濟法教程(第三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3月。
17.參編:《經濟法》,財政部注冊評估師協(xié)會招標教材,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9年3月。
18.參編:《中國經濟法教程(修訂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19.參編:《金融法教程》,司法部統(tǒng)編教材,法律出版社1995年9月。
20.參編:《經濟法》,財政部指定注冊會計師專門化教材教材,經濟科學出版社1995年8月。
21.參編:《中國律師資格考試教程(港澳臺人員用)》,中國公安大學出版社1994年1月。
(五)公開發(fā)表論文100多篇,代表作有:
1.《論稅收法定原則的精神實質及其落實》,《國際稅收》2014年第5期。
2.《<預算法>修訂意見》,《改革內參》,2014年3月28日。
3.《中國大陸稅收核定權的理論基礎與制度完善》,載葛克昌等主編《核實課征、實價征稅與推計課稅暨臺灣2013最佳稅法判決》,臺灣元照出版公司2014年3月。
4.完善人大對政府預算全方位的審查監(jiān)督制度》,《法學雜志》2014第2期。
5.《邁向公共財政:<預算法修正案(二次審議稿)>之評議》,《中國法學》2013年第5期。
6.《全方位審查監(jiān)督:預算法修改新動向》,《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9月4日。
7.第一作者:《論預算審批制度的完善——兼論我國<預算法>的修改》,《當代法學》2013年第4期。
8.《預算法修訂應明定預算公開透明原則》,《東方早報》2013年2月26日。
9.第一作者:《財政入憲的規(guī)范分析》,《經濟法論叢》2013年第2期。
10.《修訂預算法的首要之務》,《東方早報》2012年9月4日。
11.獨著:《關于完善我國股指期貨市場監(jiān)管機制的法律思考》,載于《政治與法律》2012年第8期。
12.第一作者:《關于金融司法監(jiān)管的整體思考》,載于《甘肅社會科學》2012年第4期。
13.獨著:《拍賣并不能因瑕疵聲明而一律免責——從2.2億元“漢代玉凳”拍賣事件看拍賣法第61條》,載于《檢察日報》2012年2月24日。
14.第一作者:《論人大預算監(jiān)督權的有效行使》,載于《社會科學》2012年第2期。
15.第一作者:《司法預算制度應以司法公正為基石》,載于《法學》2012年第1期。
16.獨著:《科學發(fā)展與我國<預算法>修訂應予特別關注的五大問題》,載于《政治與法律》2011年第9期。
17.獨著:《個稅改革,還應該改什么》,載于《光明日報》2011年9月1日。
18.第一作者:《農村金融組織主體及定位淺析》,載于《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11年第8期。
19.獨著:《后金融危機時期對中國金融法治建設的思考》,載于《國際商報》2010年12月22日。
20.獨著:《出口退稅緣何高調調整》,載于《法治周末》爭鳴2010年7月15日。
21.獨著:《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若干思考》,載于《國際商報》2010年6月23日。
22.獨著《實現(xiàn)公共需要最大化》,載于《中國改革》2010年第4期。
23.獨著:《預算法修訂應特別關注五大問題》,載于《法制日報·法治周末》2010年4月8日。
24.獨著:《金融危機背景下的中國財稅法制改革思考》,載于《法學論壇》2010年第2期。
25.獨著:《關于財政法學研究的若干思考》,載于《國際商報》法制導刊2010年1月20日。
26.第一作者:《議會至上與行政主導:預算權力配置的理想與現(xiàn)實》,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27.獨著:《期盼預算透明更進一步》,卷首文:律政觀瀾,載于《方圓律政》2009年4月號。
28.第一作者:《預算法律責任探析》,載《法學家》2008年第5期。
29.獨著:《中國大陸“企業(yè)所得稅法”納稅主體問題的法律研究》,載《月旦財經法》雜志2008年6月第13期。
30.第一作者:《中國經濟法的立法突破與理論進展》,載《法學家》2008年第1期。
31.獨著:《完善經濟法治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長效保障體制》,載《法制日報》周末第2版,2007年10月14日。
32.獨著:《確保金融安全關鍵在于以法治促進金融體制與金融運行機制的改革與完善》,載于《復印資料金融與保險》2007年第5期。
33.第一作者:《德國<個人所得稅法>中的無限與有限納稅義務》,載于《復印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7年第3期。
34.獨著:《論經濟法治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互動發(fā)展》,載于《法學家》2007年第1期。
35.獨著:《從財政法(學)的演進論其獨立性》,載于《法學家》2006年第5期。
36.獨著:《The Essential and Methodology of Fiscal Law Research》載于《CHINALEGALSCIENCE(中國法學英文版)》2005年12月。
37.獨著:《從國家預算的特質論我國預算法修訂的目的和原則》,載于《中國法學》2005年第1期。
38.第一作者:《論出口退稅制度的法理基礎》,載于《法學雜志》2005年第1期。
39.第一作者:《經濟法理念下的科學發(fā)展觀》,載于《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5年第4期。
40.獨著:《修訂預算法的目的和原則》,載于《法制日報》理論專刊2004年11月11日。
41.獨著:《新形勢下中國財稅體制改革與財稅法制建設的應有理念》,載于《法學家》2004年第5期。
42.獨著:《國家預算的概念及其特質》,載于《法制日報》理論?2004年10月21日。
43.第一作者:《關于中國人民銀行與銀監(jiān)會職責分工的探討》,載于人大報刊資料《經濟法學、勞動法學》2004年第7期。
44.第一作者:《論利率市場化的法律意蘊》,載于《法學家》2004年第2期。
45.第一作者:《關于建立我國國有資產監(jiān)管新體制的思考》,載于《法學家》2002年第5期。
46.獨著:《關于完善個人所得稅法若干重大問題的法律思考》,載于《法學家》2001年第3期。
47.第一作者:《國有獨資公司派出監(jiān)事會制度的法律分析》,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2期。
48.獨著:《試論我國中央銀行獨立性的法律確認與實現(xiàn)》,載于《法學家》1998年第5期。
49.獨著:《關于開征遺產稅若干問題的法律思考》,載于《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8年第5期。
50.第一作者:《中國大陸應該設立稅務法院――對熊偉博士觀點的回應》,載于《月旦財經法雜志》2006年第7期。
51.獨著:《財政法學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應有理念》,載于《財政經濟評論》2006年總第8輯。
52.獨著:《論修訂預算法的若干具體問題》,載于《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第5卷第1期。
53.獨著:《我對巴塞爾新資本協(xié)議的幾點看法》,載于《北京政法職業(yè)學院學報(季刊)》2005年第1期。
54.獨著:《談談稅法的幾個基本問題》,載于《美中法律評論》總第二卷,第3期,2005年3月。
55.第一作者:《資產證券化涉稅問題的法律分析》,載于《美中法律評論》總第四卷,第4期,2007年4月。
56.獨著:《論稅法的基本原則》,載于《湖南財經高等?茖W校學報(季刊)》1999年第4期。
六、聯(lián)系方式
電子郵件:13381038128@126.com;電話:+86-10-82500698(0)、13381038128(手機)。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打盡
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