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分類:導師信息 來源:中國考研網(wǎng) 2015-07-15 相關院校: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張卓文,男,博士,教授,1958年出生于湖南省汨羅屈原行政區(qū)。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林學院任森林培育學學科帶頭人。主要承擔的課程有林木種苗學、造林學、育林學、經(jīng)濟林栽培、專業(yè)英語等課程。自1984年以來,從事林業(yè)科學研究并發(fā)表學術論文90余篇,其中SCI5篇。論文涉及林木常規(guī)育種、森林水文、森林生態(tài)、竹類研究及近自然林業(yè)等方面,多項成果獲獎。曾在英國、愛爾蘭工作多年。
通信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洪山區(qū)獅子山街特1號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園藝林學學院
郵編:430070
聯(lián)系電話:027-87286498, 027-87286225
E-mail: zhwzhang@mail.hzau.edu.cn
主要學術兼職:
湖北省林科院客座研究員
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學研究院客座研究員
廣州市林業(yè)科學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德國第二期援華造林項目專家
意大利援華造林項目專家
主要研究項目:
1. 1999-2003年 杉木授粉機制授粉效率及輔助授粉操作規(guī)范的研究(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科學基金課題)主持。
2. 1999-2003年 雷竹引種后生物學表現(xiàn)及雷竹筍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技技術研究(崇陽縣林業(yè)局課題)主持。
3. 2000-2003年 美國西加云杉引種(國家林業(yè)局948項目)。主持。
4. 2001-2004年 三峽庫區(qū)陡坡地退耕還林與水土保持研究(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土保持局課題)主持。
5. 2001-2005年 南方紅壤帶北部低丘崗區(qū)高效經(jīng)濟林栽培技術研究與示范(“十五”國家攻關計劃項目南方紅壤帶北部低丘崗區(qū)農(nóng)林復合發(fā)展模式項目子專題2001BA508B13) 主持。
6. 2001-2005年 南方紅壤帶北部低丘崗區(qū)可持續(xù)發(fā)展林業(yè)建設專題(“十五”國家攻關計劃項目南方紅壤帶北部低丘崗區(qū)農(nóng)林復合發(fā)展模式項目子專題2001BA508B13) 參加人。
7. 2003-2005年 環(huán)境對火炬松種源材性的影響(國家自然科學題)主要參加者。
8. 2005-2008年 三峽庫區(qū)生態(tài)修復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課題 主持。
9. 2005-2008年 人工林定向培育“十五”國家攻關計劃項 子專題主持。
10. 2008-2010年 流溪河水庫水源區(qū)森林水文生態(tài)效益研究 廣州市科技局課題 主持。
發(fā)表的論文
自1984年發(fā)表論文90余篇,主要的有:
1. L Mei,JC Gu,ZW Zhang,et al. Responses of fine root mass,length,production and turnover to soil nitrogen fertilization in Larix gmelinii and Fraxinus mandshurica forests in Northeastern China. Journal of Forest Research. Accepted in Nov.2009. (SCI收錄)
2. Zhuowen Zhang,Yunfei Lei,Kaijun Su,Guang Wang et al. Hydr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tter in different forest succession stages at Liuxihe Watershed, southern China. Frontiers of Forestry in China,2009,4(3): 317-322
3. Zhang Zhuowen,Sui Juanjuan. Pollen Dispersal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Seed Orchard of Larix kaempferi (Lamb.) Carr. Silvae Genetica,2008,57(4-5): 256-261 (SCI收錄)
4. Zhang Zhuowen,Chen Yusheng,Zhang Zhiyong,et al. Water-holding Characteristics of Litter in Different Forests at the Lianxiahe Watershed,F(xiàn)rontiers of Forestry in China (English Edition),2006,1(4): 413-418
5. Zhang Zhuowen.Studies on the pollin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ollination level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SilvaeGenetica,2004,53(1): 7-11 (SCI收錄)
6. Zhang Zhuowen. Differences in Flowering Characteristic among Clone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 Silvae Genetica,2002,51(5): 206-210 (SCI收錄)
7. Zhang Zhuowen. Pollen dispersal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seed orchard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Silvae Genetica,2002,51(6): 237-241 (SCI收錄)
8. 蘇開君,佃袁勇,張卓文,等. 基于ArcEngine的流溪河流域數(shù)字水文信息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開發(fā). 中南林學院學報,2010(印刷中)
9. 王瑞,張卓文,丁愛萍. 遮蔭對3類陰生園林植物形態(tài)特征及光合特性的影響,中南林學院學報,2010(已接收)
10.隋娟娟,張卓文. 日本落葉松無性系種子園配子產(chǎn)量及球果中種子分布特征研究. 南林學院學報,2010(已接收)
11.杜林峰,張卓文,等. 馬尾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林遺傳增益分析.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0(已接收)
12.王瑞,張卓文,丁愛萍. 遮蔭對12種陰生園林植物光合特性的影響.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0(已接收)
13.唐亞坤,Ulrich Apel,張卓文,等. 大別山中部地區(qū)不同森林群落類型物種多樣性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關系.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 House. http://www.cnki.net
14.陳慧娟,張卓文,寧祖林,等. 施肥對五節(jié)芒熱值和表型性狀的影響. 草業(yè)科學,2009,26(8): 63-67
15.梅莉,張卓文,谷加存,等. 水曲柳和落葉松人工林喬木層碳、氮儲量及分配. 應用生態(tài)學報,2009,20(8): 1791-1796
16.肖宋高,張卓文,劉琪. 宜昌夷陵區(qū)立地條件對毛黃櫨生長的影響. 西南林學院學報,2009,29(3): 31-34
17.丁愛萍,王瑞,張卓文. 12 種園林植物耐蔭性鑒定指標的篩選. 植物生理學通訊,2009,45(1): 55-59
18.肖宋高,李娟,張卓文,等. 草坪雜草入侵及其競爭效應. 草業(yè)科學,2009,26(1): 111-118
19.隋娟娟,張卓文,李時元,等. 長嶺崗日本落葉松種子園不同家系種子品質的研究. 種子,2008,27(1): 801-211
20.梅莉,王政權,程云環(huán),韓有志,張卓文. 水曲柳和落葉松細根頒布與土壤有效氮的關系.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8,27(1): 117-121
21.王冬云,張卓文. 流溪河毛竹林水文生態(tài)效應研究. 浙江林學院學報,2008,25(1): 37-41
22.雷云飛,張卓文,蘇開君,等. 流溪河森林各演替階段凋落物層的水文特性.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07,27(6): 38-43
23.崔鴻俠,張卓文等. 不同森林類型林下灌草層和水文效應分析. 水土保持研究,2007,(5): 181-184
24.馮小虎,張卓文,陳宏玲,等. 城市廣場人性化設計與管理. 西南林學院學報,2007,27(5): 60-63
25.蘇開君,王光,馬紅巖,張卓文,等. 流溪河小流域針闊混交林林冠降雨截留模型研究. 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07,27(1): 60-64
26.劉剛,張卓文. 浸水深度對池杉樹干形態(tài)結構及生長的影響.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6,25(4): 22-23,60
27.張卓文等. 三峽庫區(qū)蓮峽河小流域馬尾松林冠降雨截留模擬研究.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6,25(3): 318-322
28.隋娟娟,張卓文等. 日本落葉松種子園花粉散發(fā)及其空間分布特征. 中南林學院學報,2006,26(2): 55-59
29.徐有明,林漢,張卓文,等. 火炬松種源順紋抗壓強度變異及與樹齡、晚材率、木材密度相關分析. 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5,33(4): 19-22
30.張志永,張卓文等. 5種主要森林類型涵養(yǎng)水源能力研究. 福建林學院學報,2005,25(2): 171-175。
31.陳玉生,張卓文等. 連峽河小流域不同林分森林凋落物持水特性研究.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5,24(2): 207-212。
32.崔鴻俠,張卓文等. 三峽庫區(qū)蓮峽河小流域馬尾松水文生態(tài)效應研究.中南林學院學報,2005,25(2): 46-49
33.劉剛,張卓文. 區(qū)域森林資源動態(tài)模型的建立及其可持續(xù)經(jīng)營方法的研究. 森林資源管理,2004,(4): 38-43
34.張卓文等. 筍用雷竹林引種后新立林生長規(guī)律與經(jīng)營密度研究,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4,23(3): 348-351
35.張卓文等. 小流域森林水文監(jiān)測管理信息系統(tǒng)(FHM-MIS)的設計與開發(fā). 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4,(4): 20-23
36.張卓文.大學校園環(huán)境質量兩級模糊綜合評價. 中南林學院學報,2004,24(2): 77-81.
37.張卓文. 杉木種子園無性系球果及其種子分布特征. 福建林學院學報,2004,24(1):45-49
38.張卓文. 崇陽杉木種子園無性系花粉活力及花粉萌特性研究. 種子,2003,(5) : 79-80.
39.沈寶仙,李明鶴,張卓文,梅勇. 杉木成年樹側枝復壯苗造林試驗初報.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3,22(3): 282-294
40.張卓文. 柳杉生長過程分析及生長階段劃分. 中南林學院學報,2003,23(3): 46-51
41.張卓文等. 崇陽杉木無性系種子園花粉散發(fā)與空間分布特性研究. 種子,2001(5) : 15-17
42.張卓文等. 崇陽杉木無性系種子園球花在樹冠中的分布及其配子產(chǎn)量研究.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1(2):176-180
43.張卓文等. 雷竹引種后地下鞭生長規(guī)律研究. 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1,20(1):77-80
44.張卓文,胡超宗,金愛武.雷竹鞭側芽發(fā)育為筍的形態(tài)結構觀察. 竹子研究匯刊,1996,15(2): 60-66
45.胡超宗,張卓文. 雷竹鞭側芽分化過程中內源激素的變化. 浙江林學院學報,1996,13(1): 1-5
46.金愛武,張卓文. 雷竹鞭側芽分化過程中核酸含量、過氧化物酶和淀粉酶同工酶的變化. 竹子研究匯刊,1996,15(1):14-20
47.胡超宗,張卓文. 雷竹鞭側芽分化過程中蛋白質和游離氨基酸的變化. 竹子研究匯刊,1995,14(2): 31-38
48.李啟良,張卓文等. 毛竹低產(chǎn)林改造及其效果. 浙江林學院學報,1995,12(1):114-118
49.李啟良,張卓文等. 毛竹筍竹兩用林模式栽培技術及其經(jīng)濟效益研究. 竹類研究,1994,(1): 55-58
50.張卓文,朱昌樂. 柳杉花粉散發(fā)規(guī)律.浙江林學院學報,1994,11(1):21-25
51.張卓文,潘建瑞等. 柳杉種子園無性系開花及雌雄配子比例. 福建林學院學報,1994,14(3): 229-232
52.張卓文,許大明等. 濕地松球花特性及其種子園配子比例研究. 種子,1994,(5):20-23
53.張卓文. 水分對水杉形態(tài)結構及生長的影響. 浙江林學院學報,1992,9(3):354-359
54.張卓文等. 柏木球花及其花粉特性研究. 中南林學院學報,1992,(12): 18-24
55.張卓文等. 不同地理種源馬尾松花粉幾個生理特性的研究. 浙江林學院學報,1990,7(2): 97-103
56.林平,張卓文. 姥山杉木初級種子園球果類型及其種子分布特征. 浙江林學院學報,1990,7(4) : 361-365
57.張卓文等. 杉木球花特性及種子園花粉量的研究 .中南林學院學報,1990,10(2):134-141
58.張卓文. 杉木花粉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 林業(yè)科學,1990,26(5): 410-417
59.張卓文等. 馬尾松花粉形態(tài)及其變異的研究. 福建林學院學報,1989,9(3):289-293
60.張卓文等. 六種油茶花粉形態(tài)觀察. 浙江林學院學報, 1989,6(1): 9,12
61.張卓文等. 太平溪小流域水土流失規(guī)律及綜合治理途徑研究. 南方水土保持協(xié)會會刊, 1988,(1): 30-38
62.張卓文等. 黑荊樹花藥形態(tài)觀察. 經(jīng)濟林研究,1988,5(2):38-38
63.張卓文等. 杉木馬尾松雄球花形態(tài)變異的研究. 中南林學院學報,1997,7(2):199-204
64.張卓文等. 杉木葉綠體發(fā)育超微結構的研究. 福建林學院學報,1987,7(1):13-19
65.江瑞源,張卓文等. 高頻等偶離子體發(fā)射光譜測定馬尾松花粉微量元素. 分析化學,1987,15(10):909-911
66.張卓文. 杉木花粉幾個性狀分析. 福建林學院學報,1987,7(3):111-116
67.俞新妥, 張卓文等. 不同地理種源杉木種子幾種同工酶的初步研究. 福建林學院學報,1986,6(1):1-8
68.張卓文.在關馬尾花粉研究初報. 福建林學院學報,1985年增刊:43-51
69.周慶華,張卓文(張作文). 攝影測量技術在測量土壤侵蝕方面的應用. 中國水土保持,1985,(8):58-61
專利:
多級組合循環(huán)開沼氣發(fā)生裝置 專利號:ZL 02 2 79629.0 (排名第一)
獲獎情況
1.1991年12月在浙江林學院第一屆科技大會上論文“杉木花粉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獲優(yōu)秀論文一等獎(排名第一)。
2.1994年12月所主持承擔的自然基金項目“杉木球花及花粉生物學生態(tài)學特性研究”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yè)部科學進步三等獎(排名第一)。
3.1994年11月在浙江林學院第二屆科技大會上被評為“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
4.1994年11月在浙江林學院第二屆科技大會上論文“柏木球花及花粉特性研究 ”獲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排名第一)。
5.2004年“雷竹生物學特性研究與早產(chǎn)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技術體系”獲湖北省科技成果三等獎(排名第一)。
6.2004年獲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教學質量二等獲。
11. 2004年論文“Pollen dispersal and its spatial distribution in seed orchard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被評為湖北省第十屆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一等獎(排名第一)。
12. 2004年論文“Differences in Flowering Characteristic among Clones of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被評為湖北省第十屆自然科學優(yōu)秀學術論文三等獎(排名第一)。
13.2004《森林培育學》評為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優(yōu)質課程(排名第一)。
14.2006獲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教學質量三等獲。
15.2008年“雷竹生物學特性研究、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集成與推廣利用”獲湖北省科技成果推廣二等獲(排名第一)。
16.2009年“大別山中部地區(qū)不同森林群落類型物種多樣性及其與環(huán)境因子關系”論文獲獎第二屆中國林業(yè)學術優(yōu)秀論文二等獎(排名第二,通訊作者)。
專著與教材
1.參編《俞新妥文選》,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
2.參編“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林學概論》,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8。
掃碼關注
考研信息一網(wǎng)打盡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