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漢字圖解

  • 所屬分類:
    語文詞典
  • 作者:
    謝光輝 主編,項昌貴 等編
  • 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1033296
  • 出版日期:1997-1-1
  • 原價:
    ¥85.00元
    現(xiàn)價:¥68.00元
  • 本書信息由合作網(wǎng)站提供,請前往以下網(wǎng)站購買:

    京東商城

     

    當當網(wǎng)

圖書簡介

漢字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使用最廣泛的文字之一。它已經(jīng)有了五六千年的發(fā)展歷史,現(xiàn)在有約占全球人口四分之一的人在使用著它。漢字的起源和發(fā)展,與中華民族的文明緊密相關。它是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基本載體,也是中華民族文化思想延伸、傳播和交流的基本工具,在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進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這樣說,沒有漢字,就沒有中華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天,漢字為全世界每一個華語華文的應用者所時刻不可或缺,在世界文化的發(fā)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學習漢語,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漢字。如何有效地學習漢字,是擺在語文研究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首要解決的問題。
漢字是屬于表意體系的文字,字的形體與字義密切相關。因此,要了解漢字,首先就要掌握漢字形體結(jié)構(gòu)的特點和規(guī)律。根據(jù)字形辨析文字的本義,并進而說明其引申義和假借義,是研究漢字的人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
研究漢字的形體構(gòu)造,中國傳統(tǒng)文字學有“六書”之說。所謂“六書”,是指漢字構(gòu)成和使用的六種方法,即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和假借。從字形學的角度來看,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可以說是漢字的構(gòu)造方法,而轉(zhuǎn)注、假借則不過是用字之法。所以,過去認為“六書”是漢字的造字之法,其實是不確切的。不過,“六書”說基本上反映了漢字產(chǎn)生、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它對正確了解和掌握漢字的構(gòu)造原理及其使用規(guī)律,進而從根本上認識和把握每一個漢字的本來含義,具有指導性的意義。
1.象形 所謂象形,就是象實物之形,也就是把客觀事物的形體描繪出來的意思。漢字多起源于圖畫文字。最初的漢字字形多是根據(jù)實物的形狀把它描畫出來的,這就是象形。不過,象形字和圖畫是有其本質(zhì)性的區(qū)別的。象形字的寫法較圖畫大為簡化,往往只是實物形體的一個簡單輪廓(如日、月、山、川、人、大等),或某一具有特征性意義的部分(如牛、羊等)。此外更主要的是,它必須和語言中表示概念的詞和語音結(jié)合起來,從而成為記錄語言的符號。隨著字形的不斷簡化和抽象化,后代的象形字的形體與造字之初大不相同。從甲骨文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楷體,原來的象形字已經(jīng)完全不象形了。實際上,它們已經(jīng)失去了象形的意義,成了單純的書寫符號。
象形字要象實物之形,而語言中很多抽象的概念是無形可象的,是不能“畫成其物”的。這一必不可免的局限性制約了象形字的發(fā)展。所以在漢字中,象形字的數(shù)量并不多。但象形卻是漢字最基本的一種造字方法,是各種漢字形成的基礎:指事字的大部分是在象形字的基礎上增加指示符號造成的,會意字則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組合而成,而形聲字實際也是兩個象形字(或會意字、指事字)的組合,只不過其中一個用來表示意義類屬,另一個用來代表讀音罷了。
2.指事 指事是一種用抽象的指示符號來表達語言中某種概念的造字方法。指事字的構(gòu)成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在象形字上添加指示符號構(gòu)成的指事字,如刃、本、末等;另一種是由純抽象符號組成的指事字,如上、下、一、二、三等。指事字在全部漢字中是數(shù)量最少的一種。這是因為,絕大多數(shù)字都不需要用指事的方法來造:要表示客觀的物體,可以用象形的方法,而要說明抽象的概念則可以采用會意或形聲。
3.會意 所謂會意,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組合在一起以表示一個新的意思。從結(jié)構(gòu)上看,會意字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的并列或重疊。從意義上講,它又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字的意義的會合。如一個“木”字代表一棵樹,兩個“木”字組合在一起則代表成片的樹群(林),而三個“木”字則表示更大面積分布的樹林(森)。又如休字,由“人”和“木”組成,表示人靠著大樹歇息的意思。
會意字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象形字組合而成。它和象形字之間的根本區(qū)別在于:象形字是獨體的,而會意字則為合體。會意的方法與象形、指事比較起來,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它既可以描繪具體的實物,也可以表達抽象的概念;不僅能描繪靜態(tài)的物貌,同時也能夠反映物體的動態(tài)。一個象形字,可以和很多其他的象形字組成不同的會意字;而同一個象形字,由于排列方式的不同,也可以組成不同的會意字。這樣,就大大提高了象形字的利用效率。所以,會意字的數(shù)量要比象形字和指事字多得多。在形聲造字法廣泛使用之前,會意是一種最主要的造字之法。只是在更先進的有標音成分的形聲字被普遍使用之后,它才退居次要的地位,甚至原有的會意字,也變成了形聲字(如“塊——塊”),或為同音的形聲字所代替(如“渺”)。
4.形聲 形聲字是由意符(形旁)和音符(聲旁)兩部分組成。其中意符表示形聲字本義所屬的意義范疇(或類屬),音符則代表形聲字的讀音。如以“木”為意符的形聲字“松”、“柏”、“桃”等都屬于樹木類,而以“手”為意符的“摧”、“拉”、“提”、“按”等都同手的行為動作有關。但在形聲字中,意符只能代表其意義范疇或類屬,不能表示具體的字義。它的具體字義是靠不同的讀音,也就是不同的音符來區(qū)別的。有些形聲字的音符既有表音的作用,又有表意的作用(如“娶”)。這就是所謂的“會意兼形聲”。但是就多數(shù)形聲字來說,音符只是表示讀音,和字義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如“江”、“河”二字,其中的“工”、“可”只代表讀音,和江、河的字義是毫無關系的。
形聲造字法進一步打破了象形、指事、會意的諸多局限,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我們知道,世界上許多事物或抽象概念是很難用象形或會意的方法來表示的。比如“鳥”是鳥類的總稱,但是鳥的種類成千上萬,無法用象形或會意的辦法來一一加以區(qū)別。于是,就出現(xiàn)了形聲字:用“鳥”作為意符來表示鳥的總類,而用不同的音符來區(qū)別不同種類的鳥,如鴿、鶴、雞、鵠等。由此方法,就產(chǎn)生了大量的形聲字。越到后代,形聲字的發(fā)展越快,數(shù)量也越多。據(jù)統(tǒng)計,在漢代的《說文解字》一書中,形聲字約占收錄漢字總數(shù)的80%;宋代的《六書略》,形
聲字占了88%;清代的《康熙字典》達到90%;而在現(xiàn)在通用的簡化字中,形聲字更是占了絕對的多數(shù)。
5.轉(zhuǎn)注 轉(zhuǎn)注是“六書”中最多爭議的一個概念,歷來眾說紛紜,至今沒有定論。根據(jù)許慎《說文解字》的定義,所謂轉(zhuǎn)注字應該是指那些同一部首、意義 相同、可以互相注釋的字。如“老”和“考”兩個字,都隸屬于老部,意義也相同!墩f文解字》:“老,考也!庇郑骸翱迹弦。”說明它們之間是可以互相注釋的。
嚴格來講,轉(zhuǎn)注只不過是一種“訓詁”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解釋字義,即用“互訓”的辦法比較、說明字義,并不能因此造出新字來。因此,轉(zhuǎn)注不能算作是造字之法,而是一種用字之法。
6.假借 假借也是一種用字之法。許慎給它的定義是“本無其字,依聲托事”,即借一個已有的字來表示語言中與其讀音相同或相近的詞。這種由于音同或音近而被借用來表示另外一個意義的字,就是假借字。它是借用已有的字來表示另外一個新的詞,并不能因此而產(chǎn)生一個新的字,所以也不能算是造字之法。在早期文字中,假借字的數(shù)量是不少的。因為那時所造出來的文字數(shù)量不多,要用較少的字表達語言中眾多的概念,就必須采用同音假借的辦法,以擴大字的
使用效率。如甲骨文的“自”是個象形字,其本義是指鼻子,借用來表示自己、自我的意思。又如甲骨文“來”字象麥穗形,本義指麥子,假借為來往之來。
本書定名為《常用漢字圖解》。所收六百五十二個字絕大部分都是常用字。少數(shù)字不大常用,但與同類字屬于一個系列(如鼎類的鑊),為使讀者有一個系統(tǒng)的認識,一并列出。在選字上,以象形、指事、會意字為主,亦雜有個別形聲字,主要是由早期的象形字或會意字轉(zhuǎn)變而來的形聲字。
按照科學的分類方法,我們把這六百五十二個漢字分別歸屬于人體、器具、建筑、動物、植物、天文地理等幾大類。全書按義類排列,而每一類中又將意義相關的字排列在一起。通過這樣的分類和排列,能使讀者更清晰地了解早期漢字的造字規(guī)律和特點,即所謂的“近取諸身(人體),遠取諸物(器具、建筑)”,“仰則觀象于天(天文),俯則觀法于地(地理),視鳥獸之文(動物)與地之宜(植物)”。

目錄
圓括號內(nèi)是相應的繁體字 方括號內(nèi)是相關的異體字
Thecorrespondingoriginalcomplicatedformsareenclosedinroundbracketsandtvariantformsinsquarebrackets
人體類



從(從)


眾(眾)


吊〔弔〕


隊(隊)



競(競)
仆(僕)
尸〔屍〕


尿











夾(夾)

























兒(兒)
孫(孫)

學(學)
長(畏)




頁(頁)

縣(縣)

頤(頤)
須(須)〔鬚〕
冉〔髯〕











見(見)



監(jiān)(監(jiān))
臨(臨)

聞(聞)
圣(聖)
聽(聽)
聶(聶)
聲(聲)






涎〔次〕
飲(飲)






齒(齒)
囂(囂)
訊(訊)









爭〔爭〕


斗〔鬥〕
鬧(鬧)





















達(達)









憂(憂)
夢(夢)


異〔異〕
器具類
建筑類
動物類
植物類
其他

同類熱銷圖書

書名 作者 出版社 價格 購買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國務院指示編寫,新中國第一部權(quán)威.. 中國社會科.. 商務印書館

¥95.00

¥80.70
詳情
新華字典(第11版)(雙色本) 中國社會科.. 商務印書館

¥24.90

¥19.90
詳情
新華成語詞典 商務印館辭.. 商務印書館

¥58.00

¥46.40
詳情
小學生讀書工具庫 孩子隨時隨地可請教的老師(中國教育學.. 曉號 等編.. 四川辭書出版社

¥188.00

¥110.90
詳情
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四版) 原編者王力.. 商務印書館

¥32.00

¥25.60
詳情
新華字典 第11版 大字本 本社 編 商務印書館

¥48.00

¥36.80
詳情
新華字典(第11版)(單色本) 中國社會科.. 商務印書館

¥19.90

¥15.90
詳情
新華大字典(最新修訂版·四色插圖本) 《新華大字..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

¥99.80

¥55.70
詳情
古代漢語詞典(精裝) 《古代漢語.. 商務印書館

¥108.00

¥86.00
詳情
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五版) 中國社會科.. 商務印書館

¥78.00

¥62.40
詳情
同義詞 近義詞 反義詞 組詞 造句 多音 多義字 詞典[新課標.. 說詞解字辭.. 華語教學出版社

¥29.80

¥17.80
詳情
小學生全功能字典(32開彩色版,大字體、純木漿紙印刷,保.. 秦泉 編著 外文出版社

¥60.00

¥41.40
詳情
漢語成語大全(第2版) 梅萌 主編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

¥99.80

¥71.90
詳情
小學生讀書工具庫-彩色版 (共8冊) 孩子隨時隨地可請教.. 雷莉 等主.. 四川辭書出版社

¥268.00

¥158.10
詳情
小學生筆畫部首結(jié)構(gòu)字級筆順字典(大字本) 商務國際辭..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

¥19.80

¥15.20
詳情
新華詞典(2001年修訂版 精裝)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

¥68.00

¥46.90
詳情
小學生多功能成語詞典(32開彩圖版,大字體、純木漿紙印刷.. 楊永勝 編.. 外文出版社

¥29.80

¥20.60
詳情
小學生成語詞典(彩圖版) 楊永勝,馬.. 江西教育出版社

¥22.00

¥13.00
詳情
古代漢語詞典(縮印本) 《古代漢語.. 商務印書館

¥69.90

¥55.90
詳情
現(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第2版)——教育部中小學詞典推薦,2012.. 李行健 主..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

¥83.00

¥65.40
詳情
中華成語大詞典 鄭微莉,周..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

¥99.80

¥73.30
詳情
小學生同義詞近義詞反義詞辨析詞典(32開彩色版,大字體、.. 秦泉 編著 外文出版社

¥39.80

¥26.40
詳情
新華成語詞典(縮印本) 商務印書館.. 商務印書館

¥36.00

¥25.90
詳情
新課標小學生成語詞典(四色本) 龐晨光 主.. 商務印書館國際有..

¥29.80

¥22.90
詳情
彩圖版小學生全功能字典(32開) 說詞解字辭..

¥65.00

¥38.90
詳情
頁面加載時間:0.033735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