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語文 魯賓遜漂流記
- 所屬分類:
- 作者:
(英)笛福 著,唐蔭蓀 編譯
-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ISBN:9787546308340
- 出版日期:2009-9-1
-
原價:
¥12.80元
現(xiàn)價:¥7.00元
-
本書信息由合作網(wǎng)站提供,請前往以下網(wǎng)站購買:
圖書簡介
英國作家笛福以水手賽爾科克的傳奇故事為藍本,結(jié)合自己多年來的海上經(jīng)歷和體驗,并充分運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進行文學(xué)加工,使“魯濱遜”不僅成為當時中小資產(chǎn)階級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為西方文學(xué)中第一個理想化的新興資產(chǎn)者形象。
目錄
英國小說家笛福的《魯濱遜漂流記》講述的是主人公魯濱遜漂流海島,克服困難,艱苦創(chuàng)業(yè)的傳奇故事。小說寫得真實自然,富有傳奇色彩。主人公在孤島上種莊稼,搭木屋,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生存下來,最終于1868年回到闊別28年的英國。
1632年,在約克市一個上流社會,出生了一個小男孩,他從小對航海非常癡迷,生性喜歡探險。盡管他航海的夢想遭到了父母的反對,但魯濱遜還是在他19歲那一年離開了家,開始了他航海生涯。但是他對航海的種種幻想和憧憬都被狂風巨浪沖走了,他遇上了海難。不過僥幸的是,他被巨浪沖到了一座荒無人煙的島上。在克服了最初的悲觀與絕望之后,他憑借自己頑強的毅力,與大自然展開了英勇卓絕的斗爭。他依靠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利用槍支和簡單的工具,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地過起了荒涼的野島生活。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他不僅有了自己的住所和家具,還有牧場、種植園,甚至還訓(xùn)養(yǎng)了動物。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能過上這樣的生活,是很不容易的,這完全是他憑借自己的毅力和智慧創(chuàng)造的奇跡。
魯濱遜是一個樂于幫助別人的人,他從一幫食人族手中救下一個俘虜,由于那天是星期五,所以就給他取名叫“星期五”。從那以后,“星期五”就成為他忠實的伙伴和仆人。魯濱遜還教他學(xué)會了說英語。不久,他又從食人族手中救出了幾個俘虜,和他們一起勞動,共同生活。后來,一艘英國船只經(jīng)過荒島,魯濱遜幫助船長制服了叛亂的水手,乘船離開荒島,返回英國,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魯濱遜從落難荒島到返回英國,這段時間競長達20多年。
魯濱遜這個人物是世界文學(xué)中第一個資產(chǎn)階級正面的典型形象。他出生在一個有著幸福生活的中產(chǎn)階層生活的家庭,原本他可以安逸地過完一生,可是從小便想遨游四海的念頭促使他離開了家,展開了一段人與自然作斗爭的刺激的生活。魯濱遜在荒島上度過了28年的艱苦生活,他利用一艘破船上僅存的一點點的生活資料與大自然進行頑強的斗爭。我們從安頓家園、造獨木舟的情節(jié)可以看出魯濱遜善于發(fā)現(xiàn)與利用現(xiàn)有資源的特點。而拯救“星期五”,搭救船長,降伏暴徒的事件,則刻畫了魯濱遜堅韌不拔地與大自然作斗爭的頑強精神。
這本書除了故事精彩離奇外,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魯濱遜的性格。他敢于冒險,敢于追求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生活。即使流落荒島,也絕不氣餒。在荒無人煙,缺乏最基本的生活條件的小島上,他孤身一人,克服了許許多多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以驚人的毅力頑強地活了下來。沒有房子,他自己搭建;沒有食物,他嘗試著打獵,種谷子,養(yǎng)山羊,曬野葡萄干;他還自己摸索著做桌椅,做陶器,做面包。在島上的第24年,他還搭救了一個野人,并給他取名為“星期五”。在他的教育下,“星期五”成了一個忠實的奴仆。就這樣,魯濱遜在荒島上建立了自己的物質(zhì)和精神的王國。面對人生困境,魯濱遜的所作所為,顯示了一個男子漢的堅毅性格和英雄本色,體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的創(chuàng)造精神和開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