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多項選擇題:下列每題的選項中,至少有一項是符合題意的,少選、多選、錯選,該題不得分。
1.18世紀,經濟上落后的法國在哲學和政治思想領域取得的成就,超過了當時經濟上先進的英國,這表明
A.社會意識的發(fā)展不依賴于社會經濟
B.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
C.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同經濟的發(fā)展并不是完全對應的
D.社會意識并不決定于社會存在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關系。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但是,社會意識一經產生就不是消極被動的,它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這是因為社會意識的存在和發(fā)展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是指,在它對社會存在的依賴過程中同時存在著與社會存在相脫落、相背離的性質和傾向。主要表現在:首先,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fā)展的不同步性,呈現出超前或滯后兩種情況。其次,社會意識和社會經濟在發(fā)展上具有不平衡性。從理論上說,經濟上發(fā)達的國家,其社會意識也應該是先進的,反之亦然,但事實并非如此。歷史上和現實中有些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和地區(qū),其社會意識發(fā)展水平不一定是較高的,有些經濟發(fā)展程度相對落后的國家和地區(qū)也可能在思想領域超過經濟上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題中提到的法國和英國的對比,就是很好的證明。再次,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具有歷史繼承性。
題中選項A和D都是錯誤的,都否認了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的決定作用,即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性。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BC。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6頁;《大綱解析》第47頁。
2.下列事物中,屬于歷史唯物主義“社會存在”范疇的有
A.人們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
B.人們實踐活動所利用的自然資源
C.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
D.人們實踐活動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力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社會存在”范疇。
社會存在是人類社會生活的物質方面,是人類物質生活的要素和條件的總和,主要包括人的物質生產活動以及在這一過程中所形成的生產力、生產關系,也包括人口要素和自然地理環(huán)境。要理解社會存在和人類社會的物質性,關鍵是要把握實踐和實踐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實踐,首先是生產實踐是一種客觀的物質活動,它是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是社會存在范疇的主要內容;人們的物質生產實踐要以自然界為對象,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所利用的自然資源即人化自然以及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力量即生產力,都屬于社會存在的范疇。人們在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中,生產關系體現的是人們的物質利益關系,屬于社會存在范疇;但是其中的政治關系和思想關系則是從屬的,第二位的,它們是社會存在的反映,屬于社會意識。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D。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6頁;《大綱解析》第47頁。
3.2006年9月8日,中國首次設立環(huán)境保護科普創(chuàng)新獎,彌補了行業(yè)空白。這說明中國公眾對地理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逐步提高,意識到環(huán)境對社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表現在
A.它是提供社會生產和生活資料的物質來源
B.它直接推動社會的發(fā)展,決定社會的性質
C.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保持生態(tài)平衡,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
D.它間接地制約著社會發(fā)展的速度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地理環(huán)境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地理環(huán)境,是指一定社會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與此相聯系的各種自然條件的總和,包括氣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脈、礦藏以及動植物資源等等。地理環(huán)境通過人的實踐活動成為社會存在的構成要素,對社會發(fā)展起著加速或延緩的作用。地理環(huán)境提供社會所需要的物質資料的天然來源,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之一,是社會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必要前提。由于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它的開發(fā)和利用是有限度的;同時,地理環(huán)境是由各種自然條件所組成的有機整體,它們相互聯系、相互作用,形成一個復雜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當生態(tài)系統(tǒng)保持適當平衡時,才能有利于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發(fā)展;當生態(tài)環(huán)境受到破壞時,就會造成各種危害,人類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懲罰。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C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7頁;《大綱解析》第47頁。
4.地理環(huán)境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之一,是任何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自然前提。地理環(huán)境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具體表現在
A.地理環(huán)境不能影響人的心理特點和生理變化
B.地理環(huán)境不能決定一個國家社會制度的性質
C.地理環(huán)境不能決定一個國家社會制度的更替
D.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受生產力的制約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地理環(huán)境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雖然地理環(huán)境能夠影響生產發(fā)展的速度和形式,對社會發(fā)展具有重大作用,但它不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性因素,不能決定社會的性質和社會制度的更替,起決定作用的是社會的實踐水平和經濟發(fā)展水平。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一般不是直接實現的,而是通過社會本身的生產勞動來影響社會的。因此,在生產力發(fā)展的不同階段,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是不同的,在人剛剛脫離動物界的時候,社會生產力十分低下,人類完全在盲目的自然力的控制之下,自然對社會的支配力量是極其巨大的,而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則是極其微弱的。以后隨著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的支配力量逐漸減弱,而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則逐漸加強,自然界逐漸由異己的力量變成聽從人們支配的力量,可以這樣說,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與地理環(huán)境對社會的支配力量成反比?傊,地理環(huán)境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是受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制約的。因為地理的環(huán)境的不同,人的心理特征和生理變化也會有所不同。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C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7頁;《大綱解析》第47頁。
5.馬爾薩斯認為,資本主義的對外侵略、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的悲慘生活,全然取決于“人口增長總要超過生活資料的增長”這一個“永恒的規(guī)律”的作用。馬爾薩斯這一觀點
A.把人口因素看成決定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因素
B.曲折地反映了資本主義制度下人口相對過剩的事實,卻掩蓋和歪曲了事實的本質
C.在重視人口作用的基礎上,總結出人口發(fā)展的規(guī)律
D.注意到人口增長與生活資料增長之間的關系,具有積極意義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人口決定論的觀點辨析。
人口決定論是主張人口因素對社會的存在與發(fā)展起決定作用的理論。在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早期,由于資本家的殘酷壓榨,大批工人紛紛失業(yè),出現了相對人口過剩的現象。18世紀早期法國學者杜爾閣首先提出人口多于財富,人口增長永遠超過生活資料的增長的觀點,將人口增長看作妨礙社會進步,給人自身帶來貧困和災難的主要因素。18世紀中期的英國學者馬爾薩斯進一步將資本主義社會人口相對過剩的現象絕對化,臆造出生活資料按算術級數(1、2、3、4、……)增長,人口按幾何級數(1、2、4、8、……)增長,生活資料增長的速度永遠趕不上人口的增長的“永恒的自然規(guī)律”。并把這種規(guī)律說成是勞動人民失業(yè)、饑餓和貧困的根本原因。在他看來,資本主義的對外侵略、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的悲慘生活,全然取決于這個規(guī)律。美帝國主義也曾把中國人民所進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原因歸結為中國的人口太多,以此為他們在中國的失敗尋找理由。在當代,新馬爾薩斯主義者繼續(xù)宣傳人口決定論,把第三世界國家的貧困和落后說成是這些國家和地區(qū)人口過多的結果,以此為他們的侵略和掠奪進行辯護。馬爾薩斯的人口決定論注意到了人口增長與生活資料增長之間的關系,這是具有積極意義的,但他所謂“永恒的規(guī)律”則是純粹的虛構。這個理論為資本主義的侵略和資產階級的剝削辯護,具有消極一面。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BD。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7頁;《大綱解析》第47頁。
6.人口問題是中國社會發(fā)展的諸多影響因素中的關鍵變量。從國際比較來看,如果我國長期保持現行生育政策不變,將使中國與印度在勞力資源與總撫養(yǎng)比等方面的競爭地位由顯著優(yōu)勢變成嚴重劣勢。因此,專家認為“十一五”期間是“人口政策進入特殊而關鍵的時期”。從總體上看,人口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在于
A.一定數量的人口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
B.人是社會的主體,是社會歷史活動的承擔者
C.人口能加速或延緩社會的發(fā)展
D.人口的作用受生產力和社會關系的制約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人口因素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人口因素在社會存在和發(fā)展中的作用是:(1)人口因素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這是因為,人是社會生活的主體,是社會歷史活動的承擔者,只有在一定數量的人口基礎上才能進行社會的生產。這一點,在人類社會產生的初期表現得最為明顯。人類要脫離動物狀態(tài),就必須以群的聯合力量和集體行動來彌補個體勞動力和自己能力的不足。因此,沒有足夠的人口就不能進行生產,也不能形成社會。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固然主要依賴物質資料的生產,但同時也依賴人自身的生產,人口的繁衍作為一種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力資源,其源源不斷地供給是社會發(fā)展的必要條件。(2)人口數量和質量構成因素對社會經濟和各方面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人口增長的數量和幅度與經濟增長之間的比例構成對社會發(fā)展的影響。在一個國家和地區(qū),人口的密度和增長速度是否同生產發(fā)展的狀態(tài)和需要相適應,會對生產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發(fā)展起著加速或者延緩的作用。人口因素對社會發(fā)展起重要作用,但不是決定作用。這是因為,一個社會人口數量的多少和構成如何,不能決定該社會的性質,也不是造成社會變革的根本原因。相反,一個社會的人口的多少,增長的比例要依據社會經濟發(fā)展的要求和水平才能予以合理的確定,人口的作用受生產力和社會關系的制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7頁;《大綱解析》第47頁。
7.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是人類社會的物質生活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物質要素總和。下列各項屬于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有
A.國家政權
B.生產方式
C.階級和政黨
D.地理環(huán)境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具體內容。
地理環(huán)境、人口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構成人類社會的要素,也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物質生活條件。地理環(huán)境是任何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自然前提,能夠影響生產發(fā)展的速度和形式,對社會發(fā)展具有重大作用。人口因素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人口的數量和質量構成因素對社會經濟和各方面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基礎,是人類社會這一特殊有機體的物質承擔者。任何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主要都是由這三方面組成,它們互相作用、相互制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D選項。
考生同時也要注意,在這三方面條件中,唯有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最主要的。因為只有它決定著整個社會的結構、性質和面貌,它的變化決定整個社會歷史的變化,決定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地理環(huán)境和人口條件只有通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才能對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產生作用和影響。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7頁;《大綱解析》第47頁。
8.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全部社會關系的基礎,這是因為
A.它是區(qū)分社會制度的根本標志
B.它是一切社會關系中最本質、最基本的關系
C.它是判斷各種經濟形態(tài)性質的客觀依據
D.它決定著社會關系的其他的兩個方面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地位和作用。
生產資料所有制是指人們在生產資料所有、占有、支配和使用等方面所結成的經濟關系。在生產關系中,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是最基本的、決定的方面,它構成全部生產關系的基礎。這是因為,生產資料所有制是區(qū)分社會制度的根本標志;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是一切社會關系中最本質、最基本的關系,只有生產資料所有制才能把生產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結合起來,使生產力由有可能的變成現實的;只有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性質、人和物結合的具體方式和方法,才是區(qū)分社會經濟結構或經濟形態(tài)的基本標志,即生產資料所有制是判斷各種經濟形態(tài)性質的客觀依據;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決定生產關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樣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就有什么樣的人與人的關系,就有什么樣的分配關系。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3頁;《大綱解析》第52頁。
9.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包括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生產資料的生產,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最主要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主要表現在
A.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
B.物質生產的發(fā)展決定著整個社會的性質和面貌
C.物質生產方式的變革是社會歷史變革的根本原因
D.物質生產對社會發(fā)展起著重要作用,但不是決定作用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的重要作用。
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物質基礎。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包括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和生產資料的生產,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二者構成了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物質資料生活方式的重要作用,表現在:(1)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是人類的“第一個歷史活動”,但是這些活動絕不是為了滿足個人的存在。只有唯物史觀揭示了物質生產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2)物質生產的發(fā)展決定著整個社會的性質和面貌。物質生產不僅直接地生產出人們所必需的生活資料,同時也生產出各種社會關系。物質生產構成整個社會形態(tài)的基礎,有什么樣的物質生產方式,就有什么樣的社會性質和面貌,每一個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觀念結構,歸根到底是由其特定的物質生產方式來決定的。因此,選項D是錯誤的。(3)物質生產方式的變革是社會歷史變革的根本原因。歷史從一個階段進土另一個階段,社會從舊的形態(tài)發(fā)展到新的形態(tài),其原因不應當在人們的頭腦中去尋找,而應當在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發(fā)展和變更中去尋找。社會歷史的發(fā)展,說到底是生產方式發(fā)生變革、更替的歷史。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7頁;《大綱解析》第48頁。
10.納什在《大自然的權力》中提出:“人們對自然的了解越多,就越難以接受那種認為宇宙是為人類而存在的觀點。與其說人類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說他是自然共同體的一個成員”。這說明
A.人與自然應當遵循和諧的整體發(fā)展目標
B.人與社會的發(fā)展不應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
C.必須從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去考察人與社會發(fā)展的關系
D.自然歷史的變遷永遠為人類所主宰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
納什這一觀點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的整體觀,要求人類必須普遍樹立生態(tài)意識,必須把人類與社會的發(fā)展放到一個更廣放的系統(tǒng)——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去考察,而不是人為地將自然環(huán)境作為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工具,以犧牲環(huán)境為代價獲得社會的短暫發(fā)展。在現代社會人類對自然環(huán)境的破壞及其造成的嚴重生態(tài)問題,已經成為制約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從反面證明了自然環(huán)境在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BC。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8頁;《大綱解析》第48頁。
11.馬克思曾指出:“如果說,在中世紀的黑夜之后,科學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興起,并以神奇的速度發(fā)展起來,那么,我們要再次把這個奇跡歸功于生產。”同時也認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這說明
A.從一定意義上說,生產的需要決定了科學的產生和發(fā)展
B.科學是一般的生產力
C.科學不是生產力的獨立的、直接的要素
D.科學越來越不具有獨立性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科學與生產的關系。
唯物主義關于科學與生產之間關系的論斷是認為生產決定科學,科學亦決定生產。從科學的產生和科學的發(fā)展看,是生產決定科學;從科學發(fā)揮作用的方式、科學進步對社會生活的影響看,科學又決定生產。人類生產活動一開始就孕育著科學,生產越發(fā)展,就越需要科學。“如果說,在中世紀的黑夜之后,科學以意想不到的力量一下子重新興起,并以神奇的速度發(fā)展起來,那么,我們要再次把這個奇跡歸功于生產。”生產的需要決定了科學的產生和發(fā)展,生產領域的擴大和深化決定了科學的逐漸分化。從這一意義上說,生產決定科學。在現代,科學和生產的關系出現了新的特點。科學研究已成為專門的社會活動和職業(yè),許多科學成果不再像過去那樣直接來源于生產,而是首先來自科學實驗,然后再應用于生產;科學對生產的相對獨立性增強了(D選項是錯誤的),科學中的某些領域,某些科學的研究已大大超出了現實生產的范圍,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生產的規(guī)模和方向,科學轉化為生產力的過程日益加快,并成為“第一生產力”。從這一點上看,科學又決定生產。
認為“生產力中也包括科學”,是指科學不是生產力的獨立的、直接的要素,而是知識形態(tài)的、潛在的生產力,即一般生產力,這種知識形態(tài)的生產力可以通過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轉化為直接生產力;同時,生產力的“硬件”要素即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中,就包含著科學的成分。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2頁;《大綱解析》第51頁。
12.辯證唯物主義所理解的世界的物質統(tǒng)一性,是包括人類社會歷史的物質性在內的統(tǒng)一性,這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對以往哲學的深刻革命。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類社會的物質性表現在
A.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是自然歷史進程
B.生產方式是社會發(fā)展的決定力量
C.社會基本矛盾決定著社會歷史的一般過程
D.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精神生活過程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社會的物質性。
馬克思主義哲學首先肯定世界是物質的,一切事物和現象都是在物質的基礎上統(tǒng)一起來的。物質性即客觀實在性。社會的物質性是指社會關系中的物質實體、物質力量和物質關系的統(tǒng)一體。人類社會的物質性表現在:人類社會是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自然界物質形成的演化和發(fā)展構成人類社會產生的物質前提。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構成了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決定力量,并集中體現了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生產力體現著人們改造自然的物質力量、物質交換和物質成果;生產關系是人們在物質生產中發(fā)生的“物質的社會關系”。人是社會歷史活動的主體,一切社會現象、過程都是人的實踐活動的展現,獨立于人之外的社會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8頁;《大綱解析》第48頁。
13.黨的十六大把尊重勞動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方針。勞動觀點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馬克思主義認為勞動是
A.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交換活動和能量變換過程
B.人的本質活動
C.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換其活動的社會過程
D.人的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勞動是連接自然與社會的紐帶。
首先,勞動是人類社會的本質活動。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它使人類獲得了自己的本質,把自己與其他動物從根本上區(qū)別開來。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旦人開始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的時候,這一步是由他們的肉體組織所決定的,人本身就開始把自己和動物區(qū)別開來。人們生產自己的生活資料,同時間接地生產著自己的物質生活本身。”這就是說,勞動改變了人同自然界的關系。
其次,勞動是人的生命活動的基本形式。就勞動主體而言,勞動者自身就是一種自然的存在,勞動就是人的肉體組織的運動。馬克思指出:“不管有用勞動或生產活動怎樣不同,它們都是人體的機能,而每一種這樣的機能不管內容和形式如何,實質上都是人的腦、神經、肌肉、感官等等的耗費。這是一個生理學上的真理。”
第三,勞動是人和自然之間的物質變換和能量變換過程。勞動就其最一般的性質而言是使用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它是通過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能量、信息的變換而實現的。勞動的這種性質是人類生活得以實現的永恒的基礎。同時,勞動也是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換其活動的社會過程,而且在此過程中形成了人們全部社會關系的基礎。人類勞動只有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才得以進行和開展,勞動過程是自然過程與社會過程的統(tǒng)一。隨著勞動形式的發(fā)展和多樣化,人們的社會關系也越來越豐富。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8頁;《大綱解析》第48頁。
14.馬克思指出:“任何一個民族,如果停止勞動,不用說一年,就是幾個星期,也要滅亡。”這說明
A.勞動不僅創(chuàng)造了人和人類社會,而且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
B.勞動是人們全部社會關系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
C.整個社會物質、精神生活過程不過是勞動過程的展開和深化
D.勞動是社會思想的直接現實和物質外殼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勞動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的作用。
馬克思主義創(chuàng)始人認為勞動在人和人類社會形成和發(fā)展過程中起決定作用。(1)勞動不僅創(chuàng)造了人和人類社會,而且是人類社會賴以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勞動是全部人類生活存在和發(fā)展的第一個基礎條件。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都不能不以物質資料的生產勞動為基礎。(2)勞動是人們全部社會關系形成和發(fā)展的基礎。勞動不僅生產出為人們生存和社會生活所必須的勞動產品,而且同時生產著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3)勞動是人類社會歷史的起點,在勞動這個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社會實踐中孕育著社會有機體發(fā)展的一切萌芽。錯綜復雜、豐富多彩的整個社會物質、精神生活過程,不過是勞動過程的展開和深化。馬克思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把勞動作為認識人類社會的邏輯起點,全面揭示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及其規(guī)律。勞動是人類的本質活動,它不僅改造勞動對象,同時也改造勞動者本身,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勞動是人類最基本的活動,它制約著人類的其他活動的發(fā)展。
人類的思維活動成果必須借助于語言表達出來才能在社會傳播,被社會認同,并且成為全人類的文化成果;思想也只有通過語言以感性形式展現出來,人們才能閱讀和理解,才能變成指導人們行動的實際力量,從而轉化為現實,因此,語言是思想的直接現實和物質外殼,而不是勞動。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7-68頁;《大綱解析》第47-48頁。
15.生產關系是生產力借以發(fā)展的社會形式,是人們在物質生產過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經濟關系。生產關系具客觀性的特點,表現在
A.人們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不能隨意選擇
B.生產力的狀況決定生產關系的變化發(fā)展
C.生產關系體現的是人與人之間的物質關系
D.人們不能干預生產關系的變化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生產關系的客觀性。
生產關系雖然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但它是在物質生產過程中結成的關系,是一種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關系,其性質歸根結底是由生產力決定的,人們不能離開生產力的發(fā)展狀態(tài)隨意地選擇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是一種物質利益關系,它體現了人們之間的物質經濟利益。雖然生產關系具有客觀性,人們不能隨意選擇和改變一定的生產關系,但是當生產關系嚴重阻礙生產力發(fā)展時,人們可以通過社會革命的方式推翻舊有的上層建筑,解放發(fā)展生產力,改變原有的生產關系,比如:資本主義革命推翻封建社會,建立發(fā)展資本主義生產關系,中國共產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建立發(fā)展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當生產關系部分地不適應生產力發(fā)展的要求時,人們也可以通過社會改革來變革社會生產關系,因此D選項是錯誤的。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3頁;《大綱解析》第52頁。
16.生產關系是人與人之間在生產中形成的經濟關系,是生產力存在和發(fā)展的社會形式。下列社會現象屬于生產關系范疇的有
A.勞動中主體和客體的關系
B.企業(yè)管理水平的高和低的關系
C.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
D.人們在生產中的交換關系和分配關系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生產關系的具體內涵。
馬克思從生產和再生產的運動過程把生產關系的構成區(qū)分為生產、分配、交換、消費四個環(huán)節(jié);斯大林側重從靜態(tài)構成要素把生產關系區(qū)分為: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由所有制形式所決定的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人們的相互關系和產品分配形式這三個方面。把馬克思和斯大林的劃分同一起來,可以把生產關系的構成概括為:生產資料的所有制關系;人們在生產中的社會地位和相互交換活動的關系;產品分配關系以及由它所決定的消費關系?梢婎}目中的A選項勞動中主體和客體的關系和B選項企業(yè)管理水平的高和低的關系并不屬于生產關系的范疇。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D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2頁;《大綱解析》第48頁。
17.馬克思說:“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這一命題的主要含義是
A.實踐是社會歷史的客體
B.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
C.實踐是社會關系的發(fā)源地
D.實踐構成了社會發(fā)展的動力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社會的實踐本質的內涵。
馬克思主義哲學通過對人類實踐及其在社會生活中作用的全面探討,指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在人類哲學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學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的本質。
首先,實踐是社會關系的發(fā)源地。實踐使人有目的、有意識地改造物質世界的社會性活動,實踐內在地包含三重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人與其自身意識的關系,這些關系構成了人類社會最基本的關系,即物質的社會關系和思想的社會關系,因而人類的實踐活動是社會關系的發(fā)源地。
其次,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實踐有三種基本類型,即制造物質生活資料的實踐,創(chuàng)立和改造社會關系的實踐和創(chuàng)造精神文化的實踐。這三種實踐構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即社會的物質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對象化為社會的基本結構,即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觀念結構。
再次,實踐構成了社會發(fā)展的動力。社會發(fā)展主要是社會關系的變化以及社會結構的變遷,而社會關系、社會結構是人的實踐活動的對象化和實踐得以進行的基礎,因此,社會發(fā)展的動力決不會產生于人的實踐活動之外,它只能形成于人的實踐之中。生產實踐構成了社會發(fā)展的根本動力,生產力是社會發(fā)展的最終決定力量,而生產力就是“人們的實踐能力的結果”。因此,人的物質實踐活動構成了社會發(fā)展的動力之源。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CD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9頁;《大綱解析》第48頁。
18、社會有機體異于并優(yōu)于生物有機體,同生物有機體相比,社會有機體具有如下特征:
A.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的具有自我意識的有機體
B.通過人們之間的交往活動間接形成
C.其再生和更新的內在機制是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自身生產的統(tǒng)一
D.形成于人的實踐和交往活動之中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社會有機體
社會有機體是囊括全部社會生活及其關系的總體性范疇,指人類社會是以生產方式為基礎的各種社會關系同時存在而又相互依存所構成的整體。它有三個基本特征:第一,社會有機體形成于人的實踐和交往活動之中。第二,社會有機體是一種以人為主體的具有自我意識的有機體。第三,社會有機體再生和更新的內在機制是物質生產、精神生產和人自身生產的統(tǒng)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CD。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0頁;《大綱解析》第49頁。
19.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和非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的區(qū)別在于
A.前者具有階級性,后者不具有階級性
B.前者只反映社會現象,后者只反映自然現象
C.前者直接反映經濟基礎,后者不直接反映經濟基礎
D.前者具有穩(wěn)定的形式,后者沒有穩(wěn)定的形式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和非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的區(qū)別。
社會意識根據不同社會經濟基礎關系,可以分為兩大類: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通常稱為意識形態(tài),包括哲學觀念、藝術思想、道德觀念、政治法律思想、宗教觀念、經濟主張等;不屬于上層建筑的社會意識形式,即社會意識形式中的非意識形態(tài)部分,它包括自然科學、思維科學以及一些社會科學。意識形態(tài)和非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區(qū)別在于:社會意識形態(tài)諸形式是社會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的直接反映,是人們的社會價值觀念體系,具有階級性。非意識形態(tài)的社會意識,特別是其中的自然科學,直接同社會生產力相聯系,不直接反映社會經濟基礎和政治制度,不同于價值觀念體系,它是以發(fā)現真理、創(chuàng)造知識為內容的社會意識形式,不具有階級性。在社會意識諸形式中,意識形態(tài)與非意識形態(tài)的關系,是評價與知識、價值與真理的關系在社會意識領域的表現。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3頁;《大綱解析》第53頁。
20.上層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的經濟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態(tài)以及與其相適應的政治法律制度及設施。下列關于上層建筑的理解正確的是
A.上層建筑由政治上層建筑和思想或觀念上層建筑組成
B.政治上層建筑是意識、思想的“物質的附屬物”
C.政治上層建筑和思想上層建筑相互聯系和相互制約的
D.政治上層建筑是觀念上層建筑的前提和基礎
[命題分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上層建筑內涵的理解。
上層建筑可分為政治上層建筑和思想或觀念上層建筑。政治上層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經濟基礎之上國家政權、政治法律制度和設施,主要包括政黨、政府機關、軍隊、警察、法庭、監(jiān)獄等實體性要素以及政治的組織形式、立法、司法、憲法、規(guī)章等制度性要素。其中,國家政權是政治上層建筑的核心。政治上層建筑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政治上層建筑雖然是通過人們的意識而形成的,但卻不同于意識,它是意識、思想的“物質的附屬物”。從其歸根到底由經濟關系決定并且總是一定的思想意圖的貫徹來說,它是通過人的思想而建立起來的社會關系,因而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思想或觀念上層建筑則是指適應經濟基礎的社會心理、社會意識形式等。思想或觀念的上層建筑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宗教、文學藝術、哲學、經濟主張等意識形態(tài),它以理論思維和形象思維的觀念形式反映社會存在,并發(fā)揮對經濟基礎的維護作用。政治上層建筑和思想上層建筑是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3頁;《大綱解析》
21.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關系問題是歷史觀的基本問題,歷史唯物主義把社會意識理解為
A.社會精神生活的總和
B.社會存在的反映
C.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的統(tǒng)一
D.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的統(tǒng)一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歷史唯物主義關于社會意識涵義的理解。
人類從事物質生產來滿足自己的物質需要,但同時也從事精神生產來滿足自己精神層面的需要。社會意識作為社會生活的精神方面,指全部社會精神現象的總和。包括社會的政治法律意識、科學、哲學、宗教、道德、文學藝術等意識形式以及風俗、習慣等社會心理現象。因此,社會意識是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形式的統(tǒng)一。
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是兩個相關的哲學范疇。社會意識是社會存在的反映。馬克思說:“意識在任何時候都只能是被意識到了的存在,而人們的存在就是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
個體意識,即社會成員的個人意識,它是個人的社會經歷、生活條件和社會地位的反映。個體意識包括個人的自我意識和個人的社會意識。個體意識的形成和發(fā)展受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政治生活條件、個人所屬的階級生活條件以及家庭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具有豐富多樣的個性。群體意識是一定數量的社會成員個人所結成的群體的共同意識,它是群體對他們所處的共同的物質生活條件的反映。個體意識和群體意識既相互區(qū)別,又緊密聯系,二者統(tǒng)一于社會意識。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D。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5頁;《大綱解析》第54頁。
22.在《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印發(fā)兩周年之際,經黨中央同意,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決定,從2006年開始,將《綱要》印發(fā)的9月20日定為“公民道德宣傳日”。這是因為社會公德是
A.具有法定約束力的行為規(guī)范B.最起碼的公共生活準則
C.個人道德修養(yǎng)的起點D.協(xié)調階級關系的基本原則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馬克思主義的道德觀。
提倡遵守社會公德是當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個重要課題,也是社會輿論十分關注的熱點問題。道德是社會人際關系的準則和倫理原則,是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guī)范的總和。道德的基本特點是:它是一種依靠社會輿論、人們的信念、習慣、傳統(tǒng)和教育發(fā)揮作用的精神力量;社會公德是最起碼的公共生活準則。此外,道德與社會經濟基礎聯系比較密切,能夠比較直接反映和作用于社會的經濟基礎。在階級社會中,道德都是一定階級的道德,具有比較鮮明的階級性。在社會中占據統(tǒng)治地位的道德,只能是在經濟上占據支配地位的階級的道德。道德是一個歷史的范疇,在歷史的不時階段有著不同的道德要求和道德標準,決不存在適用于一切時代的永恒的道德。道德又具有歷史繼承性,任何道德觀念都與以往的道德觀念存在著一定的繼承關系。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C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8頁;《大綱解析》第56頁。
23.社會意識是指社會精神生活的過程和一切因素的總和,它的一般特點是
A.階級性
B.客觀性
C.相對獨立性
D.對社會存在的依賴性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社會意識的特點。
在階級社會里,各階級在經濟地位上的差別,必然在意識領域中表現出來,形成不同的思想情感、愿望要求、風尚習慣和道德觀念。但是,社會意識本身有它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發(fā)展規(guī)律,具有相對的獨立性,表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具有歷史繼承性,每個時代的社會意識主要反映該時代的社會存在,同時又保留著過去的以往社會存在的某些材料;其次,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社會意識反映社會存在受到各種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往往超前或落后于社會存在的發(fā)展,與社會存在的發(fā)展保持動態(tài)的對應關系。因此,社會意識的狀況不能機械地用社會存在特別是經濟發(fā)展水平來解釋。但是社會意識的“獨立”只具有相對的性質,歸根結底,社會意識根源于社會存在,受社會存在的決定和制約,對社會存在具有依賴性。階級是一個歷史的范疇,階級不會永遠存在下去,在生產力高度發(fā)達的條件下,它將歸于消滅,但是在生產力高度發(fā)達的時代社會意識依舊存在,因此不能說社會意識具有階級性。社會意識是社會精神生活的過程和一切因素的總和,并不具有客觀性。本題的正確答案是CD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6頁;《大綱解析》第54頁。
24.社會意識一經產生就不是被動的,它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這是因為社會意識的存在和發(fā)展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社會意識的獨立性表現為
A.社會意識的發(fā)展變化同社會存在的變化不完全同步性
B.社會意識脫離社會存在獨立發(fā)展
C.社會意識和經濟發(fā)展的不平衡性
D.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具有歷史繼承性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但是,社會意識一經產生就不是消極被動的,它對社會存在具有反作用。這是因為社會意識的存在和發(fā)展具有相對獨立性。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表現在:(1)社會意識與社會存在發(fā)展的不同步性。社會意識隨著社會存在的變化而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具有不完全同步性,呈現為或超前或滯后的兩種情況。(2)社會意識和社會經濟在發(fā)展上具有不平衡性。從理論上說,經濟上發(fā)達的國家,其社會意識也應該是先進的,反之亦然,但事實上并非如此。歷史上和現實中有些經濟發(fā)展水平較高的國家和地區(qū),其社會意識發(fā)展水平不一定是較高的,有些經濟發(fā)展程度相對落后的國家和地區(qū),又可能在思想領域超過經濟上發(fā)達的國家和地區(qū)。(3)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具有歷史繼承性。每一歷史時期的社會意識及其形式,都同它以前的成果有著繼承關系。一定歷史發(fā)展階段上的社會意識,主要是反映現實的社會存在的水平,同時還保持著歷史上形成的反映過去存在狀況的思想材料,它們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每一個新時代的社會意識除了反映該時代的社會存在之外,還要繼承歷史先輩們留下的精神文化成果,并根據自己時代的社會存在的要求,去改造和利用優(yōu)秀的思想材料創(chuàng)造性地加以發(fā)展,實現正確反映和服務于自己時代的社會存在。選項B夸大了社會意識的獨立性,否認了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依賴性,是錯誤的觀點。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CD。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6頁;《大綱解析》第54頁。
25.“‘文明的沖突’立論的基礎基于這樣一個判斷,即文化多元性將是全球一個持續(xù)存在的特點,然而它的根源仍在于西方與世界其余各地相抗衡這樣一個過時的觀念。它的前提是只有西方式的地方知識才是可以普遍化的,為西方特殊論辯護”。這一觀點
A.堅持文明的多樣性構成人類社會發(fā)展的動力
B.看到西方提倡的“文明的沖突”的實質
C.主張用“文化的融合”取代“文明的沖突”
D.承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現實,堅持尊重各國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文化的多樣性以及對待不同文化的態(tài)度。
題干引自杜維明《多種現代化:東亞現代化涵義初步探討》,是他針對以薩繆爾·亨廷頓為首的西方價值中心論者提出的正確觀點。薩繆爾·亨廷頓認為隨著蘇聯的解體、社會主義陣營的不復存在,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的對壘從此以后不再是未來世界沖突的主題。所以在這個基礎上,他認為在21世紀世界沖突的主題將不再是政治,尤其不再是政治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沖突,而是文明的沖突。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里提出的很多觀點具有西方中心主義的色彩,比如說,他在《文明的沖突》一再提醒西方各國,尤其提出歐洲的各國要和美國加強團結、加強聯合,共同防止東方可能出現的伊斯蘭教以及我國儒家倫理思想,可能出現的對西方的威脅。因此,杜維明批評“它的根源仍在于西方與世界其余各地相抗衡這樣一個過時的觀念”,指出了這一思想的實質。
在人類社會,由于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和不同的社會實踐內容,形成了人類不同的文明形式,這種文明的多樣性也構成了社會發(fā)展的動力。不同的文明形式,意味著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認識結果和不同的價值觀念。經濟全球化進程,把文化、文明的交流帶到了世界各地。各個國家為了爭取自己的經濟利益,吸引其他國家的注意,加強與其他國家的交往,必然有一個讓具有不同文化的國家認識、了解本國文化的過程,也就是讓自己的文化走向世界的過程。然而,由于各國文化總是特定歷史的產物,特別是特定經濟、政治的產物,不同的文化往往體現著不同的價值觀,代表著不同的利益。因此,在世界文化交往中,各種文明形式又不可避免地發(fā)生沖突。
杜維明的這一觀點,承認文明沖出的存在合理性,但沒有提出要用“文化的融合”取代“文明的沖突”,選項C是錯誤的。不能因為各種文化之間存在沖突,而認為文化之間存在著優(yōu)劣,也不應把一個民族或國家的價值文化強加給不同的民族或國家。而應該承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現實,堅持尊重各國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D。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7頁;《大綱解析》第55頁。
26.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因此,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必須以發(fā)展自然科學為重。這一觀點的錯誤之處在于
A.認為自然科學在社會和經濟發(fā)展中發(fā)揮比人文社會科學更為重要的作用
B.認為先進文化反映著社會先進生產力的要求
C.認為衡量文化是否先進的標準就是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解放和發(fā)展
D.忽視了人文社會科學也是推動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先進文化與自然科學、人文社會科學的建設。
所謂先進文化,就是指反映社會先進生產力發(fā)展要求的、符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代表未來發(fā)展方向和有利于社會進步的文化。題目中的這一觀點顯然認識到了先進文化是對社會先進生產力要求的文化。衡量文化是否先進的標準是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的解放和發(fā)展,是否有利于社會的全面進步,是否有利于人自身的解放和發(fā)展。
在堅持發(fā)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過程中,我們同時要認識到人文社會科學和科學技術一樣,在社會發(fā)展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人類社會的進步,離不開對自然的認識,同時也離不開對社會的認識?茖W當然包括社會科學,人文社會科學是人類對社會、對人類自身、對人類文明發(fā)展深入認識的知識體系。江澤民同志指出,哲學社會科學,使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動歷史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因此,必須堅持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并重,充分發(fā)揮人文社會科學在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CD。選項B是這一觀點的正確之處,因此不選。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7頁;《大綱解析》第55頁。
27.在文化對一個國家存在和發(fā)展的作用問題上,有一種說法:“欲滅一國,先滅其文化”。對這種說法分析恰當的是
A.強調了文化對一個國家生存、發(fā)展的重大作用的正確觀點
B.一定程度上強調了如果一個國家和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國將不國
C.否認社會存在的決定作用的錯誤觀點
D.將文化的重要作用夸大為“文化決定論”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文化的本質與作用。
馬克思主義高度重視文化在國家存在和發(fā)展中的作用,認為文化具有維護和鞏固社會制度、調控并保持其正常運轉的功能;對一個民族而言,文化集中表現為建構民族心理、塑造民族性格、形成民族傳統(tǒng)。因此,從另一個角度講,如果一個民族失去其特有的文化,那就失去了其維系的紐帶,即“國將不國”。
文化在本質上屬于社會的觀念結構。從廣義來說,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chuàng)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與自然相對應。從本題命題所及來看,“文化”概念并不涉及與自然相對應這一層面。因此應該從狹義上來理解本題中的文化概念,即指包括人們的風俗習慣、行為規(guī)范以及各種意識形態(tài)在內的復合體。毛澤東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在觀念上的反映”,因此,從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些馬克思主義哲學基本原理出發(fā),“欲滅一國,先滅其文化”這一命題在一定程度上又存在著夸大文化作用的“文化決定論”的傾向。文化的社會作用屬于社會觀念形態(tài),具有相對獨立性,因此,“一定形態(tài)的政治和經濟是首先決定那一定形態(tài)的文化的;然后,那一定形態(tài)的文化才給予影響和作用于一定形態(tài)的政治和經濟”。本題的正確答案選BCD。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7頁;《大綱解析》第55頁。
28.費孝通認為:“社會在自然的演化中是繼生物世界而出現的一個新的,但同樣是實在的世界。”對這句話分析正確的是
A.社會的發(fā)展不同于自然界的發(fā)展
B.人類史與自然史在深層次上具有相似性
C.社會的發(fā)展與自然一樣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
D.以社會發(fā)展的客觀性性代替了社會主體的能動性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社會發(fā)展的客觀性。
社會是人的社會,社會歷史是人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社會規(guī)律是人們活動的規(guī)律,這都表明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不同于自然界的發(fā)展。費孝通這句話的深刻性在于它透過人類史與自然史的表層相異之處,揭示出二者在深層次上的相似之處,把社會歷史理解為自然歷史過程,指明人類社會雖然具有和自然界不同的特點,但本質上又是同自然界一樣是一個物質體系,其發(fā)展是一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合乎規(guī)律的客觀過程。這是從實踐出發(fā)考察社會生活所得出的必然結論,是對人類社會歷史過程及其本質的高度的科學概括。這一觀點的意義是:它把人們對社會歷史的認識奠定在科學的基礎之上,使人們有可能以自然科學的精確眼光來考察社會歷史。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BC。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9頁;《大綱解析》第49頁。
29.文化與文明是密切聯系而又區(qū)別的兩個范疇。二者的關系表現在
A.文化與自然相比較,文明與愚昧無知相對立
B.文明是指人類活動的成果,文化包括人類活動的過程、方式和手段
C.文明是指人類活動的積極成果,文化包括人類活動的一切成果
D.文化的進步和文明的水平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文化與文明的關系。
文化與文明是兩個密切聯系而又有區(qū)別的范疇。文化作為社會歷史范疇,是與自然比較而言的。文化越發(fā)展,表明人類的發(fā)展越是依賴于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文化世界。文明是同野蠻、無知和愚昧相對立的,它標志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程度和開化狀態(tài)。另外,文明主要指人類活動的結果,而文化則包括人類活動的整個過程以及活動方式、活動手段;文明一般專指人類活動的積極成果,而文化則包括人類活動的一切成果,其中既有積極成果,也有消極成果。但是,文化與文明又不可分割地聯系著。文明正是文化中進步、積極、合理的成分的總和;一個社會的文化進步程度越高,社會文明的發(fā)展水平也就越高,文化的進步和文明的水平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ABCD選項。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8頁;《大綱解析》第56頁。
30.社會結構是指社會要素之間相互關系的方式,其內容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的總和。社會結構主要包括
A.社會的階級結構
B.社會的經濟結構
C.社會的政治結構
D.社會的文化結構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社會結構的組成。
任何一個社會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在結構,從根本上說,從事實踐活動的人是社會的主體,作為一種組織方式和聯系網絡,社會結構的基本內容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人類實踐活動的對象化構成社會結構;從總體上看,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法律設施、政治法律規(guī)律制度及其相互關聯方式構成社會的政治結構;各種觀念形態(tài)的連接方式構成社會的文化結構。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文化結構的有機結合構成了社會的基本結構。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結構是整個的社會結構賴于存在的基礎,政治結構是社會結構的中介,而文化結構處在社會結構的上層,這些子結構本身還包括許多更小的結構。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BC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1頁;《大綱解析》第50頁。
31.國體是指社會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政體是指國家政權的構成形式。國體和政體的關系表現在
A.國體和政體處于同樣重要的地位
B.國體決定政體,要求政體適應和服務于國體,政體對國體具有反作用,影響國體的鞏固和發(fā)展
C.政體決定國體,國體為政體服務
D.同一國體可以采取不同的政體形式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國體與政體的關系。
國家有不同的類型和形式。國家的類型是按照國體來劃分的。國體是指社會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它表明國家政權掌握在什么階級手里,哪個階級是統(tǒng)治階級,哪個階級是被統(tǒng)治階級。它體現國家的階級本質,決定了國家的類型。歷史上曾經出現過奴隸制國家、封建制國家、資本主義國家和社會主義國家等不同類型的國家。政體是指國家政權的構成形式,即統(tǒng)治階級采取何種形式去實現自己的統(tǒng)治。國體和政體的關系是:國體決定政體,政體體現國體并為國體服務;同一國體可以采取不同的政體。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D。
[教材鏈接]該相關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74頁;《大綱解析》第53頁。
32.英國歷史哲學家柯林武德在其《歷史的觀念》的史學著作中指出:“對于歷史學家來說,所要發(fā)現的對象,并不是單純事件,而是其中所表現的思想。發(fā)現了那種思想也就是理解了那種思想”,因此,“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這種觀點
A.肯定了思想因素在社會歷史發(fā)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B.否定了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資料生產發(fā)展的歷史
C.否定了社會歷史是由人民群眾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的歷史
D.否定了社會歷史在階級社會是階級斗爭的歷史
[命題分析]本題考核的知識點是:歷史觀的具體觀點辨析。
歷史是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思想因素在歷史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人類歷史包含思想史,研究思想史對于深入認識人類歷史及其發(fā)展有重要意義。根據唯物史觀的觀點,歷史是人的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歷史首先是物質資料生產發(fā)展的歷史,是人民群眾實踐活動的歷史,在階級社會中是階級斗爭的歷史。思想因素在社會發(fā)展中雖然有一定的作用,但把一切歷史歸結為思想史的觀點,片面地夸大了思想因素的作用,本質上是唯心史觀。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是ABCD選項。
[教材鏈接]該知識點在《應試精華》第66頁;《大綱解析》第47頁。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