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12年考研政治考試已經(jīng)塵埃落定,,考研政治考察學科的范圍進行了更加靈活的調整,具有深刻的里程碑意義。
我們跨考統(tǒng)計出2012年考研政治試卷中有85分的試題和跨考學員平時訓練的習題的考點內容及形式完全相同(其中有八道選擇題為原題,4道分析題幾乎完全相同),跨考學員也反映,看到試題就想起老師常講的那些考點,上了考場才切實感受到跨考輔導對考研所起到的巨大幫助。在此提醒2013屆學員一定要在學習上與老師配合好,嚴格執(zhí)行教研室學習規(guī)劃。
從2012年考研政治真題變化可以看出,考研政治命題越來越側重于考查考生的理論結合實際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比較和分析有關社會現(xiàn)象和實際問題。面對這樣的改革,如何在2013年考研政治中獲取高分,跨考輔導專家們?yōu)榭忌鷾蕚淞丝佳姓稳俚乃捻椈驹瓌t。
一、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為基礎
從試卷中可以看到,突破政治理論得高分的兩大障礙或難點:一是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不易理解;二是主觀性試題的50分不能得高分(即40分以上)。許多考生認為政治考試最難的是不定項選擇題,主觀性試題不難,這種看法是不準確的。不定項選擇題并非都難,其實難就難在哲學、政治經(jīng)濟學的試題。因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理論內容的內涵小、外延大,試題靈活多變,綜合性很強,重點考查理解和運用而不只是記憶。對此,考生只靠死記硬背是不行的,一定要學懂、真懂、綜合地懂,并通過一定題量的練習來搞懂。主觀性試題似乎是都能做,但得高分就困難了,問題在于理論沒有綜合掌握,缺少正確的答題方法,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錯誤。
二、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思想為指導和中心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是新世紀新階段全黨全國人民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根本方針?荚嚧缶V今年來最大變化就是采取“一門為主多門滲透”的方法,在考試內容中全面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重要思想。因此,凡是考試科目中直接和間接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相關的內容都要予以高度重視。
三、在全面復習的基礎上掌握重點
考研政治考試大綱中的分布特點就是簡化內容、突出重點。什么是復習考試的重點?一是所考課程中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二是近年來黨中央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在這兩方面中要特別重視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相關的基本理論。
四、以找、懂、記、練、會考試點為復習方法
對依據(jù)考試大綱編寫的教材,首先要找出考試點,將其分為一般、重要、最重要3個層次。其次,要懂考試點。就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念而言,需要弄懂5個問題:概念劃分的依據(jù);概念的含義;對應概念的區(qū)別;與對應概念的聯(lián)系;相對應概念的區(qū)別、聯(lián)系的意義。就毛澤東思想概論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觀點而言,需要弄懂三個問題:觀點的內容;觀點的理論依據(jù)和客觀依據(jù);觀點的理論、政治和實踐意義。第三,要記考試點。采取分課程、分部分、分層次、按順序進行識記和熟記的方法。識記是懂得基礎上的記憶,熟記就是反復地進行記憶。在記憶過程中將要記憶的內容分解為幾點,對每點找出關鍵詞。第四,要練考試點。在基礎階段主要是練習體現(xiàn)基本理論的選擇題和已考的選擇題,對已考的主觀性試題可以只看不練,學習答題的思路和方法。在運用和總結階段,要全面練習模擬試題,特別是要認真對待體現(xiàn)典型性、技巧性、綜合性、預測性的試題。第五,要會考試點,這是最終的目標。找、懂、記、練、會考試點,既相區(qū)別,又有邏輯上的密切聯(lián)系。找是前提,懂是基礎,記是關鍵,練是手段,會是目的,缺一不可,這樣得高分才有保證。
總的來說,政治理論要想取得高分,就得以上面四個基本點為中心,掌握正確的復習方法,扎實學習,一定會取得很好的成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