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深圳大學2019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大綱、參考書目
(初試科目只提供考試大綱,復試科目只提供參考書目)
命題學院/部門(蓋章):應用技術學院
考試科目代碼及名稱:[945]大學物理
說明:
一、考試的基本要求
本考試大綱適用于報考深圳大學應用技術學院光學工程專業(yè)的專業(yè)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洞髮W物理》是為招收專業(yè)碩士生而設置的考試科目之一,面向本專業(yè)或相關、接近的本科畢業(yè)生考生參加選拔性考試,主要目的是考查考生對《大學物理》熱學、電磁學和波動光學三部分中各項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詳細內(nèi)容及具體說明見本大綱的第二部分。
對各部分知識內(nèi)容要求掌握的程度,可分兩個層面:第一層面為“了解”和“理解”;第二層面為“掌握”。其中“了解”和“理解”的含義為:對所列知識要知道其內(nèi)容和含義,并能在有關問題中識別和直接使用。而“掌握”的含義為:對所列知識除了要理解其確切含義及與其他知識的聯(lián)系外,還能夠在實際問題的分析、綜合、推理和判斷等過程中運用。
要求考生理解和掌握電磁學和波動光學中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方法,具有一定的推理、分析綜合能力和較強的應用數(shù)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
二、考試內(nèi)容和考試要求
電磁學部分
1. 靜電場
(1)庫侖定律 電場強度 電通量 高斯定理
理解庫侖定律、電場強度的概念。了解電力線的性質(zhì),理解電場強度通量的概念和高斯定理,掌握用高斯定理求解有特定對稱性的電荷分布的電場。
(2)靜電場的環(huán)路定理 電勢
理解靜電場的環(huán)路定理和靜電場的保守性及電勢的概念、電勢疊加原理,掌握用場強積分法和電勢疊加法計算簡單電荷分布的電勢。
(3)導體靜電平衡 平衡時導體上電荷分布
了解導體靜電平衡的條件和靜電平衡時導體上電荷分布的一般規(guī)律。
2.穩(wěn)恒磁場
(1)磁場 磁感應強度
了解磁感應強度的定義,掌握用畢-薩定律求解簡單載流體的磁場,了解運動電荷的磁場、磁感線、磁通量、磁高斯定理,掌握磁通量的計算。
(2)安培環(huán)路定理 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 洛侖茲力
理解安培環(huán)路定理,掌握用安培環(huán)路定理求具有特定對稱性的載流體產(chǎn)生的磁場,理解運動電荷的磁場和洛侖茲力公式,掌握帶電粒子在電場和磁場中的運動的規(guī)律。
(3)磁場對載流導線的作用
了解安培定律、載流線圈的磁矩,掌握用安培定律計算簡單幾何形狀載流導體在磁場中所受的力。
(4)磁介質(zhì) 磁化強度
了解磁介質(zhì)的磁化、三種磁介質(zhì)的相對磁導率、鐵磁質(zhì)的磁化曲線、磁滯回線、磁疇。
3. 電磁感應 交變電磁場
(1)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楞次定律 動生電動勢
了解電磁感應現(xiàn)象、掌握用 計算感應電動勢,了解產(chǎn)生動生電動勢的原因,掌握計算簡單情況下的動生電動勢的方法。
(2)感生電動勢 感生電場
了解感生電場與靜電場的區(qū)別,理解簡單情況下的感生電動勢和感生電場。
(3)互感 自感 磁場的能量
了解自感和互感系數(shù)的定義,了解計算自感系數(shù)及磁場能量的方法。
波動光學部分
1.光的干涉
(1)掌握光程的物理意義,光程、光程差的計算及光程差與相位差的關系。
(2)掌握分波陣面獲得兩相干光的方法、半波損失、楊氏雙縫干涉明、暗紋的條件和位置。
(3)分振幅干涉
掌握薄膜干涉(包括等傾干涉和等厚干涉、牛頓環(huán))的特點。掌握明、暗紋產(chǎn)生條件及分布規(guī)律,邁克耳遜干涉儀的結構原理等。
2.光的衍射
(1)掌握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單縫衍射的實驗裝置,掌握半波帶,單縫衍射的明、暗紋條件及位置。
(2)了解圓孔衍射,艾里斑。
(3)衍射光柵
掌握光柵方程的物理意義及光柵衍射條紋缺級現(xiàn)象,掌握光柵衍射光譜的特點、了解晶體對X射線衍射。
3. 光的偏振
(1) 五種偏振態(tài),馬呂斯定律
掌握線偏振光的獲得和檢驗, 理解和掌握馬呂斯定律、布儒斯特定律
(2)了解光的雙折射現(xiàn)象 、橢圓和圓偏振光,掌握偏振光干涉
(3)掌握 幾種偏振器件,1/2波片和1/4波片
三、考試的基本題型
閉卷、筆試,考試時間為180分鐘。試卷滿分為150分。試卷中電磁學和波動光學知識各占50%。試卷全部為非選擇性,只有計算題、簡答題的題型。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