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考研政治要記憶很多零散的內容,特別是一些重要的瑣碎知識點,往往容易讓人忽略。利用好日常的片段時間,加強對這些知識點的記憶,沒準兒就是考場上你致勝的關鍵。小編搜羅了政治史綱的20個最易考的知識點,希望大家能在平時多加溫習,牢牢記住。
●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經驗
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經驗:第一,人民的團結是力量源泉;第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精神動力;第三,提高綜合國力是基本保證;第四,中國人愛好和平,反對戰(zhàn)爭,但不懼怕戰(zhàn)爭;第五,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才能捍衛(wèi)自己生存的權利。
●《五四指示》的基本內容
《五四指示》的基本內容:要堅決地支持和引導廣大農民群眾,采取各種適當方法,使地主階級剝削農民而占有的土地轉移到農民手中;用一切方法吸收中農參加運動,絕不可侵犯中農土地;一般不變動富農土地,對富農和地主有所區(qū)別;不可將農村中反對封建地主階級的方法,運用于城市中反對工商業(yè)資產階級的斗爭。
尤其注意對待地主、資本家、中農、富農的態(tài)度,及前后的變化
●《五四指示》的意義
《五四指示》將黨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實行的減租減息政策改變?yōu)閷崿F(xiàn)“耕者有其田”的政策。這一政策的提出,標志著解放區(qū)在農民土地問題上,開始由抗日戰(zhàn)爭時期的削弱封建剝削,向變革封建土地關系、廢除封建剝削制度的過渡。
注意關鍵詞:“削弱”和“廢除”的區(qū)別。
●土地制度改革的意義
土地制度改革的意義:第一,廣大農民分得土地并在政治上獲得翻身以后,其政治覺悟和組織程度空前提高,農村生產力得到解放,工農聯(lián)盟進一步鞏固和加強;第二,土地制度改革,是從根本上摧毀中國封建制度根基的社會大變革。
●資產主義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一是地主階級和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他們是反動勢力(有時稱頑固勢力)、民主革命的對象。主張繼續(xù)實行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軍事獨裁統(tǒng)治,使中國繼續(xù)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
二是民族資產階級。他們是中間勢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主張是建立一個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共和國,以便使資本主義得到自由的和充分的發(fā)展,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社會。
三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他們是進步勢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主張,中國人民應當在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下,首先進行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便建立一個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即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并且經過這個人民共和國,逐步到達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第二種方案行不通的原因
首先,從民族資產階級自身來看,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特點決定了民族資產階級沒有勇氣和能力去領導人民進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爭,不能為資產階級共和國掃清障礙。
其次,從當時中國所處的時代條件來看,帝國主義列強不可能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富強的資本主義國家。
最后,從中國的革命形勢來看,國民黨當局不允許任何阻止其一黨專政的力量存在。
●七屆二中全會
七屆二中全會:①提出了迅速奪取全國勝利的方針有天津式、北平式、綏遠式3種。②提出了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xiāng)村轉移到城市。③指出了中國由農業(yè)國轉變?yōu)楣I(yè)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yōu)樯鐣髁x社會的總任務和主要途徑。④提出了“兩個務必”的思想,即“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xù)地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習近平說,毛澤東同志當年提出的“兩個務必”,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治亂規(guī)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卓絕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xiàn)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
●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和經驗
中國革命勝利的原因:第一,中國革命的發(fā)生,有著深刻的社會根源和雄厚的群眾基礎。第二,中國革命之所以能夠走上勝利發(fā)展的道路,是由于有了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三,中國革命之所以能夠贏得勝利,同國際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的支持也是分不開的。
中國革命勝利的經驗可以概括為三大法寶:統(tǒng)一戰(zhàn)線、武裝斗爭、黨的建設。
統(tǒng)一戰(zhàn)線中存在著兩個聯(lián)盟:主要依靠勞動者的聯(lián)盟,即工人、農民和城市小資產階級的聯(lián)盟;建立和擴大勞動者與非勞動者的聯(lián)盟,主要是勞動者與民族資產階級的聯(lián)盟。鞏固和擴大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關鍵,是堅持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權。
奪取領導權的條件:必須率領同盟者向共同的敵人作堅決的斗爭并取得勝利;必須對被領導者給以物質福利,至少不損害其利益,同時對被領導者給以政治教育;必須對同工人階級爭奪領導權的資產階級采取又聯(lián)合、又斗爭的政策。
●新中國成立的意義
第一,帝國主義列強壓迫中國、奴役中國人民的歷史從此結束,中華民族一洗近百年來蒙受的屈辱,開始以嶄新的姿態(tài)自立于世界的民族之林。第二,本國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統(tǒng)治的歷史從此結束,長期以來受盡壓迫和欺凌的廣大中國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第一次成為新社會、新國家的主人。第三,軍閥割據(jù)、戰(zhàn)亂頻仍、匪患不斷的歷史從此結束,國家基本統(tǒng)一,民族團結,社會政治局面趨向穩(wěn)定,各族人民開始過上安居樂業(yè)的生活。第四,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fā)展方向,為實現(xiàn)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創(chuàng)造了條件。第五,中國共產黨成為全國范圍內的執(zhí)政黨。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取得基本的勝利,標志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結束和新民主主義社會在全國范圍內的建立。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第一項歷史任務,即求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任務基本完成了;這就為實現(xiàn)第二項歷史任務,即實現(xiàn)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創(chuàng)造了前提,開辟了道路。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新中國成立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基本勝利,但社會主義革命才剛剛開始。
●三種基本的階級力量之間的矛盾
三種基本的經濟成分及與之相應的三種基本的階級力量(工人階級、農民及其他小資產階級、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就集中地表現(xiàn)為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矛盾、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矛盾。
新中國成立后,國情不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而是“新民主主義社會”,相應地主要矛盾也就變成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的矛盾”,相應地主要任務也就變成了“反對資產階級,消滅私有制”,這也就是我們剛剛提到的“社會主義革命”了。
●近現(xiàn)代中國的國情比較
|
國情
|
主要矛盾
|
主要任務
|
道路
|
近代中國
|
兩半社會
|
帝國主義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
|
反帝反封建
|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
|
過渡時期
|
新民主主義社會
|
主要是工人與資本家的矛盾
|
反資本主義
|
合作化道路
|
現(xiàn)代中國
|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
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
|
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
●推進“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
中共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zhàn)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今后一個時期奮斗的戰(zhàn)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三大戰(zhàn)略舉措。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兩者是“姊妹篇”,有如鳥之兩冀、車之雙輪;而全面從嚴治黨,則是為了鍛造我們事業(yè)的更加堅強的領導核心。“四個全面”是我們黨治國理政與時俱進的新創(chuàng)造、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合的新飛躍。
(1)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14年6月5日他指出,中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第一次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定位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2)全面深化改革。面對新形勢新任務,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必須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勾畫了到2020年全面深化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全會強調,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
(3)全面推進依法治國。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闡述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大意義、指導思想、總目標、基本原則。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核心要義。決定提出,必須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加強憲法實施,建議將每年12月4日定為國家憲法日。
(4)全面從嚴治黨。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堅持按照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方針,全面加強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反腐倡廉和制度建設,開創(chuàng)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局面。2014年3月,習近平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期間提出,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樹立和發(fā)揚“三嚴三實”,即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又謀事要實、創(chuàng)業(yè)要實、做人要實。2015年4月,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陸續(xù)展開。
●鄧小平南方談話
1992年,以鄧小平南方談話和中共十四大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進入從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新階段。
南方談話的要點:第一,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第二,闡明了社會主義本質。第三,提出了“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論斷。第四,提出判斷改革開放和各項工作成敗得失的“三個有利于”標準。第五,強調加強黨的建設。第六,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長期性和前途。
●《論十大關系》
《論十大關系》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開始探索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它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從經濟方面(這是主要的)和政治方面提出了新的指導方針,為中共八大的召開作了理論準備。
《論十大關系》是毛澤東開始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標志,但是他只是取得了一些成果,沒有最終探索到這條道路。
●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的特點
資本主義工商業(yè)改造的特點:第一是用贖買和國家資本主義的方法,有償?shù)囟皇菬o償?shù),逐步地而不是突然地改變資產階級的所有制;第二是在改造他們的同時,給予他們以必要的工作安排;第三是不剝奪資產階級的選舉權,并且對于他們中間積極擁護社會主義改造而在這個改造事業(yè)中有所貢獻的代表人物給以恰當?shù)恼伟才拧?/p>
●國家資本主義經濟
國家資本主義經濟有初級形式和高級形式的區(qū)別。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有加工訂貨、統(tǒng)購包銷、經銷代銷等,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就是公私合營。
初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加工訂貨、統(tǒng)購包銷等--社會主義萌芽;
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分兩種情況:個別企業(yè)公私合營--半社會主義性質;全行業(yè)公私合營--完全社會主義性質
●農業(yè)合作化運動的基本原則和方針
農業(yè)合作化運動的基本原則和方針:第一,在中國的條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機械化的道路;第二,實行積極發(fā)展、穩(wěn)步前進、逐步過渡的方針;第三,農業(yè)互助合作的發(fā)展,要堅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則;第四,采取典型示范、逐步推廣的方法,發(fā)展一批,鞏固一批;第五,要始終把是否增產作為衡量合作社是否辦好的標準;第六,要把社會改造同技術改造相結合;第七,在實現(xiàn)農業(yè)合作化以后,國家應努力用先進的技術和裝備發(fā)展農業(yè)經濟。
●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
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原因:第一,社會主義性質的國營經濟力量相對來說比較強大,它是實現(xiàn)國家工業(yè)化的主要基礎;第二,資本主義經濟力量弱小,發(fā)展困難,不可能成為中國工業(yè)起飛的基礎;第三,對個體農業(y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是保證工業(yè)發(fā)展、實現(xiàn)國家工業(yè)化的一個必要條件;第四,當時的國際環(huán)境也促使中國選擇社會主義。
●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步驟
開始采取向社會主義過渡的步驟:第一,沒收官僚資本,確立社會主義國營經濟的領導地位;第二,開始將資本主義納入國家資本主義軌道;第三,引導個體農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沒收官僚資本,具有兩重性質: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質和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
●在新解放區(qū)進行土改
這次土改的目的,是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解放農村生產力,發(fā)展農業(yè)生產,為新中國的工業(yè)化開辟道路。土改中對待富農的政策,由解放戰(zhàn)爭時期征收富農多余土地財產的政策改變?yōu)楸4娓晦r經濟的政策。這次土地改革運動是我國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也是歷次土改運動中進行得最好的一次。
注意比較不同時期對待地主和富農的態(tài)度。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的問題
新中國成立初期面臨的嚴重困難和緊迫問題:第一,解放全中國的任務還沒有完全結束,在廣大的新解放區(qū)還沒有進行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第二,中國的經濟十分落后;第三,以美國為首的西方資本主義陣營,企圖通過實行強硬的對華政策,即以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威脅的政策,從根本上搞垮新中國;第四,中國共產黨能不能經受住執(zhí)政的考驗,必須繼續(xù)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和艱苦奮斗的作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