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guān)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wù)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研究生導師吳壽榮介紹如下:
姓名:吳壽榮
性別:男
職稱職務(wù):東京大學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導師
社會兼職: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員,日本分子生物學會會員,日本學術(shù)振興會(JSPS)中國同學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xié)會腫瘤代謝專委會委員,腫瘤轉(zhuǎn)移與個體化診治轉(zhuǎn)化研究重慶市重點實驗室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中國微循環(huán)學會血液流變專委會委員等。
通信地址:重慶市沙坪壩區(qū)沙正街174號生物工程學院郵政編碼:400044
郵箱:shourongwu@cqu.edu.cn
研究領(lǐng)域:腫瘤代謝、腫瘤血管新生及腫瘤轉(zhuǎn)移的分子機制,腫瘤分子藥理學,下肢缺血性疾病血管新生的分子機制及治療應用研究。
招收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專業(yè)及研究方向:1.腫瘤代謝與腫瘤干細胞,2.腫瘤血管新生與腫瘤轉(zhuǎn)移,3.下肢缺血性疾病的血管新生治療的分子機制及應用研究,4.小分子化合物在缺血性疾病血管新生治療中的分子機制及藥物開發(fā)應用研究。
個人簡介
重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東京大學博士,日本學術(shù)振興會(JSPS)特別研究員,重慶大學海外高層次引進人才,重慶市高層次人才。2008年獲得日本東京大學博士學位,先后作為博士后和特聘研究員在東京大學工學部和醫(yī)學部從事惡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分子調(diào)控機制、缺血性疾病血管生物學及基因治療的基礎(chǔ)研究工作。目前主要開展腫瘤代謝、腫瘤血管新生與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分子機制,下肢缺血性疾病血管新生分子調(diào)控及藥物開發(fā)應用研究。課題組主要利用基因干涉(RNAi)及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術(shù)、代謝組學以及體內(nèi)動物模型等實驗技術(shù)解析腫瘤代謝、腫瘤血管新生分子機理和腫瘤轉(zhuǎn)移、以及下肢缺血性疾病血管新生分子機制及藥物治療應用研究等。研究成果已在ScienceAdvances(IF:11.51),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IF:16.71),CancerResearch(IF:9.13),ACSNano(IF:13.7),MolecularTherapy(IF:7.01)等國際權(quán)威期刊上發(fā)表SCI論文20余篇,并被Cell,DevelopmentalCell,NatureReviewsClinicalOncology,日本NHK電臺,日本朝日新聞,新華社,科技日報等期刊及主流媒體引用和報道。已申請11項發(fā)明專利,其中獲授權(quán)3項日本發(fā)明專利、3項中國發(fā)明專利及1項目國際PCT發(fā)明專利。近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近10項,參與了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和國家外國專家局高等學校科學創(chuàng)新引智計劃項目。曾獲得日本東京大學優(yōu)秀留學生獎勵、日本學術(shù)振興會(JSPS)特別研究員獎勵。
學習及研究經(jīng)歷:
2012-現(xiàn)在:重慶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2011:日本東京大學醫(yī)學系研究科日本學術(shù)振興會(JSPS)特別研究員2008-2009:日本東京大學工學系研究科博士后
2005-2008:日本東京大學工學系研究科博士
2003-2005:日本東京大學藥學院研究生
1999-2002:沈陽藥科大學藥學院藥物制劑碩士
1994-1999:沈陽藥科大學藥學院日語藥學(五年制)本科
研究方向:
主要開展腫瘤代謝及血管新生在腫瘤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機制及新靶點發(fā)現(xiàn),以及缺血性疾病血管新生誘導的作用機制及藥物治療開發(fā)應用,特別
是關(guān)注下肢缺血性疾病血管新生誘導分子機理和低氧生物信號解析,并在此基礎(chǔ)上開展新型小分子化合物在下肢缺血性血管疾病中的藥理作用機制及藥物開發(fā)。實驗室積極開展基礎(chǔ)研究成果向腫瘤治療和血管再生治療的轉(zhuǎn)化應用研究,并聯(lián)合藥物研究所和醫(yī)院開展基于新治療靶標的新型小分子藥物的轉(zhuǎn)化應用研究。
代表性研究論文:
1.Salidroside-Pretreat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Enhance Diabetic Wound Healing by Promoting Paracrine Function and Survival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Under Hyperglycemia,Stem Cells Transl Med (IF:4.929). 2019, doi: 10.1002/sctm.18-0143
2.Transcription Factor YY1 Promotes Cell Proliferation by Directly Activating the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Cancer Research (IF:9.13),2018, 78(16):4549-4562
3.Yin Yang 1 promotes the Warburg effect and tumorigenesis via glucose transporter GLUT3,Cancer Science (IF: 4.372), 2018, 109(8):2423-2434
4.Identification of XBP1-u as a novel regulator of the MDM2/p53 axis using an shRNA library, Science Advances (IF:11.511, Science子刊), 2017, 3(10):e1701383
5.Inhibition of PHD3 by salidroside promotes neovascularization through cell-cell communications mediated by muscle-secreted angiogenic factors, Scientific Reports (IF: 4.122), 2017, 7:43935
6.Transcription factor YY1 contributes to tumor growth by stabilizing hypoxia factor HIF-1α in a p53-independent manner,Cancer Research (IF:9.13), 2013, 73(6):1787-1799
7.Cyclic RGD-Linked Polymeric Micelles for Targeted Delivery of Platinum Anticancer Drugs to Glioblastoma through the Blood–Brain Tumor Barrier,ACS Nano (IF:13.709), 2013,7(10):8583-8592
8.Introduction of stearoyl moieties into a biocompatible cationic polyaspartamide derivative, PAsp(DET), with endosomal escaping function for enhanced siRNA-mediated gene knockdown,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IF:7.877), 2010, 145(2):141-148
9.Improving drug potency and efficacy by nanocarrier-mediated subcellular targeting,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IF:16.71, Science子刊), 2011, 3(64):64ra2
10. Enhancement of angiogenesis through stabilization of 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by silencing prolyl hydroxylase domain-2 gene, Molecular Therapy (IF:7.008), 2008, 16(7):1227-1234
主持負責科研項目情況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號:81872273,2019-01至2022-12,項目負責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項目號:11832008,2019-01至2023-12,子課題負責人)
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號:81372202,2014-01至2017-12,項目負責人)
4.中央高校重大研究計劃項目(項目號:106112013Z003,2013-09至2016-09,項目負責人)
5.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號:cstc2018jcyjAX0374,2018-07至2021-06,項目負責人)
6.重慶市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項目號:cstc2013jcyjA10077,2013-07至2016-06,項目負責人)
7.國家教育部博士點基金(項目號:20130191120035,2014-01至2016-12,項目負責人)
8.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科研啟動基金(項目號:0221005303137,2012-01開始,項目負責人)
其他
兼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yī)學科學部評審專家、教育部博導基金評審專家、教育部博士論文評審專家,以及JournalofMolecularCellBiology、MolecularPharmaceutics等十多種SCI國際期刊審稿人。
實驗室常年招收碩士、博士、博士后及訪問學者加盟課題團隊,有興趣的同學請將個人簡歷發(fā)至郵箱shourongwu@cqu.edu.cn聯(lián)系!熱忱歡迎藥學、生物學和生物醫(yī)學工程等相關(guān)學科專業(yè)的學生報考本課題組碩士、博士研究生,也歡迎有類似背景的優(yōu)秀本科生進實驗室學習。課題組與日本東京大學、東京工業(yè)大學、日本綜合產(chǎn)業(yè)技術(shù)研究所、筑波大學等研究機構(gòu)的多個實驗室建立了合作關(guān)系,可積極推薦優(yōu)秀研究生到對方實驗室進行交流合作研究/攻讀學位。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zhuǎn)載,本網(wǎng)站轉(zhuǎn)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quán)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guān)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guān)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wù)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