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北師大哲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研究生導師羅松濤介紹如下:
羅松濤,教授
電話:010-58801825
E-Mail:lst@bnu.edu.cn
研究方向:
人的哲學、西方馬克思主義哲學、現(xiàn)當代德國哲學
個人學習及工作經(jīng)歷:
1997年—2007年求學于中國人民大學,先后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2001)、哲學碩士學位(2004)、哲學博士學位(2007)。2007年8月起,就職于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
社會工作:
自2007年9月起,一直擔任本科生班主任;2013年4月起,擔任《思想政治課教學》雜志副主編;2015年4月起,擔任哲學學院分黨委副書記,負責學院學生工作。
榮譽獎勵:
2007年獲“熊偉青年學術獎一等獎”;2012年獲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第五完成人);2012、2014年,獲“京師英才”獎勵資助。
2014年獲北京師范大學優(yōu)秀輔導員;2015、2016年,獲北京師范大學優(yōu)秀本科生新生導師。
學術成果
獨立承擔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基礎理論研究重點項目“阿多諾道德哲學研究”(2014-2017),北京師范大學自主科研項目“法蘭克福學派人學思想研究”(2010-2012),并作為主要參加人參與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從批判理論到后馬克思主義重要思想家”等科研項目。
學術專著
《面向時間本身——胡塞爾<內(nèi)時間意識現(xiàn)象學(1893-1917)>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在通向正確生活的途中:阿多諾道德哲學的基本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
學術論文(含譯文)
“胡塞爾時間思想的起源——胡塞爾早期時間手稿(1893)研究”,《世界哲學》,2009年第1期;
“《論歷史概念》:歷史的辯證意象——兼論本雅明對歷史唯物主義的思考”,《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正確生活’何以可能——從阿多諾對康德與薩特自由觀的批評談起”,《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1年第1期;
“德性何為——試論康德的人學思想”,《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文化工業(yè)的批判與反思——試論阿多諾的文化哲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12年第2期;
“超越韋伯的現(xiàn)代性范疇是否可能——盧卡奇與施密特早期論理性化”(譯文),【美】約翰. 麥考密克/文,載于《新馬克思主義評論》(第一輯:盧卡奇專輯. 超越物化的狂歡),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
Art and Society in Light of Adorno's Non- Identity Philosophy.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8, No. 2 (June 2013);
“歷史川流中的人與世界——論馬克思對人的理解”,載于《哲學家》(2013卷),郝立新主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
“生命的辯證法——基于阿多諾的非同一性哲學思考”,《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4年第5期;
Adorno’s View of Life,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Vol.10, No. 3 (Sep 2015);
“選擇一種人格概念”(譯文),【美】布隆迪/文,載于《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2016年第1期;
“個體生命的優(yōu)先性——論阿多諾非同一性道德哲學的主題”,《哲學研究》,2016年第7期;
“勞動:德國唯心主義與馬克思”(譯文),【加】莫伽赫/文,載于《哲學動態(tài)》,2016年第10期。
奧斯維辛之后的道德沉思——從阿多諾“清理過去意味著什么”一文談起,載于《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4期;
現(xiàn)代價值理論的開端(譯文),載于《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2017年第1期;
布倫塔諾與價值觀認知(譯文),載于《當代中國價值觀研究》2017年第1期;
“從思之道德到正確生活——論阿多諾道德哲學的實踐向度”,載于《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18年第2期。
講授課程
本科生:人的哲學、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20世紀德國哲學與文化
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與社會科學方法論、國外馬克思主義哲學專題研究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zhuǎn)載,本網(wǎng)站轉(zhuǎn)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