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對于考心理學的小伙伴們來說,應該都非常清楚312一共考查6個科目的內容,即心理學導論、發(fā)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實驗心理學、心理統(tǒng)計和心理測量。其中,實驗心理學、心理統(tǒng)計和心理測量又統(tǒng)稱為“心理學研究方法”,顧名思義,它們更側重于方法層面的掌握,所以將其界定為工具性科目。
其中,心理統(tǒng)計也是讓很多同學望而生畏的學科。因為與理論層面的識記性知識相比較而言,它更需要理解與靈活應用。所以難度較之其他科目會更大,同時也是拉開分數差距的重要部分。
那么結合2022考研最新大綱,我們對于心理統(tǒng)計應該怎么準備和進行復習呢?
一、心理統(tǒng)計學科分析
總體來講,心理統(tǒng)計分為兩大模塊。
版塊 | 章節(jié) | 重要性 |
描述統(tǒng)計 | 統(tǒng)計圖表、集中量數、差異量數、相對量數、相關量數 | 從不同角度描述數據的特征 |
推斷統(tǒng)計 | 推斷統(tǒng)計的數學基礎、參數估計、假設檢驗、方差分析、統(tǒng)計功效與效果量、一元線性回歸分析、卡方檢驗、非參數檢驗、多元統(tǒng)計分析初步 | 研究如何利用樣本數據來推斷總體特征的,這也是心理統(tǒng)計的最終目的 |
二、心理統(tǒng)計復習小貼士
面對這塊大骨頭,具體復習指導如下:
1. 描述統(tǒng)計
統(tǒng)計圖表主要是通過制作統(tǒng)計圖或統(tǒng)計表來呈現數據,讓我們能夠明確數據的分布情況,這一章我們重點把握各大常見的統(tǒng)計圖的特點及適用的數據類型,?紗芜x題。
集中量數是描述數據向某個方向集中的程度,主要包括三個常見的集中量數:算術平均數、中數和眾數。大家一方面要掌握這三個集中量數的計算、關鍵優(yōu)缺點及適用范圍等,另一方面要理解并把握它們三者在概率密度曲線中的關系。
差異量數描述一組數據的分散程度,大家一方面要熟悉全距、平均差與離均差,方差與標準差,變異系數,百分位差與四分位差都能夠用來描述數據的離中趨勢,另一方面重點把握方差與標準差及變異系數的計算、性質以及適用情況。
相對量數是描述一個具體的數值在一個團體中的相對位置,百分等級和標準分數是兩個常見的相對量數,大家要理解這兩個相對量數的含義、計算、性質、評價及應用。
相關量數是用來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主要包括積差相關、等級相關、質量相關以及品質相關。大家要重點把握各類相關的適用條件,尤其注意積差相關、點二列相關和φ相關的計算及適用條件。
總的來看,描述統(tǒng)計部分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但是大家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客觀題的考查形式要求考生對知識點能夠做到深刻地理解并靈活的運用。
2. 推斷統(tǒng)計
推斷統(tǒng)計的數學基礎中,各個概率分布的特點是客觀題每年的必考知識,其中各分布之間的比較又是多選題的常見考試要點,所以這一部分給大家的建議是,先理解各類分布的特點并進行對比,然后在此基礎之上再進行記憶以應對多選題。
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是推斷統(tǒng)計的兩大任務。
參數估計中總體平均數置信區(qū)間的計算以及影響置信區(qū)間的因素是這一章的考試要點,考生注意把握這兩點即可。
假設檢驗是推斷統(tǒng)計,甚至是心理統(tǒng)計的核心內容。從邏輯的角度來說,方差分析、統(tǒng)計功效與效果量、卡方檢驗、非參數檢驗都屬于假設檢驗的部分。大家一方面要理解假設檢驗的原理、基本概念,另一方面要掌握假設檢驗的步驟以及t 檢驗、Z檢驗、方差分析、卡方檢驗等常用的假設檢驗方法在具體的心理學研究中的應用,這部分可以以主觀題形式來考查,尤其注意t 檢驗、方差分析以及卡方檢驗的運用。值得一提的是,方差分析是重中之重的章節(jié),它會考查客觀題,又會考查主觀題。統(tǒng)計功效與效果量這一章理解這兩個概念即可。
關于非參數檢驗和多元統(tǒng)計分析初步這兩章的知識點考頻較低,大家可以簡單了解下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對應上具體方法的適用條件。
細細分析下來,心理統(tǒng)計其實并不難,難的是大家的“畏難”情緒。所以千萬別被工具學科的表象“打敗”了。相信大家在有側重和針對性的準備后,能在最終的戰(zhàn)役中有出彩的表現!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