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從海南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獲悉,2022年海南師范大學804漢語語言學(包括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考研自命題考試大綱內容如下
海南師范大學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自命題考試大綱
考試科目代碼:[804]
考試科目名稱:漢語語言學(包括古代漢語、現(xiàn)代漢語)
﹡﹡﹡﹡﹡﹡﹡﹡﹡﹡﹡﹡﹡﹡﹡﹡﹡﹡﹡﹡﹡﹡﹡﹡﹡﹡﹡﹡﹡﹡﹡﹡﹡﹡﹡﹡﹡﹡﹡
一、考試形式與試卷結構
(一)試卷成績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結構
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分析論述題等
二、考試目標:
1.掌握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的基本概念和基礎知識。
2.理解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
3.運用古代漢語與現(xiàn)代漢語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來分析和解決語言文字中的問題。
三、考試范圍:
第一部分:現(xiàn)代漢語
第一章 概論
一、現(xiàn)代漢語概述
二、漢語規(guī)范化和普通話推廣
第二章 語音
一、語音概說
二、輔音與聲母
三、元音與韻母
四、聲調
五、音節(jié)
六、音變
七、音位
八、朗讀和語調
九、語音規(guī)范化
第三章 文字
一、漢字概說
二、漢字的形體
三、漢字的結構
四、漢字的整理和標準化
五、使用規(guī)范漢字
第四章 詞匯
一、詞匯概說
二、詞義的性質和構成
三、義項和義素
四、語義場
五、詞義和語境的關系
六、現(xiàn)代漢語詞匯的構成
七、熟語
八、詞匯的發(fā)展變化和詞匯的規(guī)范化
第五章 語法
一、語法概說
二、詞類
三、短語
四、句法成分
五、句子的分類
六、常見的句法失誤
七、復句
八、句群
九、標點符號
第六章 修辭
一、修辭概說
二、詞語的錘煉
三、句式的選擇
四、辭格
五、修辭中常見的失誤
六、語體
第二部分:古代漢語
第一章 文字學
一、文字的起源與發(fā)展
二、古文字(甲骨文、金文、小篆)釋讀
三、六書
四、《說文解字》《方言》《爾雅》《釋名》《康熙字典》《辭源》等字書。
五、異體字、繁簡字、同形字、古今字、假借字
第二章 訓詁學(詞義與詞匯)
一、詞義
二、本義與引申義
三、古今詞義的異同
四、詞義的變化
五、偏義復詞、連綿詞、疊音詞、多音節(jié)詞與單音節(jié)詞
六、詞義的分析
第三章 語法學
一、古代漢語中的詞類及其特點
二、詞類活用
三、古代漢語中的句類及其特點
四、古代漢語語序
五、古今漢語的差異
第四章 音韻學
一、音韻學中的一些術語
二、古聲母
三、古韻母
四、古聲調
五、《詩經》用韻與近體詩的平仄
六、古今音的一些演變規(guī)律
第五章 其他
一、古代漢語中的修辭
二、古代漢語中的文化常識
三、古書注解
四、古書句讀
五、古文翻譯
四、主要參考書目
1.《現(xiàn)代漢語》(增訂六版),黃伯榮、廖旭東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6月第6版。
2.《古代漢語》(第3版),王力著,中華書局,1999。
3.《文字學概要》(第1版),裘錫圭著,商務印書館,1988年。4.《漢語史稿》(第1版),王力著,中華書局,1980年。
5.《訓詁學》(第1版),郭在貽著,中華書局,2005年。
原文鏈接 http://yjsc.hainnu.edu.cn/html/2022/gongzuoxinxi_0708/9348.html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