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13大門類,39種專碩,復試方法千變萬化,形式多種多樣。抽絲剝繭,復試類型不過四種:重實踐型,重英語型,重實驗技術型和重理論型。
重理論型復試:流派著作要了然于心
復試法則:
1.筆試的部分必須保證通過,答題的時候注意從理論體系而不是表面的常識性作答。
2.考生要做到有容乃大,要對該專業(yè)的重要著作、重要學術大家、重要人物等非常了解。如考河北大學的宋史要對漆俠先生的著作非常了解,考法理學要對沈宗靈等教授的著作有所了解。
3.考生要對報考專業(yè)所涉及的交叉學科有所了解,如經濟學和政治學交叉甚多,法理學和哲學交叉很多。
4.挑一兩本相關著作精讀,如葛兆光的《中國思想史》和陳來的《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至于其他的則完全可以只看序言、簡介以及結語,對全書或全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解目前此領域的前沿觀點以及學術動態(tài)。
專業(yè)分析
考研復試是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考查內容會與初試有很大的不同,比初試時更具專業(yè)性。以歷史學為例,歷史學專業(yè)在復試的過程中會注重理論基礎功底的考查。歷史學是一門非常注重理論基礎的專業(yè),類似哲學、法學等專業(yè)。雖然同是重理論基礎的專業(yè),法學、哲學專業(yè)在考研初試和復試時都注重理論基礎的考查,但歷史學更加典型。歷史學考研,初試無疑更注重基礎,主要考查考生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因此初試時只要把書讀通,讀懂,盡可能全面地掌握知識點就可以。如果復試的時候再單純地靠這些知識上陣的話,那多半會得到一個下次再來的結果,因為歷史學復試考查的重中之重就是考生的理論基礎功底而不是基礎知識。
在河北大學的歷史學復試中,專業(yè)課筆試的考題對于理論基礎的要求很多。面試的時候,幾位導師的問題大多集中在理論基礎方面。比如會問到當前史學界的史學理論流派有哪些,代表人物是誰,有過哪些著作,各種史學理論的異同,等等。我想這不單單是探探同學們的理論基礎如何,更是要讓同學們有這樣一個心理準備:研究生階段和本科時不一樣了,本科時只是掌握住基本史實,有基本的閱讀分析能力即可,而研究生階段則是要以理論為武器,去攻破一個個史學難題,去發(fā)現它背后的規(guī)律和真相。
我有幾個同學報考的是其他學校的歷史學,在他們的復試過程中同樣側重對理論基礎的考查。由此可見,注重理論基礎是歷史學復試的重中之重。簡言之,如果你具備了一定的歷史學理論基礎,那么復試時就有了很大的勝算,以后的研究道路也會比較好走。反過來說,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儲備,且不說以后的研究生涯會如何,恐怕連復試是否能順利通過都會是個問題。
一般而言,復試中重理論基礎的專業(yè)基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社會科學中的文、史、哲、法等學科,如歷史、哲學、法理學等專業(yè);另一類是自然科學理學中的理論數學、理論化學等專業(yè)。
在復試中,導師對于考生理論基礎功底的考查主要是在面試的提問環(huán)節(jié)進行,問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大的方面:一是對某一問題深入細致的提問,一是對交叉學科的提問。針對此,考生一方面要做到有容乃大,要對該專業(yè)的重要著作、重要學術大家、重要人物等非常了解,如考河北大學的宋史要對漆俠先生的著作非常了解,考法理學要對沈宗靈等教授的著作有所了解;另一方面要對報考專業(yè)所涉及的交叉學科有所了解,如經濟學和政治學交叉甚多,法理學和哲學交叉很多。
復試成績在河北大學官網上公布出來后,我特別留意了一下同學們的面試成績。對比之下驚訝地發(fā)現,面試成績高的大都是科班出身的同學,或者是在談論時提到自己比較注重歷史理論基礎的同學。講到這里,導師們在復試時究竟看重什么似乎已經不言而喻了?忌胍趶驮囍许樌ㄟ^,甚至脫穎而出被導師記住,在理論基礎方面多下功夫是必不可少的。
現場親歷
雖然河北大學在中國高校中的排名并不靠前,僅在百名左右,但是其社會科學排名在前五十。宋史研究中心在全國的眾多高校中位于前五之列,當年歷史學家漆俠先生在此教學,宋史學界名流多云集于此。雖然他老人家早已過世,但是如我一般追慕老人家遺風而來報考的學子仍然不在少數,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的考研競爭向來比較激烈。
在初試之后,我心中沒有進入復試的把握,于是在北京找了份工作開始上班在得知進入復試之后驚喜之外也有著深深的擔憂。第一,在本科階段,我所學專業(yè)是漢語言文學,我是個跨專業(yè)考生,雖然有句話叫“文史不分家”,但和科班出身的同學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第二,我初試成績也不好,總成績310分,英語太低,才39分,排名較低。第三,由于之前的判斷失誤,雖然在得知進入復試之后很快辭掉了工作,但是留給我的復試準備時間已經很少了。
為了做到知己知彼,我找到了在讀的一位師兄,向他取經。師兄很熱情,傳授了很多經驗,其中他重點強調了兩個方面:第一,筆試的部分必須保證通過,答題的時候注意從理論體系而不是表面的常識作答。第二,之后的面試環(huán)節(jié)一定要多加注意,導師會從你的自我陳述中挑幾個問題來問,并且河北大學的宋史研究中心的導師非常注意學生的理論基礎。如果這方面表現不錯,那么勝算就比較大;如果這方面表現不佳,那么就比較危險了。
我得知導師注重考查理論基礎就有些不知所措了,理論基礎的積累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可現在離復試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該怎么辦呢?師兄聽了我的疑問,狡黠地笑了笑說:其實有一個方法,挑一兩本相關著作精讀,如葛兆光的《中國思想史》和陳來的《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至于其他的則完全可以只看序言、簡介以及結語,對全書或全文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了解目前此領域的前沿觀點以及學術動態(tài)。另外不要把眼光僅僅局限于大陸一些名家,有精力的話最好還要看看我國港臺地區(qū),以及日本、美國等國家關于史學界的最新聲音,關注一下與史學研究有關的論壇等,這樣面試時在理論基礎這一塊,就基本可以有那么一點底氣了。最后師兄告誡我,這不過只是應付眼前的復試的方法,考進來以后可要靜心地積累沉淀,不然不是幫了你,而是害了你。
按照師兄的建議,我為自己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并一直堅持到了復試結束。在第一天的專業(yè)課筆試答題時,在將題目的常識性史實寫完之后,我又將一些理論知識寫進去了,讓答案更加豐滿。復試第二天就是綜合素質面試,河大的面試中沒有英語口語這一項,所以綜合素質面試也就等同于專業(yè)課面試了。在我的面試中,共有八九位老師,他們的座位呈U字形,旁邊還有幾位學長旁聽。先是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接著便有兩位老師問我為什么要跨專業(yè)考歷史學,都已經工作了為什么還要考研等常規(guī)問題。這些問題我準備得很充分,回答得自然很順利。在這常規(guī)的問題之后,重頭戲來了,先后又有三位老師提問:
第一個問題:你為什么報考中國古代思想文化史這個方向,有什么具體的研究計劃嗎?
回答:這個問題我仔細想過,其實思想文化史并不是史學中的熱門方向,而經濟史、政治史、法律史才是。但是目前的社會現象卻非常奇怪,有些事件更是荒唐可悲、可恥、可笑,我認為深層次的原因是人們的思想混亂,價值觀不斷地被扭曲,在大環(huán)境的影響下才做出荒唐甚至犯罪的事來。我想在歷史長河中汲取先賢的智慧,抓住他們思想中對現實社會能夠給以啟發(fā)或者感悟的東西,讓人們重見先輩的思想光芒,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價值觀,這也算是學史對社會的一點貢獻了吧。(老師的點評是:還不錯,這學生有點學術性思維。)
第二個問題:你能說一下唯物史觀是怎樣的,還有它跟社會史觀的區(qū)別嗎?
回答:(到這個問題后,我心內先是一陣竊喜,因為在沒有那位師兄指點之前,這個問題我是絕對回答不出來的,而現在看來,很簡單。)唯物史觀是以馬克思主義的歷史唯物主義為基礎的史學觀,主要突出經濟活動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主要活動,強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根本矛盾,而社會史觀則相對來說比較簡單,考查人類歷史活動時它是以普通大眾的日常生活和社會習俗為主的,而并不是以重大歷史活動或重要歷史人物為主線,前者是目前我國史學界的主流史觀,在做研究時,學者們也多是以此為依據的。
第三個問題:悠悠歷史長河中,宋史只是其中一頁,你能就目前所掌握的理論知識來談一下通史與斷代史之間的關系嗎?
回答:(老師提問完這個問題后,我就知道此次面試終于能夠有驚無險地度過了,因為恰巧在漆俠先生教誨后學的一篇文章中讀到過。)通史與斷代史的關系就是通與專的關系,兩者不可顧此失彼,應當兼而顧之。在專的基礎上通,在通的基礎上專,這才是處理兩者關系的正確方法。如果只搞通史而不搞斷代史,那就必然把通史停留在一般化、表面化的水平上,根本不可能從各個時期歷史發(fā)展的特殊面貌中描述波瀾起伏、變化不已的古代史發(fā)展的總過程以及總規(guī)律。反之,如果只搞斷代史而不與通史密切結合起來,這就必然如古人所說,“斷代為史,失其陳陳相因之義”,人為地割斷了與通史的聯系,不但無法說明這一斷代史是怎樣從前代發(fā)展而來,而且也不能把這一斷代史妥帖地放在歷史發(fā)展的巨流中,從而說明這一斷代史的歷史地位。搞斷代史必須以通史為基礎,這是學習和研究包括宋史在內的所有斷代史的一個前提條件。
復試結束兩天后,結果就出來了,如期所料,我的名字出現在了擬錄取名單之內。由此可見,機會總是愛垂青有準備的人,做任何事情前一定要有充分的準備。歷史學考研復試,尤其是在面試時,扎實的理論基礎功底,較強的學術研究潛力,是老師們非?粗氐?梢哉f,我之所以能夠以并不算優(yōu)秀的初試成績順利通過復試,就是得益于在理論基礎方面下了一定的功夫。
導師聲音
導師在復試中除了考查基本的史實知識外,很看重理論基礎如何,而對你而言就是學術研究潛力。尤其是后者更為重要,在研究生階段,理論基礎的雄厚與否,決定了你以后所研究成果的質量,或者說論文的深度、廣度。有句話叫“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那么寫出來的論文也會顯得單薄。缺少理論的支撐,那就禁不起推敲,很容易被駁倒。
很多同學的史學理論功底都比較薄弱,不知道如何在理論功底上取得進步。其實很簡單:第一,多讀。讀一些史學理論類的書,如張艷國的《史學理論:唯物史觀的視域和尺度》、國家核心期刊《史學理論研究》,等等,同時還要讀學界最近的論文和專門性論著,并試著用自己學到的理論去分析、去研究。第二,多寫。好記性不如爛筆頭,研究歷史一定要有記卡片的好習慣。不但看到有用的史料要記下來,看到一些精彩、獨到或不太懂的理論也要記下來。第三,多看。在用電腦上網的時候,除了娛樂聊天之外,還要多花些時間看看史學研究類的網站,如中國歷史網、象牙塔——國史探微網以及中國宋代歷史研究網等,這樣就可以最快地獲得新理論新知識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