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一、各二級學科復試分數線
本分數線適用于該院工學碩士(學術型研究生)和工程碩士(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工程專業(yè)的招生復試。參加復試學生人數為計劃錄取人數的140%。
二級學科(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工程)
|
下達規(guī)模
|
已錄取推免生及暑期學校
人數
|
參加復試
人數(140%)
|
本次計劃錄取人數
|
復試分數線
|
||
政治
外語
|
數學
專業(yè)課
|
總分
|
|||||
學術型研究生
|
137
|
39
|
151
|
98
|
55
|
90
|
355
|
全日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
|
70
|
21
|
54
|
49
|
50
|
70
|
300
|
二、復試通知方式:學院以電話通知方式,在17日前通知參加復試的每一位學生,請學生電話處于暢通狀態(tài)。學院不允許學生隨意更改導師,如需更改,必須征得在網上已經報考原導師的同意方能更改。未報導師或導師有變更的學生,必須由學生本人電話或直接到學院研究生教學辦確定報考導師。更改導師截止日期為18日下午17:00,過時一律不得更改。學院教學辦將根據學生報考導師數據分配各系錄取指標。
三、考生來校參加復試考試要帶的證件有:本科成績單(原件)、身份證、準考證、畢業(yè)證(應屆生必須帶就讀學校注冊完整的學生證)、學位證、學生的政審證明(材料學院網頁下載區(qū)下載)。
四、復試資格審查:往屆生于3月25日到學校研究生招生辦(東館212)進行資格審查,應屆生資格審查由各復試小組負責,在復試時審查。審核時要帶身份證、畢業(yè)證、學位證、準考證。
五、復試工作流程及確定原則
錄取原則:錄取按考生總成績由高分到低分錄取。參加復試時,專業(yè)課成績、英語成績、綜合面試、有一項不及格者,一律不予錄取。違反復試紀律者一律取消復試資格。
初試成績占60%、復試成績占40%。
總成績的計算公式為:總成績=初試成績*60%/5+復試成績*40%。
學術型碩士生復試成績計算公式=外語水平測試成績*0.3+綜合素質面試成績*0.4+專業(yè)知識筆試成績*0.3。
全日制專業(yè)學位考生復試成績計算公式=外語水平測試成績*0.2+綜合素質面試成績*0.2+專業(yè)知識筆試成績*0.3+實驗技能考核成績*0.3。
六、復試工作時間表
(1)2014年3月25日上午
8:30—11:30英語筆試、專業(yè)課筆試:“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按大綱要求復習,學生可任選一個方向試題答題,所選試題可與報考專業(yè)不一致,復試大綱在材料學院網頁下載區(qū)下載)。
11:30—12:00學生心理健康測試(筆試答題)。
考試地點:報考“材料學”專業(yè)的考生,考試地點:研究生教學西館XB102。
報考“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工程”專業(yè)的考生,考試地點在:研究生教學西館:XB302。
(2)2014年3月26日全天:學生攜帶政審表參加思想政治審查面試。審查面試具體安排另行通知。
(3)2014年3月26日下午17:00,在材料學院公字樓一樓查看各系復試小組面試地點。
(4)2014年3月27日全天,綜合面試:學生可按各系復試小組安排,參加綜合面試。面試時要求:考生給復試小組提交本人的本科學習成績單、政審表,各小組要審核學生的畢業(yè)證或學生證,并要求學生在審核表中簽字。
(5)、2014年3月28日上午(8:00-11:30)到醫(yī)院(友誼校區(qū))空腹體檢。
七、錄取結果:研究生錄取名單,獎助金等級評定學校入學后另行安排。
2014年4月5日在材料學院網上公布。
附一:“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復試大綱。
附二:錄取后,學生需要特別提醒的事宜。
《材料科學與工程導論》考試大綱
選做試題說明:下面大綱是按專業(yè)方向列出的,考試按專業(yè)方向命題,考生可任選其中一個方向的大綱復習,學生選做的方向試題可以與所報考的專業(yè)方向不同,但只能選其中一個方向答題。
1、金屬材料及熱處理
內容要求:(1)金屬固態(tài)相變的概論:金屬固態(tài)相變的平衡轉變和不平衡轉變,固態(tài)相變的均勻形核和非均勻形核。新相長大機制和新相長大速度。(2)鋼的加熱轉變和鋼的過冷奧氏體轉變。(3)珠光體轉變與退回和正火。(4)馬氏體的晶體結構和轉變特點,馬氏體組織形態(tài)和機械性能。(5)貝氏體貝氏體組織形態(tài)和亞結構,貝氏體轉變的特點和晶體學,(6)鋼的淬火。(5)回火轉變與鋼的回火。(6)鋼的滲碳和氮化。(7)鋼的時效。
參考書目:胡光立,鋼的熱處理原理與工藝,西安:西北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6年
2、高分子材料
內容要求:(1)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自由基聚合反應、陽離子型聚合反應、陰離子型聚合反應、縮聚反應。(2)高分子的鏈結構和凝聚態(tài)結構:高分子鏈的構象、高分子鏈的柔順性的表征和影響分子鏈柔順性的結構因素;高分子材料凝聚態(tài)結構;高分子材料的非晶態(tài)結構、晶態(tài)結構、取向態(tài)結構、液晶態(tài)結構和共混態(tài)結構。(3)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性能:高分子材料的高彈性、粘彈性和力學性能;高分子的介電性能;高分子溶液。(4)通用高分子材料:塑料、橡膠、纖維、膠黏劑及涂料基礎知識。(5)聚合物共混物和聚合物基復合材料: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態(tài)結構,聚合物共混物的性能,橡膠增韌塑料的增韌機理,聚合物基宏觀復合材料。(6)電子功能高分子材料:結構導電高分子材料、復合型導電高分子材料,電子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應用。
參考書目:張留成,高分子材料基礎,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6年
3、塑性成形與控制方向
考試內容:本課程包括金屬塑性成形原理、塑性成形工藝和塑性成形設備。其中金屬塑性成形原理主要要求掌握金屬塑性成形的特點及分類、物理基礎力學基礎;塑性成形工藝主要要求掌握各種沖壓工藝和鍛造工藝的基本理論、工藝特點及典型模具結構;塑性成形設備主要要求了解曲柄壓力機、液壓機、螺旋壓力機和塑料成形設備的工作原理、基本結構和工作特性。
參考書目:
(1)劉全坤.材料成形基本原理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5
(2)夏巨諶.塑性成形工藝及設備.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
4、鑄造方向
考試內容:
本課程包含了整個鑄件形成中各個階段的基本過程、基本理論。主要內容如下:液態(tài)金屬的結構和性質、液態(tài)金屬的充型過程、鑄件的凝固方式、形核過程(重點)、生長過程(重點)、單相合金的結晶(重點)、共晶合金的結晶、鑄件組織的形成與控制、鑄件中的偏析、鑄件中的氣孔、鑄件的收縮、鑄造應力、縮松、縮孔以及熱裂。
參考書目:
《鑄件形成理論》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89年,安閣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主編。
5、焊接方向
考試內容:(1)焊接方法(50分)以電弧焊方法為主。具體內容包括:常用弧焊方法對焊接電源的要求,電弧的基本理論,埋弧焊,熔化極氣體保護焊,鎢極氬弧焊,等離子弧焊。(2)金屬焊接理論及工藝基礎(50分)具體內容包括:焊接熱過程,焊接化學冶金,焊接熔池的結晶,焊接熱影響區(qū),焊接裂紋,合金結構鋼的焊接,耐熱鋼、不銹鋼的焊接,有色金屬的焊接,焊接應力與變形。
參考書目:(1)鄒茉蓮主編.焊接理論及工藝基礎.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1994.9(2)熊臘森主編.焊接工程基礎.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2.4
(3)亦可參考含有上述復試內容的其它相關版本的教材。
6、無機非金屬方向
考試內容:主要考核粉體、陶瓷、玻璃、耐火材料的制備工藝技術。要求熟悉各種各類原料粉體制備的特點和方法,了解溶膠-凝膠法制備粉體材料的工藝原理。了解陶瓷的生產工藝原理和過程,掌握陶瓷坯料制備、成型、釉料制備方法,熟悉陶瓷燒成過程中的物理化學變化和陶瓷的燒成制度。了解玻璃的制備工藝原理,掌握玻璃的熔制、玻璃的成型和退火、玻璃的著色及深加工和新型玻璃材料的知識。了解耐火材料的基本工藝過程,掌握各類耐火材料的特點。
參考書目:
(1)林宗壽,《無機非金屬材料工學》,武漢:武漢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99
附二:錄取結束后,學生需要特別注意的事宜。
學生在錄取名單公布后,確定已被錄取,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下面的事宜:
1、調檔:調檔函在學生復試時,由復試小組發(fā)給學生,應屆本科生在7月30日前將本人學籍檔案寄到學校,往屆生要求在4月22日之前調檔。
2、轉黨組織關系時,上級單位寫:“陜西省教育工委”,下級單位:西北工業(yè)大學材料學院黨委轉團關系寫:“西北工業(yè)大學團委”。
3、如果需要轉戶口:轉到“陜西省西安市西北工業(yè)大學。
4、政審表:在材料學院“通知公告欄”中下載。考生本科所在學;騿挝簧w章后帶到學校,參加復試時交復試小組。
5、學費的交納:學院不負責學費的收取。學費交納時間及金額請考生關注學校招生網上公布的信息。
6、關于通知書:入學通知書的發(fā)放由研究生院負責,學院不負責,如要咨詢請注意研究生院招生網站信息或咨詢研究生院招生辦。寄發(fā)時間請關注研究生院招生信息網。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