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科目及分值比重分別為:教育學原理60分,中外教育史50分,教育心理學約40分,總分為150分?荚嚨念}型分別為:單項選擇題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論述題2小題,每小題15分,共30分;案例分析題4小題,每題15分,共60分。具體每科目在題型中的分值比重參考以下表格:
題型 | 科目 | 題號 | 數(shù)量 | 分值 |
選擇 | 教原 | 1~15 | 15 | 30 |
中教 | 16~20 | 5 | 10 | |
外教 | 21~25 | 5 | 10 | |
教心 | 26~30 | 5 | 10 | |
論述 | 中教 | 31 | 1 | 15 |
外教 | 32 | 1 | 15 | |
案例分析 | 教原 | 不固定 | 2 | 30 |
教心 | 2 | 30 |
一、教育學原理
教育學原理占50分,占到了教育學考研的三分之一,因此它是教育碩士考研的核心。
今年教育學原理新增的知識點在出題方向上更偏向靈活理解,關注教育當下熱點問題、最新教學模式問題、關心學生發(fā)展問題。如新變動大綱中加入立德樹人等問題。當然也關注當下全球一些最新教學方式,如STEAM教學、問題教學模式、項目探究教學模式。在學生發(fā)展中,新增了學生的個性和社會性發(fā)展與生涯發(fā)展的內容?梢钥闯觯逃龑W原理的變化更趨向于現(xiàn)代化、關注理論與當下教育實踐的結合,關注教育視角全球化發(fā)展。
教育學原理也是今年統(tǒng)考考綱變化最大的一個學科,通過對考綱以及樣卷考題的分析,在知識點的覆蓋面上,以及選擇和案例分析的題型方面,可以說是借鑒了教育學碩的知識范圍和出題方式。教育學原理的知識點覆蓋面很廣,這就要求考生在復習時應以理解為主,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并且要在理解的基礎上多練選擇,同一個知識點可以從多個維度考察,以及針對性的開始多做案例分析,有意識的總結做題技巧。
二、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占50分,其分值跟教育學原理差不多,看似是這幾門課中相對來說比較好復習的科目,但是,需要同學們對于歷史背景充分掌握,并且能夠結合背景理解教育家思想和教育制度的制定,今年在增加了選擇題后,中外教育史考察偏向于歷史的細節(jié)把握。
中教史大綱整體變化不大,主要在近現(xiàn)代制度史內容中發(fā)生了變化,在某些章節(jié)中加入細節(jié)知識點。在維新派時期,加入了對傳統(tǒng)教育的批判內容。并且南京國民政府時期的教育體系與制度的內容更加完善,呈現(xiàn)了從幼兒、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再到師范與職業(yè)教育,縱向與橫向相互銜接的完整學制。此外,在共產黨的教育中加入青年教育和干部教育,是共產黨教育經驗和思想更加完整。
相比中教史,外教史新增的內容稍多,但難度不大,主要集中于兩大時間轉折的重要節(jié)點。在近代時期,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中,完善馬丁·路德的教育觀、關注加爾文派的教育思想;以及六個國家中近代教育家的思想,如英國-赫胥黎、德國-第斯多惠、俄國-烏申斯基等。在現(xiàn)代部分,新教育運動與進步教育運動中,加入了新教育運動的一些任務思想,鄉(xiāng)村教育之家、羅歇斯學校內容;以及六個國家中現(xiàn)代制度史也是新增內容比較多的一個模塊,都分別增加了20世紀90年代后的教育改革。并且更注重重要人物思想的歷史影響評述,如夸美紐斯、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思想對歷史的影響和地位價值,對于中公的學員們來說,人物思想的總結提升大家應該不陌生吧,在我們的學習中老師們都有在每章節(jié)的最后版塊進行梳理和總結。
但,各位同學也不用過度的焦慮哦,對于中外教這些新增知識點并不會影響到大家原有的復習內容,這些更多是在選擇題中考察,而大家之前已經背過的主觀題簡答和論述是仍然需要繼續(xù)鞏固強化的。總之,中外教育史新增的內容主要集中于近現(xiàn)代時期,中教史制度更完整、外教史注重把握近現(xiàn)代轉折時間節(jié)點的人物思想,考察人物對于歷史發(fā)展的影響和地位。
三、教育心理學
教育心理學有40分左右,今年在這塊在知識點方面變化也不大,新增知識點主要以選擇題為主。章節(jié)方面由10章縮減為8章,概述、心理健康教育兩章內容刪除。這個并不影響各位同學原有的復習步調。
雖然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變化力度不大,但題型上除了選擇外,增加了2個案例分析題目,這跟之前大家已經熟悉的常規(guī)主觀默寫題目有所不同,更加注重考察學生對實際問題的分析解決和知識點的應用能力,所以在此也要提醒大家教育心理學科目也要注重理解性記憶哦。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