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2025年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復試大綱及參考書目
復試科目:經濟學原理
考試說明
經濟學院0202應用經濟學(全日制學術學位,一級學科)、0251金融(全日制專業(yè)學位)、095138農村發(fā)展(全日制專業(yè)學位)、095138農村發(fā)展(非全日制專業(yè)學位)領域適用。
考試范圍:
一、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考試內容
1. 需求、需求量和需求曲線;
2. 供給、供給量和供給曲線;
3. 均衡產量、均衡價格;
4. 需求彈性和供給彈性;
5. 供求分析的應用及評析。
考試要求
1. 掌握供求、供求量、供求函數、供求曲線、供求定理的含義;需求的價格彈性、收入彈性、交叉彈性和供給彈性的定義;均衡價格、均衡數量的定義,均衡價格的形成。
2. 理解價格以外的因素是怎樣影響需求的變動和供給的變動的;需求價格彈性、交叉彈性、收入彈性和供給價格彈性的分類;影響需求價格彈性和供給價格彈性的因素;會用圖表解釋總收入與需求的價格彈性之間的關系。
二、消費者的選擇
考試內容
1. 效用論概述;
2. 無差異曲線及預算約束線;
3. 效用最大化與消費者選擇;
4. 價格變化和收入變化對消費者均衡的影響;
5.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6. 市場需求曲線。
考試要求
1. 掌握基數效用論及序數效用論對消費者均衡分析的異同;不同類型偏好對應的無差異曲線形狀及特點;消費者均衡的條件;能夠進行消費者均衡的計算,分析消費者均衡的變動,并分析價格變動導致的收入效應與替代效應,推導消費者的需求曲線。
2. 理解效用和邊際效用、邊際效用遞減規(guī)律、預算線、無差異曲線、邊際替代率、消費者剩余、恩格爾曲線、吉芬商品等基本概念。
三、生產者理論
考試內容
1. 企業(yè)、生產與生產函數;
2. 短期生產函數、短期生產的三個階段、邊際生產力遞減規(guī)律;
3. 長期生產函數、等產量曲線;
4. 等成本線、邊際技術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生產者均衡;
5. 短期成本的分類、短期成本變動與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關系;
6. 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形狀與規(guī)模報酬的關系。
考試要求
1.掌握總產量、平均產量、邊際產量的特征及三者的關系;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短期生產的三個階段以及生產要素最適組合的條件;長期生產函數的類型、等產量曲線;規(guī)模報酬;利潤最大化的條件及應用。
2. 掌握顯性成本、隱性成本、機會成本、經濟利潤、正常利潤等基本概念;生產者均衡的條件;短期成本的分類;短期成本變動與邊際報酬遞減規(guī)律的關系;長期平均成本曲線形狀與規(guī)模報酬的關系。
3. 了解廠商的特點、目標、組織形式及企業(yè)的本質;了解生產要素、生產函數和技術系數的含義,并將它與總產量、邊際產量和平均產量聯(lián)系起來分析;短期與長期的劃分依據。
四、完全競爭市場
考試內容
1. 市場結構的分類標準及四種市場結構的特點;
2. 總收益、平均收益和邊際收益的含義及關系,利潤最大化;
3. 完全競爭企業(yè)面臨的需求曲線和收益曲線;
4. 完全競爭企業(yè)的短期均衡;
5. 完全競爭企業(yè)和市場的長期均衡。
考試要求
1. 掌握市場結構的劃分標準及特征;完全競爭的含義;完全競爭的個體廠商的利潤最大化目標,并說明廠商通過何種決策原則來實現(xiàn)這一目標;解釋廠商收支相抵和停業(yè)的條件,以及它們與競爭市場的相關性;解釋廠商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的條件;完全競爭行業(yè)長期供給曲線含義;完全競爭利潤最大化的相關計算。
2. 理解完全競爭的行業(yè)特征。
3. 了解生產者剩余,能運用消費者剩余和生產者剩余概念分析完全競爭的市場福利以及價格政策和稅收的福利變化。
五、不完全競爭的市場
考試內容
1. 壟斷的含義及原因,壟斷企業(yè)的短期和長期均衡;價格歧視的條件及三種類型;
2. 壟斷競爭的特點、壟斷競爭企業(yè)的短期均衡和長期均衡;
3. 寡頭的含義及特征、古諾雙寡頭模型、價格領導模型、卡特爾模型;
4. 博弈模型、納什均衡和簡單應用;
5. 不同市場的比較。
考試要求
1. 掌握完全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競爭的含義及形成條件;壟斷廠商的均衡;壟斷廠商價格歧視的實現(xiàn)條件及三種類型;壟斷競爭市場長期均衡的條件;不完全競爭市場的短期均衡與長期均衡,并與完全競爭進行比較;不完全競爭的市場結構與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的差異。
2. 掌握壟斷廠商均衡產量的計算;古諾模型。
3. 了解博弈有關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類;了解占優(yōu)策略均衡與納什均衡;斯塔克伯格模型以及價格領導模型的含義及應用。
六、生產要素價格的決定
考試內容
1. 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
2. 完全競爭廠商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曲線;
3. 從廠商的需求曲線到市場的需求曲線;
4. 要素供給的一般理論;
5. 勞動供給曲線和工資率的決定;
6. 土地的供給曲線和地租的決定;
考試要求
1. 完全競爭廠商使用生產要素的原則;完全競爭廠商的生產要素需求曲線;要素的供給原則;勞動供給曲線和工資的決定;土地的供給曲線和地租的決定;資本的供給曲線和利息的決定;利潤理論;洛倫斯曲線與基尼系數。
2. 理解自然資源的需求與供給以及資源市場的均衡。
3. 了解可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的含義,經濟租的含義;自然資源配置理論的應用。
七、一般均衡論和福利經濟學
考試內容
1. 一般均衡分析;
2. 經濟效率;
3. 交換的帕累托最優(yōu)條件,生產的帕累托最優(yōu)條件,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最優(yōu)條件;
4. 完全競爭和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
5. 完全競爭符合帕累托最優(yōu);
考試要求
1. 掌握交換均衡、生產均衡的分析方法;掌握帕累托標準、交換的帕累托最優(yōu)條件;生產可能性曲線;生產的帕累托最優(yōu)條件;交換和生產的帕累托最優(yōu)條件;完全競爭與帕累托最優(yōu)的關系。
2. 理解:局部均衡、總體均衡的含義;理解生產與交換的均衡;帕累托最優(yōu)含義和條件;非完全競爭的福利損失。
3. 了解一般均衡與局部均衡的差異。
八、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考試內容
1. 壟斷;
2. 外部性;
3. 公共物品和公共資源;
4. 信息的不完全和不對稱。
考試要求
1. 掌握壟斷對經濟效率的影響及解決方案;正外部性、負外部性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及應對措施;產權的定義和科斯定理的應用;公共產品的效率條件和提供機制;公地悲劇產生的原因及解決方案;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對稱造成市場失靈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案;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經濟學原理。
2. 掌握壟斷、外部性、公共產品、信息不完全和不對稱的概念。
九、宏觀經濟的基本指標及其衡量
考試內容
1. 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定義,國民生產總值(GNP);
2. GDP(GNP)的統(tǒng)計方法:支出法和收入法;
3. 國民收入的其他衡量指標;
4. 名義GDP和實際GDP;
5. 失業(yè)和物價水平的衡量;
6. 充分就業(yè);
7. 與總產出指標GDP、價格水平指標CPI和失業(yè)率相關的宏觀經濟問題。
考試要求
1. 掌握GDP的概念;核算GDP的支出法;GDP和GNP、NI的區(qū)別;消費價格指數及其經濟含義;通貨膨脹的含義;失業(yè)的類型。
2. 理解名義GDP和實際GDP的區(qū)別、充分就業(yè)的概念和自然失業(yè)率。
3. 了解與總產出指標GDP、價格水平指標CPI和失業(yè)率相關的宏觀經濟問題。
十、國民收入的決定:收入-支出模型(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
考試內容
1. 均衡國民收入的決定原理;
2. 凱恩斯的消費理論;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
3. 兩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變動;
4. 乘數論;
5. 三部門經濟的收入決定;
6. 三部門經濟中各種乘數;
7. 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
考試要求
1. 掌握凱恩斯定理;均衡產出與潛在產出;消費函數與儲蓄函數,邊際消費傾向遞減規(guī)律及政策意義;兩部門、三部門、四部門經濟中國民收入的決定及變動,乘數理論及其擴展,并掌握相應內容的計算。
2. 理解平均消費傾向和邊際消費傾向的區(qū)別和經濟意義;影響消費的其他因素;政府對社會總需求的影響;國外需求的決定因素;凈出口如何影響總需求。
十一、國民收入的決定:IS-LM模型
考試內容
1. 投資函數;IS曲線的含義和推導;IS曲線的斜率及其變動;
2. 貨幣需求和貨幣供給;
3. LM曲線的含義和推導、LM曲線的斜率及其變動;
4. IS—LM分析;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時的利率和收入;兩個市場同時均衡時的收入和利率變動。
考試要求
1. 掌握IS曲線的含義;IS曲線斜率的影響因素;IS曲線的變動;貨幣需求的動機;流動性陷阱;LM曲線的含義;LM曲線的凱恩斯區(qū)域、中間區(qū)域和古典區(qū)域;LM曲線斜率的影響因素;LM曲線的變動;IS-LM均衡不同區(qū)域的經濟含義;產品和貨幣市場共同均衡的變動與經濟政策的聯(lián)系。
2. 理解產品市場的均衡;貨幣需求的決定;貨幣供給的決定;IS曲線的推導;LM曲線的推導。
十二、國民收入的決定:AD-AS模型
考試內容
1. AD曲線的含義、價格變動的效應;
2. AD曲線的推導、AD曲線的變動和影響因素;
3. AS曲線的含義,AS曲線的推導、AS曲線的變動和影響因素;
4. 特殊的AS曲線、AS曲線不同特征的經濟含義;
5. AD-AS模型的類型;
6. AD-AS模型對外來沖擊的反應;
7. 總需求—總供給模型對現(xiàn)實的解釋。
考試要求
1. 熟練掌握AD-AS模型的推導,明確它與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IS-LM模型的不同與意義;古典AS曲線、凱恩斯AS曲線和常規(guī)AS曲線的三種類型;價格水平變動對總需求量的影響;財政和貨幣政策變動對總需求曲線的影響;技術進步、勞動需求變動、勞動供給變動對總供給曲線的影響;掌握相應均衡的計算。
2. 理解AD-AS模型極端的短期情況和極端的長期情況;AD-AS模型對生產能力變動、資源供給變動和供給沖擊的反應;能夠運用AD-AS模型對現(xiàn)實經濟進行解釋。
十三、失業(yè)與通貨膨脹和經濟周期
考試內容
1. 失業(yè)的描述及原因;
2. 失業(yè)的影響與奧肯定律;
3. 通貨膨脹的類型、原因及成本;
4. 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的關系——菲利普斯曲線;
5. 經濟周期的定義、階段和類型、經濟周期理論。
考試要求
1. 掌握奧肯定律;通貨膨脹的含義;通貨膨脹的類型、成因及社會成本;通貨膨脹的慣性;菲利普斯曲線的含義;失業(yè)與通貨膨脹的關系;適應性預期與理性預期;通貨緊縮的定義和影響;滯脹的定義和原因;經濟周期的定義、階段和類型。掌握相應的計算。
2. 理解凱恩斯和新凱恩斯主義對失業(yè)原因的解釋;失業(yè)的影響;預期因素在菲利普斯曲線中的作用;經濟周期理論。
十四、宏觀經濟政策
考試內容
1. 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以及經濟政策影響;
2. 財政政策及其效果;
3. 貨幣政策及其效果;
4. 兩種政策的混合使用;
5. 關于總需求管理政策的爭論;
6. 供給管理的政策。
考試要求
1. 掌握宏觀經濟政策的目標;財政政策工具;政府支出和政府收入的構成;公開市場業(yè)務、法定準備金率、再貼現(xiàn)率及其作用機制;基礎貨幣、貨幣乘數及其與貨幣供給的關系;了解宏觀經濟政策的四大目標;用IS-LM模型解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效應;主要的自動穩(wěn)定器機制及其局限;擠出效應產生的原因和影響因素;流動性陷阱及其宏觀經濟特點;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組合效應;掌握相應的計算。
2. 理解宏觀經濟政策目標之間的一致性與沖突關系;相機抉擇的財政政策;宏觀經濟政策的局限性。
十五、開放經濟下的短期經濟模型
考試內容
1. 國際收支的含義及其所反映的國際經濟聯(lián)系;
2. 匯率與匯率制度;
3. 國際收支的平衡及影響因素、BP曲線的推導;
4. 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基本思想;
5. 固定匯率制度下的財政、貨幣和貿易政策效果分析;
6. 浮動匯率制度下的財政、貨幣和貿易政策效果分析;
7. 國際金融三元悖論。
考試要求
1. 掌握國際收支的含義;名義匯率和實際匯率的區(qū)別;如何用BP曲線分析國際資本流動對利率變動的反應敏感程度;BP曲線移動的經濟含義;蒙代爾-弗萊明模型的基本思想;不同匯率制度下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和貿易政策的經濟效果;國際金融三元悖論的基本內容和理論依據。
2. 理解國際收支所反映的國際經濟聯(lián)系;實際匯率對凈出口的影響;國際收支平衡的內涵;BP曲線的推導。
3. 了解固定匯率制和浮動匯率制度的特點。
十六、經濟增長
考試內容
1. 國民收入長期趨勢和波動;
2. 經濟增長的描述和事實;
3. 增長核算;
4. 構建和分析新古典增長模型;
5. 應用新古典增長模型;
6. 內生經濟增長理論;
7. 促進經濟增長的政策 。
考試要求
1. 重點掌握新古典增長模型的思路、推導、計算以及應用和政策意義。
2. 理解經濟的總產量、人均產量和人口增長的增長率之間的關系;新古典增長模型的基本假定、思路、穩(wěn)態(tài)條件和結論;內生增長理論的基本模型;兩部門模型;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經濟增長理論的應用。
3. 了解經濟發(fā)展和經濟增長的不同、經濟增長的核算。
十七、新古典宏觀經濟學和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考試內容
1. 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理論淵源、基本假設;
2. 新凱恩斯主義形成的理論背景、基本假設;
3. 目前宏觀經濟學的基本共識。
考試要求
了解新古典宏觀經濟學的基本思想和政策主張;新凱恩斯主義的基本思想和政策主張;了解目前宏觀經濟學的分歧和基本共識。
十八、西方經濟學與中國
考試內容
1. 西方經濟學科學性與意識形態(tài)問題;
2. 關于當前中國經濟改革一些問題的思考;
3. 關于當前中國經濟發(fā)展問題的思考。
考試要求
客觀看待與理性運用西方經濟學,將西方經濟學的應用與中國的具體國情相結合。
參考書目
1. 高鴻業(yè),經濟學原理(第3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年9月;
2. 《西方經濟學》編寫組,西方經濟學(第二版)(上下冊),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9月。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