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心理學是一門豐富多彩的學科這不假,但其中也有許多實際理論復雜枯燥,各種原理主義錯綜復雜。下面作者就帶各位考生把"群體極化與群體思維"這一知識點進行梳理,以期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復習,2016的考生們一起來看看吧。
群體極化與群體思維 | 群體極化 | 1.含義:在群體中進行決策時,人們往往會比個人決策時更傾向于冒險或保守,而向某一個極端偏斜,從而背離最佳決策。群體極化最初來源于對“風險轉移”現象的研究。 2.產生的原因:群體成員之間的信息溝通、群體規(guī)范的壓力作用、群體內部的暗示和從眾、群體內聚力的大小去、權威人格。 3.理論解釋:社會比較理論(在團體討論過程中,成員比較關心自己在某些問題上的觀點與團體其他成員相比到底如何,人們在決策開始時往往認為自己的觀點在社會要求的方向上比別人更好)。但在決策過程中,通過與他人對自己做出積極評價,因此會采取更為極端的方式與他人或社會的要求相一致,最終導致群體極化);說服性辯論說(人們期望獲得有關問題的正確答案。在這里,論點對決策選擇更為重要,因為人們從他人那里獲得論點和信息,如果多數人支持這些觀點,個體也會傾向于支持它;并且更多支持而不是反對的論點會出現,從而使得這種觀點變得更極端) |
群體思維 | 1.含義:也叫小集團意識,是指在高凝聚力的群體中進行決策時,人們的決策及思考問題時由于過分追求團體一致,而導致團體對問題的解決方案不能做出客觀及實際評價的一種思維模式,這種思維方式經常導致災難性的時間發(fā)生。 2.產生條件:高凝聚力的團體;團體與外界的影響隔離;團體的領導是指導式的;沒有一個有效的程序保證團體對所有選擇從正反兩方面加以考慮;外界壓力太大,要找一個比領導者偏好的選擇更好的解決方式的機會很小。 3.癥狀:不會受傷害的幻想;想象群體的道德;對決策選擇的合理化;對對手有刻板印象;對辦對一件的自我審查;有一致性的幻想;對體不同已經的人的直接壓力。 4.后果:對所偏好的方案的危險性缺乏檢查;對已經否決的可能性選擇未加以重新評估;為詳細探討有關信息;處理信息時具有選擇性偏差。 5.克服方法:領導者必須鼓勵每一個成員踴躍發(fā)言,并對已經提出的主張加以質疑;領導者在討論中應該保持公平,在團體所有成員表達觀點之后,再提出自己的期望。 |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