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聶敏里,1971年出生,1999年畢業(yè)于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專業(yè),獲哲學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為《純化知識——亞里士多德知識學說研究》。1999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教研室獲得教職,從事教學科研工作至今,學術專業(yè)職稱為教授。主要從事古希臘哲學的教學和研究,在前蘇格拉底哲學、柏拉圖哲學和亞里士多德哲學研究方面有專門造詣,開設有多門研究生專業(yè)課程,并長期教授研究生古希臘語。
博士學位論文于1999年獲香港中文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基金獎勵,并于2000年獲第一屆中國人民大學優(yōu)秀博士論文獎。2003年到2009年,所參與撰寫和教授的“西方哲學智慧”教材與課程先后獲得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北京市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一等獎、中國人民大學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等。2006年,因教學成績優(yōu)異,獲第九屆霍英東獎教金青年教師教學獎。2005年11月到2006年6月,獲希臘奧納西斯基金會邀請赴希臘進行學術交流,訪學于希臘克里特大學哲學系。2011年獲得希臘駐華大使館頒發(fā)的“傳播希臘文化貢獻獎。2013年獲得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資助。
自1999年以來,共發(fā)表學術論文29篇,其中發(fā)表在《哲學研究》、《復旦學報》、《中國人民大學學報》、《世界哲學》等專業(yè)最優(yōu)刊物上的論文共12篇,發(fā)表在其他核心期刊上的論文共13篇,發(fā)表在非核心期刊上的論文共4篇。
共出版著作共12部,其中專著1部,獨立譯著3部,主編叢書著作1部,合著3部,合譯著作2部,教材2部。
承擔科研項目6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3項,校級科研項目3項。目前已結項項目3項,在研項目3項。
近三年來發(fā)表論文:1.什么是哲學史研究?(《哲學研究》)2.《物理學》第一卷中亞里士多德對巴門尼德存在論的批判(上、下)(《哲學研究》)。3.“這一個”和“這類”——亞里士多德“形式”概念的辨析(《復旦學報》)。4.“古代性和現(xiàn)代性,還是中國與西方——對中西哲學比較的一個考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5.《形而上學》Z 13, 1038b16-34的論證(《云南大學學報》)。6.《形而上學》Z 7-9的插入問題(《哲學門》)。7.古典學的興起及其現(xiàn)代意義(《世界哲學》)。8.“是”與“存在”——對西方哲學中Be動詞的再考察(《復印資料·外國哲學》)。9.《泰阿泰德篇》152D-E與泰勒斯新詮(《哲學門》)。10.亞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學:本質主義、功能主義和自然目的論(《世界哲學》)。
近三年來出版著作:1.《前蘇格拉底哲學家——原文精選的批評史》(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存在與實體——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Z卷研究(Z 1-9)(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3.《20世紀亞里士多德研究文選》(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近期承擔的課題:1.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核心卷研究(國家社科基金年度一般項目)。2.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3.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核心卷研究(中國人民大學研究品牌計劃)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