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交叉學科,中國古代文學方向導師:諸葛憶兵
一,個人簡歷
1、諸葛憶兵,男,漢族,1959年6月25日生。浙江省溫州市人。
2、1980年7月畢業(yè)于溫州市師范?茖W校中文科。1984年9月,考入黑龍江大學中文系,師從陶爾夫教授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碩士學位。碩士學位論文題目為《賀鑄詞研究》。1994年9月,考入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師從郁賢皓教授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博士學位,1997年5月通過學位論文答辯,獲博士學位。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徽宗年間詞壇研究》。
3、1980年8月至1984年8月,在浙江省溫州市平陽縣第一中學任教。1987年7月獲得碩士學位,留黑龍江大學中文系任教。1997年7月,進入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博士后流動站,從事宋史專題研究,課題為《兩宋宰輔制度研究》。1999年6月出站。現為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4、獎勵:2004年獲中國人民大學三年教學科研考核業(yè)績突出表彰。
2004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yōu)秀人才支持計劃”。
二,開設課程:
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名著欣賞
中國傳統(tǒng)文化
宋詞研究
南宋雅詞研究
宋代宰輔制度研究
三,研究方向:
宋代文學
宋代歷史
詞學
四,科研項目:
北宋詞史
中國文學編年史(宋遼金卷)
李清照與趙明誠
徽宗詞壇研究
五,主要科研成果。
1、論文:
《門墻肯傍大蘇來——論徽宗年間蘇軾詞的影響》,《湖北大學學報》1997年第5期。
《宋戀情詞情感價值的評估》,《中國詩學》第5輯。
《心靈的避難所—論晏幾道的戀情詞》,《求是學刊》1993年第4期。
《洛蜀黨爭辨析》,《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6年第4期。
《李清照個性成因及其表現》,《東岳論叢》1997年第3期。
《大晟樂考辨三題》,《文獻》1998年第2期。
《大晟詞風與北宋末年世風》,《文學遺產》1998年第6期。
《論宋代后妃與朝政》,《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宋代參知政事與宰相之關系初探》,《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9年第1期。
《宋代相權強化原由探析》,《江海學刊》1999年第3期。
《宋代士大夫的境遇與士大夫精神》,《人民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詞綜〉編纂意圖及其價值之評價》,《江海學刊》2001年第2期。
《南北宋詞異同平議》,《北方論叢》2002年第1期。
《論竇娥形象的內涵及〈竇娥怨〉的創(chuàng)作意圖》,《鄭州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
《寒窗敗幾無書史,公路可憐合至此——試論萊州重逢之際李清照與趙明誠的一段感情糾葛》,《求索》2003年第2期。
《“采蓮”雜考——兼談“采蓮”類題材唐宋詩詞的閱讀理解》,《文學遺產》2003年第5期。
《性愛心理與詞體的興起》,《文學評論》2004年第3期。
《辛派詞人論略》,《華中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第5期。
《論蘇轍的奉使詩》,《江海學刊》2005年第3期。人大報刊復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5年第8期。
《北宋宮廷“賞花釣魚”之會與賦詩活動》,《文學遺產》2006年第1期。
《論北宋使遼詩》,《暨南大學學報》2006年第3期。
《婀娜清剛相濟美——論徽宗、高宗年間詞壇之演變發(fā)展》,《文藝研究》2006年第8期。
《范仲淹與北宋士風演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6年第5期。
《論陸游的“無題詩”》,《文史哲》2006年第6期。
《論范仲淹“積極防御”的守邊策略》,《南京師范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浩然之氣不可及——論范仲淹的詩歌創(chuàng)作》,《江蘇社會科學》2007年第2期。
《唐宋都市風情詞論略》,《文學評論》2007年第3期。
2、專著
《宋代宰輔制度研究》
《徽宗詞壇研究》
《宋代文史考論》
《北宋詞史》(合著)
《李清照與趙明誠》
《宋遼金文學編年史》(上卷)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