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如今2011年的考研復習已經(jīng)進入沖刺階段,但我以一位過來人的身份想告訴大家,往年在這個時候那些以為自己能考過的,有一半都會敗下陣來,所以大家還依然要保持一種持續(xù)的狀態(tài)復習,當然也要有一定的合理計劃。因為,這段時間如果復習得當,各科都會有比較大的提高,特別是在經(jīng)過了強化階段的復習之后,通過沖刺的復習可以把知識系統(tǒng)的串聯(lián)起來,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在這段時間針對高分題型和容易丟分的題型著重練習、查缺補漏。根據(jù)搜集來的學習方法匯總。
在此我結合個人的實際狀況制定了一個沖刺階段復習計劃,下面就跟2011年的學弟學妹們交流一下我的復習方法,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政治:學習與運用結合
我的政治復習得很早,到現(xiàn)在這個階段已經(jīng)看完了第二遍,下一步就是從11月下旬到12月下旬進行重點和難點復習,再從12月下旬到1月上旬利用最后的半個多月時間進行"補差"復習。隨后,我通過各種途徑了解當年命題的特點,查漏補缺,使自己的整個復習過程既兼顧全面又突出重點。
我個人覺得考研復習的時間安排非常重要,所以就制定了一個比較詳細的復習計劃,每天安排下午三點到六點這三個小時進行政治復習,每小時復習10頁,一般我都會較為準確地按著定量復習。?
在復習方法上,我根據(jù)上一輪復習整理出來的筆記再捋一遍思路,重新寫一遍大概得框架,我覺得這樣反復細致的復習方法能加深印象,提高復習的效率。最后的這一階段,我的復習重點還包括把知識的學習與運用結合起來,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時事的了解。
對于復習比我晚的考生,我建議:如果到目前為止你只完成了政治第一輪的復習,你也不用太著急,因為時間還來得急,只要你在剩下的這兩個月,每天花四小時左右的時間復習鞏固已掌握的內容,應該就沒有問題。有一點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我覺得有必要看一下之前強化部分錯的題。另外,一定重視選擇題,這往往是拉分的關鍵。
英語:真題基礎上模考
英語復習到這個時候,真題已經(jīng)被我做濫了,到了沖刺階段卻不見復習成效。我在萬學海文博客上了解到像我這樣的考生只要調整復習思路就能提高成績。所以在下一個階段我就定時定量地做一些模擬題,并將試卷各部分的時間分配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
此外在做模擬題時,我會安排在下午2點到5點,因為考研英語的考試時間就在下午。?紩r間和真實考試時間一致可我更容易把握考試節(jié)奏。我會事先想好試卷各部分的時間分配,然后盡量嚴格的按照計劃做題。如果遇到難題,就暫時略過,先做自己會的題目。當然,這只是根據(jù)專家提供的經(jīng)驗制定的美好計劃。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通過模擬真實的考試環(huán)境,可以讓我逐漸適應在壓力中做題,將自己真正的英語水平發(fā)揮出來。
當然,最重要的是在做完?己笠欢ㄒ鲈嚲矸治。如果成績比較低,我們就要仔細的分析丟分原因,如果是由于沒有分配好時間導致沒時間寫作文,在下一次?紩r就要適當調整時間分配了。還有一點比較重要的是我們最好將每次?嫉膩G分原因列在本上,以便在以后的?贾屑右愿恼。
對于考研準備較晚的考生,現(xiàn)在要算復習的強化階段。這些考生現(xiàn)在的任務不是做模擬題而是要多做歷年真題,記憶真題里面出現(xiàn)的單詞、句子結構,認真整理真題的出題思路。特別是要把歷年的作文題目都給寫一遍,還要抓緊時間總結自己的東西,積累一些常用的精彩表達。如果還有時間,那就做些模擬題。
專業(yè)課:靈活搜集資料
很多招生單位在招生時,不僅要考那些死記硬背的題目,還要考一些學術研究層次上的較為靈活和疑難的問題,這種題一般都表現(xiàn)為論述題或材料分析題。當然,這是指偏文科的專業(yè)。當時我仔細的根據(jù)歷年專業(yè)課試題分析了一下,發(fā)現(xiàn)確實是這樣,如果只是死記硬背,不去主動的了解招生單位在學術研究中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在考試中遇到較靈活的題目時,就會感到無從下筆,找不到切入點去展開,這樣自然是抓不住高分。
因此在沖刺階段,我盡可能的搜集、分析招生單位和命題老師的學術研究范圍及對象,注意那些與專業(yè)課教材中的知識點相關的學術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很可能就是專業(yè)課試卷中最難、最活、分值最高的大題。
以上就是結合我自身情況總結的沖刺階段復習方法,不知道能不能對2011年的學弟學妹們有所幫助,但是希望大家能夠堅持到底,再寒冷的冬季也抵擋不住我們考研成功的決心和勇氣!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