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專業(yè)介紹
01學院簡介
深圳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是2018年12月在整合信息工程學院和電子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基礎上成立的教學科研并重型學院。學院是深圳大學首批博士點、首批碩士點、首批國家級特色專業(yè)、首批省級名牌專業(yè)授予單位之一,F有1個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后流動站;擁有1個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信息與通信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學科學術型碩士點,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通信工程、集成電路工程3個碩士專業(yè)學位授權領域。
02師資隊伍
學院建有一支實力雄厚的高水平師資隊伍,是學院科研、教學、培養(yǎng)人才的中堅力量。現有教職工230(含博士后),其中專任教師122人,94%的教師具有博士學位,教授33人,副教授34人。教師中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國家杰青2人,IEEEFELLOW1人,廣東省“特支計劃”領軍人才1人,廣東省“特支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青年拔尖人才1人,青年珠江學者1人,中國科協(xié)青年托舉人才2人。兼職教師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中科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3人,國家優(yōu)青2人,IEEEfellow4人。
03科學研究
學院面向粵港澳大灣區(qū)以及全國對電子信息科技人才和關鍵技術的需求,設立了一批特色鮮明、技術領先的實驗室,涵蓋微電子、集成電路設計、智能信息處理、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無人機、移動通信等領域。
目前,學院承擔了一批包括國家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國防科技項目等在內的科研任務,為培養(yǎng)和提升研究生創(chuàng)新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撐。近三年,承擔各類科研項目超過250項,總經費達1億元。
學院擁有廣東省智能信息處理重點實驗室、ATR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廣東省智能信息處理高校重點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平臺12個,科研儀器及設備總值2.2億元。
學院以為深圳高新企業(yè)切實輸送優(yōu)質應用技術型人才為導向,注重培養(yǎng)學生應用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依托特區(qū)強大的信息產業(yè)優(yōu)勢和地域優(yōu)勢,瞄準電子信息產業(yè)前沿技術,大力發(fā)展產學研合作并建立了廣東省聯(lián)合培養(yǎng)研究生示范基地6個,包括深圳大學-康佳通信校級研究生聯(lián)合示范基地、深圳大學-民德電子校級研究生聯(lián)合示范基地在內的聯(lián)合培養(yǎng)基地14個。
04人才培養(yǎng)
學院堅持以學生為本,著力培養(yǎng)一批批基礎知識扎實、專業(yè)素養(yǎng)高、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強、具有使命感、責任心和良好國際視野的現代電子信息領域的專業(yè)技術人才及行業(yè)骨干。目前,在校博士研究生70余人,碩士研究生700余人,本科生2200余人。
學院現有教學科研用房總面積1.5萬平米,大型儀器設備1198臺,總價值1.24億元;中文藏書4.14萬冊,外文藏書0.36萬冊,電子刊物2451種;中文數據庫43個,外文數據庫33個,包括IEEE,Springer,Elsevier等全文數據庫。
05專業(yè)介紹
1.專業(yè)簡介
深圳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學科基礎是牛憨笨院士于2002年和2004年建立的物理電子學和電路與系統(tǒng)碩士點。2010年成功申請電子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目前本學科覆蓋三個目錄內二級學科: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電磁場與微波技術、物理電子學。本學位授權點以建設廣東省內一流、國內較有影響的電子科學與技術學位點為建設目標。瞄準地方經濟發(fā)展的重大需求,與信息與通信系統(tǒng)、光學工程等學科交叉融合,在毫米波/太赫茲電子器件、電磁場與電磁波、集成電路與系統(tǒng)設計、半導體器件可靠性等領域取得突出成就。本學科旨在于培養(yǎng)具有學科堅實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專業(yè)知識,具有科研項目研發(fā)能力,能獨立承擔和完成本學科的工程技術項目研究開發(fā)工作的人才。
本學位點擁有一支高水平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33名,教授11名、副教授10名。97%的專職教師具有博士學位,64%專職教師具有海外經歷,教師中有國家杰青1人,國家級專家1人。
2.專業(yè)方向
方向一、微電子學與固體電子學
(1)集成電路與系統(tǒng)設計
主要研究內容:高性能數字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及腦機交互芯片)研究與設計,智能圖像傳感芯片設計,集成電路硬件安全芯片(物理不可克隆函數芯片與真隨機數發(fā)生器芯片)設計,數字信號算法設計及相應的VLSI實現,CMOSMEMS技術及集成傳感芯片設計。
(2)半導體器件與集成電路可靠性
主要研究內容: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及EDA可靠性設計,先進半導體器件、薄膜晶體管器件制備與應用,半導體光電器件、半導體器件傳感器應用。
(3)半導體封裝材料和封裝技術
主要研究方向內容:集成電路(IC)傳統(tǒng)封裝材料和先進封裝材料,封裝工藝、設備和封裝技術,可靠性和失效分析以及封裝元器件的模擬仿真等。
方向二、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1)電磁理論與應用
主要研究內容:高精度、高效率電磁計算方法及其應用,電子與光子器件、光波導的電磁場數值計算方法及其應用。
(2)微波電路與器件
主要研究內容:微波射頻電路理論、設計、研制和應用,微波、毫米波、太赫茲波真空電子器件,微電子以及無源/有源器件的理論、設計、研制和應用。
(3)電磁波與天線
主要研究內容:電磁波的形成與傳播的理論、設計和應用,微波、毫米波、太赫茲天線理論、設計、研制及應用。
方向三、物理電子學
物理電子學是一級學科電子科學與技術下的二級學科。物理電子學以光電子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是由光學、激光、電子學和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技術相互滲透而形成的一門高新技術學科,近年來獲得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形成以激光技術為代表的重要現代科學技術。
主要研究內容:光電子技術、激光技術、光通信技術等方面的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
3.培養(yǎng)成果
本專業(yè)將科學、技術與應用緊密結合,培養(yǎng)效果斐然。培養(yǎng)的研究生獲得用人單位高度評價,畢業(yè)后去向集中在微電子、電子行業(yè)及光電子行業(yè)。部分畢業(yè)生就職于華為、中興、深信服等領域內知名企業(yè)。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