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江蘇理工學院2022年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分析化學》考試大綱
一、考查目標
主要考察學生對分析化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考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分析化學相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掌握滴定分析的操作要點、未知樣品分析流程及相應的結果計算,具備科學和嚴格的“量”的概念。
二、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鐘。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考查內容及范圍
第一章 緒論
1. 了解:
(l)分析化學的任務;
(2)分析方法的分類;
(3)分析化學的發(fā)展趨勢。
第二章 分析試樣的采取和預處理
1.理解
試樣全分析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步驟。
2.了解
(1)試樣的采取、制備和分解方法。
(2)選擇分離方法和選擇測定方法的原則。
第四章 誤差與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
1.掌握
(1)下列概念的含義,彼此間的相互關系及計算:算術平均值,絕對偏差與相對偏差,平均偏差與相對平均偏差,標準偏差與相對標準偏差。
(2)系統(tǒng)誤差和隨機誤差的性質和特點。
(3)有效數(shù)字的意義,數(shù)字修約規(guī)則及有效數(shù)字的運算規(guī)則。
2.理解
(1)準確度與誤差、精密度與偏差的含義以及準確度與精密度的關系。
(2)誤差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及提高分析結果準確度的方法。
3.了解
(1)隨機誤差的分布特征——正態(tài)分布。
(2)Excel在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中的應用。
(3)分析化學中的質量保證與質量控制。
(4)置信度、置信區(qū)間的概念。
(5)應用t分布表計算平均值的置信區(qū)間。
第五章 化學平衡與滴定分析法概論
1.掌握
(1)物質的量濃度和滴定度的概念,表示方法及其相互換算。
(2)用反應式中系數(shù)比的關系(或物質的量之比或摩爾比關系)解決滴定分析中的有關量值計算;試樣或基準物質稱取量的計算;標準溶液濃度的計算;各種滴定分析結果的計算。
2.理解
(1)下列名詞的含義
標準溶液、基準物質、滴定分析法、滴定反應、指示劑、化學計量點、滴定終點、終點誤差。
(2)滴定分析法對化學反應的要求和基準物質應具備的條件。
(3)滴定分析的方式。
3.了解
滴定分析法的步驟、要求和方法特點。
第六章 酸堿滴定法
1.掌握
(1)酸堿質子理論的酸堿定義,酸堿的強度及其表示方法(Ka、Kb)。共軛酸堿對的概念及其共軛酸堿對的Ka與Kb的關系。
(2)水溶液中酸堿質子轉移關系的處理方法——物料平衡、電荷平衡及質子平衡的含義與表示方法。
(3)強酸、強堿、一元弱酸、一元弱堿中氫離子濃度的計算。
(4)緩沖范圍的大小、緩沖容量的意義。
(5)強酸、強堿、一元弱酸、一元弱堿被滴定時化學計量點pH值的計算;
(6)弱酸、弱堿直接滴定的條件。
(7)酸堿指示劑指示終點的原理;理論變色點,變色范圍的意義以及選擇指示劑的依據(jù)。
(8)常用酸堿指示劑及其變色范圍。
(9)酸堿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10)酸堿滴定法的應用示例(混合堿、銨鹽中氮的測定(甲醛法))的測定原理、步驟和測定結果的計算。
2.理解
(1)混合酸堿、簡單的兩性物質以及緩沖溶液等溶液pH值的計算。
(2)影響酸堿指示劑變色范圍的各種因素。酸堿混合指示劑的變色原理及其優(yōu)點。
(3)滴定曲線的繪制以及影響滴定突躍大小的因素。
3.了解
(1)酸堿平衡體系中酸堿各型體分布分數(shù)的計算。
(2)多元酸、多元堿氫離子濃度的計算,多元酸堿和混合酸堿直接滴定時化學計量點的pH值的計算,弱酸強化的方法。
(3)CO2對酸堿滴定(HCl滴定Na2CO3或NaHCO3時)的影響。
第七章 絡合滴定法
1.掌握
(1)穩(wěn)定常數(shù)、逐級穩(wěn)定常數(shù)、積累穩(wěn)定常數(shù)等概念的含義及彼此間的相互關系和計算。
(2)金屬指示劑指示終點的原理,理論變色點,變色范圍的意義以及指示劑的選擇原則。常用金屬指示劑及其使用條件(包括使用時溶液的酸度與測定哪些金屬離子時使用)。
(3)絡合平衡中主副反應的概念。EDTA滴定反應中αY(αY(H)、αY(N))、αM(αM(L)、αM(OH))等效應分數(shù)的含義及其計算方法。
(4)單一金屬直接絡合滴定的條件。
(5)EDTA標準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6)掌握絡合滴定中的有關計算方法。
2.理解
(1)影響絡合滴定曲線突躍長短的因素。
(2)金屬指示劑的封閉現(xiàn)象及其消除方法。
(3)提高絡合滴定選擇性的其他方法。
(4)絡合掩蔽劑的意義及其作用。
3.了解
(1)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質及其與金屬離子的絡合能力和特點。
(2)酸效應曲線。
(3)絡合滴定中使用緩沖溶液嚴格控制溶液酸度的重要性。在溶液中的離解平衡。
(4)共存離子存在時絡合滴定溶液酸度的控制(適宜酸度的含義及其計算)。
(5)單一金屬離子直接絡合滴定時溶液酸度的控制(適宜酸度的含義及其計算),混合金屬離子分別絡合滴定的條件。
(6)絡合滴定法的應用實例(Pb、Bi合金、水的硬度)的測定原理、條件、步驟和測定結果的計算。
第八章 氧化還原滴定法
1.掌握
(1)標準電位、條件電位和Nerst公式的意義及其應用。影響條件電位的因素。
(2)氧化還原反應條件平衡常數(shù)的含義與計算方法。
(3)氧化還原指示劑指示終點的原理、理論變色點、變色范圍的意義以及正確選用指示劑的依據(jù)。
(4)高錳酸鉀法、重鉻酸鉀法、碘量法的原理與應用條件。
(5)高錳酸鉀法、重鉻酸鉀法、碘量法的特點以及有關標準溶液(KMnO4、K2Cr2O7、Na2S2O3和I2溶液)的配制和標定。
(6)氧化還原滴定法的應用示例(高錳酸鉀法測Ca2+和MnO2;重鉻酸鉀法測Fe2+;碘量法測Cu2+等)的測定原理、條件、步驟以及測定結果的計算。
2.理解
(1)影響氧化還原滴定曲線突躍大小的因素。
(2)影響氧化還原反應進行方向的各種因素。反應條件對氧化還原反應進行程度的影響。
(3)氧化還原滴定前待測組分預處理的重要性以及預處理時常用的氧化劑和還原劑。
3.了解
(1)影響氧化還原反應速度的各種因素及采取的措施。
(2)其他氧化還原滴定法的測定原理、條件和應用實例。
第九章 沉淀滴定法
1.掌握
(1)摩爾法和佛爾哈德法所用指示劑及其確定滴定終點的原理。
(2)摩爾法和佛爾哈德法的原理、測定對象應用條件。
2.理解
(1)法揚斯法所用指示劑及其確定終點的原理、測定對象。
(2)沉淀滴定法常用標準溶液(AgNO3、NH4SCN)的配制與標定。
3.了解
法揚斯法的應用條件。
第十章 沉淀重量分析法
1.掌握
(1)條件溶度積常數(shù)K'sp的意義。
(2)影響沉淀溶解度的各種因素及其計算方法(重點是酸效應和絡合效應的有關計算)。
(3)沉淀完全應控制的條件。
(4)影響沉淀純度的各種因素和提高沉淀純度的措施。
(5)晶形沉淀和無定形沉淀沉淀條件的選擇。
(6)重量分析結果的計算(包括化學因數(shù)的概念和計算)。
(7)分步沉淀與難溶化合物轉化的原理。
2.理解
(1)重量分析對沉淀形式和稱量形式的要求。
(2)沉淀的形成過程和沉淀條件對于沉淀類型的影響。
3.了解
(1)沉淀形成的有關理論的要點。
(2)均勻沉淀法和有機沉淀劑在重量分析中的應用。
(3)沉淀洗滌、烘干和灼燒溫度的選擇原則。
第十一章 吸光光度法
1.掌握
(1)掌握吸光度與透射比的關系及換算。
(2)熟練運用朗伯-比爾定律求物質的濃度、吸光度等。
(3)掌握吸光光度法測定中的標準曲線法和選擇參比溶液的方法。
(4)掌握測量條件的選擇。
2.理解
(1)光吸收曲線的概念及最大吸收波長的概念。
(2)絡合物組成的測定。
3.了解
(1)了解雙波長分光光度法和催化光度法。
(2)了解無機離子的常用顯色劑。
(3)了解儀器測量誤差的產(chǎn)生。
第十二章 常用的分離和富集方法
1.理解
(1)沉淀分離法的原理及其應用。
(2)溶劑萃取分離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了解
(1)分配系數(shù)KD、分配比D的物理意義和萃取百分率(E%)的計算。
(2)離子交換分離法的原理及其應用。
(3)離子交換樹脂的交換平衡與親和力。
(4)液相色譜分離法的原理和分類。
(5)比移值Rf的物理意義和測定方法。
(6)其他生物試樣分離技術
(四)試卷題型結構
考試基本內容:包括基本概念、基礎理論、基本運算、綜合分析、實驗方法等方面?荚囶}型一般包括選擇題(40分)、填空題(20分)、判斷題(10分)、簡答題(30分)和計算題(50分)等。
三、建議教材和參考書目
1. 華中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西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編.《分析化學》(上冊),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第四版。
2.華中師范大學,東北師范大學,陜西師范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編.《分析化學實驗》第四版,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wǎng)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lián)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wǎng)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wǎng)”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lián)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lián)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
網(wǎng)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lián)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