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介紹 關于我們 聯系方式 友情鏈接 廣告業(yè)務 幫助信息
1998-2022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滬ICP備12018245號
教育學中有兩個基本概念:教育目的、培養(yǎng)目標。這兩個知識點一般在考研教育學考試中會涉及到的題型是單項選擇題、辨析題和簡單題。因此這就要求考生對于教育目的和培養(yǎng)目標這兩個概念的內涵、外延以及相互之間的關系理解透徹、清晰記憶,并對有關教育目的的各種理論學會分析,指出各個理論的合理性和不足。今天都教授就帶領2016考研的小伙伴學習一下關于教育目的的幾個主要理論。
“社會本位論”與“個人本位論”
社會本位論把滿足社會需要視為教育的根本價值,以德國的納托普、凱興斯泰納,法國的涂爾干為代表。社會本位的價值取向重視教育的社會價值,強調教育目的從社會出發(fā),滿足社會的需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過分強調人對社會的以來,把教育的社會目的絕對化,完全割裂人與社會的關系,極易導致教育對人的培養(yǎng)只見社會而不見人,單純把人當作社會工具,而不是把人作為社會主體來培養(yǎng),造成對人發(fā)展的嚴重束縛和壓抑。個人本位論把滿足個人需要視為教育的根本價值,以法國的盧梭、瑞士的裴斯泰洛齊、德國的康德、法國的薩特為代表。個人本位的價值取向重視教育的個人價值,強調教育目的從個人出發(fā),滿足個人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特別是在文藝復興以后的歷史條件下,它對于打破宗教神學和封建專制對人的束縛,倡導人的自由和個性解放,提升人的價值和地位,促使教育向人和人的發(fā)展回歸等方面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內在目的論”與“外在目的論”
杜威把教育目的區(qū)分為兩類,一類是教育過程以內的目的,一類是教育過程以外的目的。前者是教育本身的目的或者說“活動里面的目的”,后者是從外面強加給教育活動的目的。“教育本身并無目的,只是人,即家長和教師等,才有目的。”杜威要求教育專家反對“一般的和終極的教育目的”,認為它是和一切的特殊聯系割裂開來的,以至于教和學的過程僅成為達到預定目的的手段。他反對的是“教育過程以外的目的”、“一般的目的”,贊成的是“教育過程內部的目的”、“具體的目的”。
“教育準備生活說”與“教育適應生活說”
斯賓塞明確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完滿的生活”做準備,教育的主要任務就是教會人們怎樣生活,教會他們運用一切能力,做到“對己對人最為有益”。教育準備生活說反映了人們期望通過教育獲得能夠使個人幸福的知識與能力的現實要求,在今天的教育實踐和現實生活中仍然占有一定的地位。與斯賓塞不同,杜威反對將教育視為未來生活的準備。他認為,一旦把教育看做是為兒童未來的生活做準備,必然要教以成人的經驗,而忽視了兒童此時此刻的興趣與需要,把兒童置于被動的地位。因此,他主張“教育即生活”。學校教育應該利用現有的生活情境作為其主要內容,教兒童適應眼前的生活環(huán)境,即培養(yǎng)能完全適應眼前社會生活的人。
在學習教育學原理這門課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有個框架性的認識。從整體著眼,對具體的知識點要各個擊破。對這幾年的試卷進行分析之后可以發(fā)現在教育學原理這一部分會考查辨析題、簡答題和論述題這幾個大題型,因此考生在復習的時候要大面積撒網,多多儲備知識點,才能在考場上“下筆如有神”。2016考研人,復習2016考研教育學不僅要記憶基本事實和基本概念,更要準確掌握教育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問題,全面復習,才能全面掌握。對于記憶的東西,只要肯努力,完全可以得高分。
來源未注明“中國考研網”的資訊、文章等均為轉載,本網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來源注明“中國考研網”的文章,若需轉載請聯系管理員獲得相應許可。
聯系方式:chinakaoyankefu@163.com
掃碼關注
了解考研最新消息